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不足、專業訓犬師缺乏 導盲犬供不應求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培訓導盲犬是值得我用心努力的事情」

因資金不足、專業訓犬師缺乏等 導盲犬供不應求

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正在培育的導盲犬。

導盲犬幼犬

訓犬師與導盲犬

訓犬師在訓練導盲犬

導盲犬

引領視障人士安全出行的導盲犬,一直以來被視作視障群體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又一種可能性。6月初,為視障人士無償培養導盲犬的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即將被拆除撤走,尋求新場地無果」的消息一時間成為社會焦點。在得知導盲犬基地即將撤走的消息後,廣東多個村地、農場或養豬場於近日伸出援手,表示可向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提供訓練和安置場所。

然而,在導盲犬背後,有一群訓犬師一直在克服場地之外的重重挑戰,為視障人士融入社會創造更多可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楚涵、蘇贊、楊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李波

公眾:狗怎麼能上公交車

身體檢查達70分以上、長達兩年的培養、6個大考要達到國家標準……從繁殖配種,狗狗的考驗就已開始,一路披荊斬棘,才能順利「畢業」,成為一隻合格的導盲犬。

然而對於中國超1700萬名視障人士而言,正式上崗的導盲犬僅200多隻。嚴格且漫長的培訓和考核、大量的資金需求、較低的社會接受程度……從2015年成立至今,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導盲犬訓練的基地——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已經收到了來自視障人士的100份紙質申請,而培訓後上崗的導盲犬僅有4隻。

此外,社會似乎也沒做好迎接導盲犬的準備,被拒絕,甚至被罵,是導盲訓犬師李苑甄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上次去搭公交車的時候,司機看到我牽著一隻狗,就直接就開走了,好不容易攔住一輛上了車,司機一路都在罵,車上的乘客也都要求我趕緊下車。」面對這些情況,李苑甄早已習以為常,她依舊會笑著跟司機和乘客解釋,導盲犬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國家規定是可以上公交車的。

但李苑甄明白,《殘疾人保障法》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中明確規定的,是保障視障人士可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然而作為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的導盲犬訓犬師的她,並不在這一規定內。「國家要求,導盲犬是可以去公共場所的,前提是帶它去的必須是視障人士,並沒有規定訓練中由訓犬師帶的導盲犬也可以去公共場所,所以他們拒絕我們的理由是,你又不是盲人。」

李苑甄介紹,培訓導盲犬分為寄養期、培訓期和服役期。其中,在培訓期將對導盲犬進行嚴格的訓練和考試,首先會進行為期6~9個月的引路訓練,這一階段將會有訓犬師對導盲犬進行繞行障礙、上下樓梯、搭乘交通等訓練,通過6次大考後,再與經過篩選的視障申請者進行為期1~3個月的共同訓練,以培養導盲犬和申請者間的默契度。

帶導盲犬在公眾場所進行訓練,除了導盲犬學習到上下電梯、找座位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它積累生活經驗,在面對責罵等突發狀況的時候保持冷靜。「所以有時去公共場所訓練,如果是訓犬師和導盲犬一起,那訓犬師就必須自己克服不被理解的困難,但是像地鐵站等場所,要出示相關的殘疾證明,我們就必須要和視障人士一起,這樣導致對導盲犬的訓練時間被迫延長。」李苑甄說道。

資金:每月開銷10萬元 捐款只有3000多元

導盲犬的培訓資金上也遭遇困境。「假如資金充足,每一個訓練員同一時間可以訓練三隻狗狗,一隻導盲犬的培訓時間大概是7至12個月,每名訓練員每年可以訓練出6隻導盲犬,現在基地有8名訓練員,算下來每年可以培養48隻導盲犬。」李苑甄仔細地算著理想中的訓練情況,然而,資金充足這個前提條件幾乎不可能完成。

