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13日,農曆的臘月初一,俗話說得好「進了臘月就是年」,隨著農曆新年的來到,農村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這個時候在外打工的人兒陸續踏上了返鄉之路,冷清已久的農村大集也熱鬧了起來。不過讓人感慨的還是物價的上漲,突然發現幾天不見,集市上好多商品都漲了不少,就拿最常見的蔬菜來說,青椒,萵筍,豆角都翻了好幾倍,就連最不值錢的大白菜都賣到了1.5元一斤。
不光蔬菜價格上漲,肉類市場價格更是「漲翻天了天」,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牛肉賣到四十五,羊肉賣到了四十二,豬肉也要28元一斤。記得上個月的這個時候,我們這裡豬肉還不過22~23元一斤,一個月的時間,豬肉一斤漲了五六塊。按說臨近年關,物價出現波動也算正常,但是像這般大的漲幅還真的少見。畢竟當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往年水平的90%,還能出現這般大的漲幅,我想恐怕就不僅是缺豬這麼簡單了吧?
這不,隨著市場消費的回暖,今日國內生豬價格行情再次迎來了震蕩調整,全國多地豬價迎來了飄紅大漲的行情。根據豬價系統發布的數據顯示,外三元平均價格為35.89元/公斤,環比昨日大漲0.47元。隨著春節消費序幕的拉開,預計接下來豬價還有一定的反彈上漲空間,在市場生豬供給偏緊的狀態下,看來短期內想要豬價下跌的夢想恐怕要「泡湯了」。
今日豬價漲跌情況
具體來看,在全國可監測到的26個省市,豬價總體走勢為1平15漲,除了貴州一地暫時企穩,其餘25個省市豬價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其中豬價漲幅較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京津地區上漲0.5~0.6,最高豬價漲到了18,1元一斤,河北,山西上漲0.4,屠企報價為17~17.8元/斤。而緊隨其後的是東北地區,單日上漲0.3~0.5元/斤,屠企報價為17.1~18元/斤。
受北方產區豬價的上漲,南方地區豬價也是不甘示弱。特別是華中地區的湖南省,單日更是出現了0.7元一斤的漲幅,最高豬價直接逼近了19元大關。河南地區單日豬價上漲0.5,生豬均價為17.3~18元/斤。華東地區全線上漲,單日漲幅在0.1~0.5元/斤。而高價區的華南,西南,近期豬價反而漲幅不大,總體漲幅維持在0.1~0.2元/斤。下面是各地豬價情況:
當前豬價大漲,真的是因為缺豬這麼簡單嗎?
市場經濟,物以稀為貴,產量少了,價格自然就會上漲。但是就目前的豬價產能恢復進度來看,目前市場豬價本不該出現這麼大漲幅的。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11月末,我國生豬產能已經恢復至17年水平的90%以上。其中能繁母豬存欄數量達到了4100萬頭,生豬存欄數量達到了4.1億頭。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生豬產能應該還在增長才對。那麼為何豬價卻比11月份大漲了那麼多了呢?
1、消費旺季的來到,已經進入臘月了,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市場豬肉消費已經開始悄悄上漲。屠企方面為了滿足春節期間豬肉供給,已經進入了提前備貨階段,對於生豬採購需求量有所加大。終端市場消費方面,居民臘肉,香腸的加工增多,對豬肉消費也在加強。終端消費的提升,有利於支撐豬價的上漲。
2、「黑天鵝」事件的出現,居民囤貨積極性較高,很多地方的居民都在搶購物資,麵粉,大米,豆油這些硬通貨價格都出現了飆漲,更不要說豬肉這個剛需肉品了。有些先知先覺的家庭,甚至已經把過年的豬肉都提前買好了,這也是為什麼今日豬價「北強南弱」的主要原因。
3,進口豬肉放緩。由於進口冷鏈問題的出現,我國暫時放緩了外國豬肉的進口,加上凍肉銷量下滑,市場生鮮豬肉走俏。以及市場普遍看漲春節豬價行情,養豬戶抗價惜售情緒濃厚,資本市場藉機炒作,在這樣的情況下,豬價豈有不漲的道理?
說完了豬價,再說一下玉米價格,和豬價一片飄紅的局面相比,昨日玉米市場就顯得冷靜了許多了。經過前幾天的輪番大漲,玉米價格的上漲開始有所收斂,特別是山東地區,更是迎來了「降價潮」,雖然總體跌幅不大,大多維持在10~50元/噸不等的跌幅,但是總體下跌的範圍卻是不小,根據市場統計的數據顯示,超過19家山東糧企下調了玉米收購價格。看來,隨著玉米價格的走低,山東玉米價格上漲要告一段落了。
不過與之相反的東北,華北地區,今日玉米價格卻迎來了飄紅大漲。而且漲勢迅猛,多家糧企單日每噸玉米上調超過百元/噸。例如黑龍江的新和成,每噸玉米上漲186元,14個水的二等玉米收購價格為2663元/噸,吉林地區的遼源巨峰,每噸玉米上調150元,14個水的玉米收購價格為2720元/噸。下面是具體情況:
如今隨著市場行情的不斷調整,接下來生豬價格很可能還會再次反彈上漲。畢竟春節越來越近了,消費者也要做好應對,可以選擇價格較為便宜的雞鴨魚蛋來替代豬肉。而對於賣糧的農戶來說,山東作為全國玉米價格的風向標,行情的突然走低,很可能意味著糧企節前備貨已經完成。
隨著市場用量的逐步減少,狂漲不止的玉米行情也該告一段落了。所以打算年前賣糧的農戶,也該考慮是不是該趁著價格尚可,適時出手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你那裡的豬肉,玉米什麼價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