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人來說,最喜歡用的還是農曆紀年法,因為農曆和種地息息相關,其中二十四個節氣中,每個節氣該幹什麼農事都比較清楚,而農民種地大多都是聽老人們口耳相傳的一些經驗,這些經驗也都與農曆有關。所以農曆才是農村人真正的日曆,因此很多農村俗語說的都是農曆,比如:「寡年不結婚,滑年不蓋房」,到底什麼是寡年,什麼是滑年呢?
寡年
「寡年」指的就是整個農曆年份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因此也被稱為「無春年」或者「寡婦年」,其實這只是兩種紀年法的誤差而導致的,由於「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一周,劃為24個等份,也就是24個節氣,所以在陽曆中,每個月有兩個節氣,而且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
然而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每個月的天數不固定,而且一年的天數比陽曆要少11天,為了和陽曆保持一致,就要彌補這11天的誤差,因此農曆在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也就是說19年中有7年是13個月,所以在農曆有閏月的年份中,就會有25個節氣,這樣就會出現閏月的年份有兩個立春。
但是在農曆沒有閏月的年份,一年就只有354天了,如果年頭遇不到陽曆中的「立春」,那年尾也就遇不到下一年的「立春」了,也就是說農曆沒有閏月的年份更好處於陽曆的兩個「立春」中間,那就成了一年中都沒有「立春」這個節氣了。
比如2021年就是「無春年」,因為在農曆紀年法中,臘月二十二就已經立春了,而那一天還是2020年,而下一個立春就到了2022年的正月初四,所以在農曆中,2021年就是「無春年」,人們又把無春年叫做「寡婦年」。
寡年不結婚
雖然「無春年」叫做「寡婦年」,其實只是兩種紀年法的誤差導致的,然而古人認為男為陽,女為陰,春為少陽,秋為少陰,夏為老陽,冬為老陰,對應起來就是:少陽少陰對應男人女人,老陽老陰對應老頭和婦女。而春天又是陰陽平衡的季節,春又代表著生育,因此人們還把寡年稱為「母子年」。
古人認為在沒有立春的年份結婚,就等於是沒有陽只有陰,也就是說沒有男人只有女人,就成了「孤陰不生」的局面,也就是所謂的寡婦了。當然這只是陰曆和陽曆的計算方式不同而導致的,根本沒有任何科學根據,唯一的作用或許只是能起到一點心理安慰罷了。
滑年不蓋房
「滑年」也就是「無春年」,農村人還把這樣的年份叫做「黑年」,以前的人認為「黑年」是很不好的,從字面的意思看,就是沒有光的年份,古人認為在這樣的年份蓋房子,就像是房子常年見不到春光一樣,所以就有了「滑年不蓋房」的說法。
「寡年不結婚,滑年不蓋房」,其實也只是兩種紀年法的誤差而導致的,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所以不管寡年不寡年,該結婚就結婚,該建房就建房,不會有什麼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