一隻導盲犬的訓練成本在25~28萬元。從基地的每月開支來看,一個月需花費10萬元左右,而基地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發起單位的贊助,以及社會捐款。據基地公布的5月份捐款明細顯示,5月份捐款合計3209.77元,這筆收入對於基地開支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發起單位每個月大概會贊助7~8萬元,但是萬一企業自己的運作有困難,又捨不得放下我們,就會撐得很辛苦。」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的發起人之一張妙鈿坦言。

「我們跟其他非營利性機構不太一樣,我們養了狗狗,狗狗不能一天不吃東西,不能一天不訓練,訓練員平時放假都要輪著放。但是其他的機構,可能有資金的情況下就做一下,沒資金的情況下就停一下,而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停下來。」面對其他人提出的進行一些商業化嘗試的建議,張妙鈿表示,她想做的是慈善服務,不想把基地做成馬戲團,這是他們的底線。

訓犬師:缺乏專業訓練員和訓練標準

來廣州之前,李苑甄還曾在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機構進行導盲犬培訓,公共場所的拒絕、市民的排斥,這些問題在各個地方都很常見。「一開始很多地方不讓你進,有些人對它們很抗拒,但都在慢慢改變,像中國香港的導盲犬機構,發展了差不多七年,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樣,等了一個小時都上不了一輛車。」

改變源自一部TVB的電視劇,這部名為《陪著你走》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名攝影師因一場意外,失去了雙親也失去了光明,導盲犬的陪伴令她漸漸重拾自信的故事,也讓公眾增加了對導盲犬的理解。「電視劇播出的第二天,我牽著導盲犬上街的時候,很多人一看到它就說,這是導盲犬,要讓它進來。機構一開始也是資金不足,後來也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幫助。」

半年前,李苑甄來到廣州,成為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的訓犬師。「現在這裡沒有一個適合導盲犬訓練的環境,也沒有專業的訓犬師,所以我很想從廣州開始,把我所有的訓練知識教授給這裡的訓犬師,讓他們把我的經驗、把訓練導盲犬的國際標準,往全中國推廣,讓導盲犬的訓練模式成熟一點,讓使用導盲犬的視障人士更安全一點。」

目前,中國導盲犬南方示範基地共有8名訓犬師,每天的導盲犬訓練,李苑甄都會跟在他們身後,對訓練方式進行指導。「我看了他們訓練導盲犬的方式,不是很標準,他們沒有理解導盲犬訓練背後的意義。」李苑甄說道,現在有些視障人士發現,導盲犬帶出來的時候很難控制,就沒有再把導盲犬帶上街,然而導盲犬在訓練基地的時候是可以控制,這個就是訓練方式的問題。

申請人:體型、走路速度等需全面考量

成為合格的導盲犬需要經歷重重關卡,要成為一隻導盲犬的主人同樣也要經歷重重考驗。「從申請開始,我會去申請人家裡做兩三次家訪,每次家訪約兩個半小時,首先要看他的家人是否支持,還要看他的個性是否能面對外出時的問題。此外,他的體型、走路速度、居住環境、工作環境、業餘愛好等所有東西我都要知道。」李苑甄說。

了解完申請人情況後,還要將匹配的導盲犬帶去和申請人實際接觸。當所有申請人全部了解完後,才會確定導盲犬最終的主人是哪一位。「不是每隻狗都適合每位視障朋友,我們要看狗狗和他的步伐是否匹配,高度是否合適、個性是否合得來。雖然這個過程會花很長時間,但是視障朋友把他的生命交給你,交給你的狗狗,所以我覺得這個過程一丁點失誤都不能有。」

