筆者龍葵草
2004年,作家姜戎完成了一部名為《狼圖騰》的長篇小說。這本書出版後連續6年都是文學圖書暢銷榜的前10名。到了2015年,以這部小說為原型的電影《狼圖騰》上映了,這部電影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電影和小說講述的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知青到內蒙古草原插隊的故事,其中男主角在草原上與遊牧民族共同生活,還經歷了與草原狼的博弈。
這部小說將人類和狼的關係描寫得十分真實,狼群千方百計想要偷獵牧民家的牲畜,牧民則是想方設法預防狼群的盜獵。在這種博弈的過程中,狼和人類雙方都有傷亡,但整體來看狼群傷亡的情況要比人類嚴重,因為人類有捕狼工具和捕狼經驗的加持。
但如果真的在野外遇到狼,成年人可以徒手打贏野狼嗎?前段時間美國CNN報導一個人類徒手擊退野狼的事件,該事件發生在美國埃克塞特地區,據了解當時伊恩和自己兩歲的兒子正在戶外散步,突然間衝出了一匹野狼,它直接衝向了伊恩兩歲的孩子。伊恩意識到情況不對後立即衝上去和狼進行搏鬥,整個搏鬥持續了十幾分鐘,而且伊恩並沒有拿任何工具。
最終伊恩徒手扼殺了野狼,從而讓自己孩子的生命不受到威脅。之後有記者採訪伊恩,為什麼他能徒手就把一頭成年野狼給殺死。對此伊恩表示自己當時出於緊急情況之下,處於保護孩子的本能,並沒有考慮太多就衝上去和狼進行搏鬥。
好在他自己平時也有健身,在力量上不輸野狼,雖然在搏鬥過程中野狼曾一度咬住了他的手臂,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一直搏鬥下去,最終才獲得了勝利。
在被問到如果下次遇到被野狼威脅的情況時,是否還能徒手制服野狼,伊恩表示自己這一次確實存在較多的運氣成分,如果類似的事件再發生一起,他未必能夠勝出。無獨有偶,我國青海地區也曾出現過牧民徒手制服野狼的事件。事情起因於一戶牧民發現自己家的羊多次慘遭毒手,經過確認後是野狼所為,於是從那時起他們就得時刻提防野狼的出現。
有一天牧民多傑拉丹照例出門牧羊,但沒走多遠就碰上了一隻灰狼。面對這種情況,經驗告訴多傑拉丹先揮動自己手中的鞭子來嚇退野狼,但他面前的野狼反而受到了刺激,直接就撲向了多傑拉丹。多傑拉丹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就被撲倒在地上,幸運的是他的侄子扎央嘉看到了這一幕,直接撲到狼的身上,然後雙手死掐狼的脖子。
多傑拉丹獲得掙扎的機會後拿起旁邊的大石塊猛地砸向了野狼,野狼頓時顯得有些懵,但很快又繼續對多傑拉丹展開攻擊。巨大的動靜引來了其他牧民,在他們及時的合力幫助下,才將野狼制服了。在這次事件中,雖然不是單個牧民對上一頭狼,但他們都是徒手制服了野狼。
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人類徒手是可以戰勝狼匹的,但是概率並非百分之百。美國父親在危急情況下出於本能捨身救自己的孩子,這個時候他體內的一些潛能也可能被激發了出來,最終才有機會戰勝野狼。青海牧民在多人合力下徒手制服野狼,說明只要有足夠的力量,不用工具也能戰勝狼匹。
但是我們上面討論的都是人類在面對狼匹時的情況,在野外,一般情況下遇到狼群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到狼群,人類徒手還能打贏狼群嗎?恐怕勝算更低了,因為狼是一種群居性動物,它們在平時的狩獵過程中就培養出了捕獵的默契合作。根據研究發現,大多數野狼無論是覓食還是進行其它活動,通常都是群體出動。
尤其是到了食物匱乏的冬季,狼匹會組隊外出狩獵,一個狼群的數量在3~11隻不等,狼群的規模越大,它們捕獲食物的勝算就越高,而且捕獵的對象通常是體型更大的哺乳動物,例如牛、馬甚至是人類。因此如果在狼群飢腸轆轆的時候碰上它們,那只能說運氣確實不好,這時候除非當事者手中有槍等有力的工具,否則很難逃離狼口。
如果在野外遇到的是獨狼時,還是一個成年人還是有勝算徒手打贏狼匹的。因為獨狼的出現說明了當前的季節食物並不匱乏,它們不需要結群覓食,因此狼匹對中小體型的哺乳動物更感興趣,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有一些年老的狼匹或者受傷的狼匹,才會冒著巨大的風險靠近人類活動區域,目的是趁機偷獵牲畜。
對於有放牧經驗的牧民來說,他們一般不會徒手放牧,身上通常會帶一些防狼工具,《狼圖騰》中有一幕就描述了一個經驗老道的牧民單槍匹馬在冰天雪地裡與狼群周旋,最終在捕狼工具的幫助下他全身而退了。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在戶外旅遊遇到了狼匹,應該怎麼應對呢?
根據研究,每年的一月份和二月份是狼的交配期,然後經過大概兩個月的繁殖期後產下狼崽。處於繁殖季節的狼對食物的需求量大,因此它們外出覓食的頻率會更高,因此每年的一二月份是在野外遇到狼機率較高的時期,有計劃進行戶外遊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如果忽略了狼群的繁殖季,那麼出行的背包中最好帶一把打火機,因為可以用火焰來驅趕狼。
如果沒有帶能生火的工具,那麼面對狼匹時不要落荒而逃,這樣做反而會加速死亡的速度,因為在它眼中你是逃跑的獵物,只會引起它追趕的興趣。應該要做的是緩慢地退後,找到掩體或者可以躲避的場所,最好是撤退到人較多的地方,因為狼匹害怕人群,不敢貿然對人群進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