這份工作讓李苑甄結識了一些視障朋友,也了解到了他們的故事。「我有一個朋友,30多歲的時候因為疾病失明了,有一次我跟他去坐地鐵,別人給他讓座,他說,『聽聲音你年紀比我大,你坐吧,我雖然看不見,但是腿還挺好的,站著沒事兒。』」李苑甄因此感受到,自己和視障人士之間是平等的,而不是幫助和被幫助的角色,「他們(視障朋友)都是很厲害的人,希望導盲犬能成為他們的眼睛,帶他們去更多地方,體驗更多快樂,所以培訓導盲犬是一件值得我花盡心思,用心努力的事情。」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培訓導盲犬是值得我用心努力的事情
    此外,社會似乎也沒做好迎接導盲犬的準備,被拒絕,甚至被罵,是導盲訓犬師李苑甄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上次去搭公交車的時候,司機看到我牽著一隻狗,就直接就開走了,好不容易攔住一輛上了車,司機一路都在罵,車上的乘客也都要求我趕緊下車。」面對這些情況,李苑甄早已習以為常,她依舊會笑著跟司機和乘客解釋,導盲犬是經過專業訓練的,國家規定是可以上公交車的。
  • 「雲養導盲犬」引「雲公益」點亮「微光明」
    而訓練基地面臨著導盲犬淘汰率高,人工成本、基地開銷大等多種困難。記者近日從廣州賽北鬥導盲犬服務中心了解到,該中心已經上線導盲犬「雲養」模式,以此吸引愛心人士進行社會捐贈。(北京青年報10月23日)  調查發現,有高達30%的視障人士選擇不踏出家門一步。導盲犬能引領視障人士安全出行,一直以來被當作視障群體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又一種可能性。
  • 華南唯一導盲犬基地搬遷倒計時 近20隻導盲犬或無家可歸
    「早期他們需要比較安靜的環境,還不能把它們帶上街,幫助他們進行一些行走、避開障礙物的練習,需要的訓練場地比較大。」基地的導盲訓犬師李苑甄告訴記者。 目前,基地方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場地的問題。實在解決不了,他們也希望能找到一個200多平米的辦公室供他們先過渡一段時間。
  • 公交拒載導盲犬:知法不夠,守法不足
    公交拒載導盲犬:知法不夠,守法不足 2020-05-02 0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在淘寶當訓犬師:7隻拉布拉多導盲犬,一生只認你
    12萬元培養一隻導盲犬 黃鳴的網店骨頭幫寵物館裡經營狗鏈、窩墊、寵物玩具、寵物食品等,導盲犬訓練服務雖然只成交了寥寥數單,卻要靠幾個訓犬師小夥子夜以繼日的勞動來支撐。上海浦東區孫橋農業園的訓犬基地,4個訓犬師負責十幾條導盲犬的生活和訓練,他們24小時和導盲犬生活在一起。 培養一隻導盲犬需要12萬元左右的成本,以及6個月的艱苦訓練。 「做導盲犬訓練師有兩個要求,一是要愛狗,而是要吃苦耐勞,一般人真的吃不消。」訓犬師李安說。
  • 南京2萬多盲人只有4隻導盲犬,為何導盲犬在國內「一狗難求」?
    現代快報訊 導盲犬出行被拒的事情時有發生,許多網友在為導盲犬的遭遇感到不平的同時,也被一則「小姐姐讓導盲犬枕著腳休息一動不動」的視頻感動了。感動之餘,網友開始關注起導盲犬這一工作犬種。現代快報記者近日從南京市殘聯獲悉,目前,南京地區有2萬餘名盲人,而全市僅有4隻導盲犬在服役。
  • 導盲犬馴養機構遇資金困難 攜手電商平臺開展「雲」餵養
    【解說】在全國助殘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來到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進行了探訪,讓人意外的是,這家公益性的機構,也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導盲犬無法和它們未來的主人相見,並且這個基地也長期存在資金困難。  【解說】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是中國首家導盲犬培訓基地,基地內常年馴養導盲犬120餘只。而這裡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免費向全國盲人提供導盲犬的機構。
  • 訓犬師培訓怪現象,犬行為矯正技術豈能紙上談兵?
    曉偉訓犬師培訓資訊 訓犬和犬行為矯正技術,是專業的訓犬人與另一種有著靈魂個性和心理行為的犬科動物之間的「較量」,如果沒有「實戰」的經歷和經驗,沒有專業的過硬的綜合實踐技術,僅憑理論上的說教,就想訓練糾正狗狗的不良行為問題,是萬萬不能的。
  • 圖解|中國導盲犬不足200隻,合規出行卻常碰壁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盲人協會2019年5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1731萬視力殘疾人士,而現存導盲犬數量不足200隻。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是我國大陸地區首家導盲犬馴養基地,據央視網記者採訪,從2006年成立至今,這裡才成功培訓出180餘只導盲犬。這意味著在絕大多數城市,導盲犬數量可能屈指可數,有些城市甚至一條都沒有。
  • 導盲犬乘車被拒:是殘疾人權益認識的不足,是盲人的心酸
    來源:殘疾人攻略小編收集整理近日,在山西太原的一輛公交車上,交警假扮盲人帶導盲犬上車,卻遭到了公交司機的厲聲呵斥制止,堅持不讓交警和導盲犬上公交車。導盲犬是否能夠進入公眾場所,是否能夠搭載公共運輸,國家及部分省份已經有明文規定。2018年5月,《導盲犬》(GB/T36186—2018)國家標準發布,該標準於2018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 「雲養」導盲犬怎樣養?鄭州四隻雲養導盲犬與家長首次見面
    據介紹,可愛的海倫正在接受基礎的訓練,為日後成為專業導盲犬而努力。「終於見到我家『孩子』了!」見面會最後,參與雲養導盲犬的家長們上臺,把幾隻導盲犬圍了起來,滿含愛意地跟它們打招呼,用手撫摸著……此前,雲養家長們都是通過線上觀看這些導盲犬的訓練視頻或照片,這是大家和導盲犬的第一次線下「親密接觸」,依依不捨地與導盲犬合影留念,期待著下次見面會再看到它們。
  • 中國有800萬盲人,但只有屈指可數的導盲犬
    楊康說,即使在北京,許多地方也缺乏通行能力-例如,並非所有的人行橫道都有盲人可聽到的交通信號。即使使用了無障礙設施,有時也無法達到目的。例如,根據2001年通過的一項法律的要求,大多數中國城市的道路都鋪上了盲道。但是,卻實際上無法使用。有些蜿蜒曲折,有些則直接進入花圃,路燈或消防栓。並且還有許多違停的汽車或街頭小販會擋住盲道的去路。
  • 導盲犬!
    稀少的導盲犬導盲犬在英國英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導盲犬機構,每年接受訓練的導盲犬數量不少稀少的導盲犬2、開銷大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專業的導盲犬培訓基地少之又少一隻培訓導盲犬需要6-8個月的集中訓練,每年需要12-15萬元人民幣!從時間上看,一隻導盲犬從篩選到培訓再到上崗,至少需要花費兩年時間。而在中國,導盲犬更是在訓成之後無償捐獻給視障者使用,完全沒有資金回收。
  • 成都去哪個訓犬師培訓學校好點
    現在的訓犬行業隨著寵物業的發展也是快速的成長,很多人都想要學習訓犬技術,那麼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平臺就很重要了,隨著訓犬行業的興起,訓犬師的缺乏,各種訓犬培訓機構也如春筍班湧現出來。當面臨林林總總學校的時候,需要保持一個理性的態度,通過多方面途徑了解自己的需求點。
  • 中國有800萬盲人,但只有200隻導盲犬
    它們首先被送到寄養家庭,為期一年,以學習如何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然後再回到該中心接受另一年的專業培訓。這是一個漫長而嚴格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大約60%的狗將被取消資格,並被作為寵物狗被收養。取消資格的原因可能包括表現出攻擊性、精力過剩、對壓力過於敏感、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暈車。
  • 導盲犬訓練公益機構面臨困境 財政緊張員工難留
    因導盲犬訓練的專業性強、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耗資巨,加之馴成後無償捐獻給盲人使用,無資金回收,中國首家導盲犬訓練公益機構——中國導盲犬大連訓練基地目前正陷入困境。  此外,多年來相關法規缺失,令國內導盲犬「車難乘、門難進」,難以對盲人提供幫助。  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導盲犬可視為導盲犬的普及。
  • 寵物小知識:導盲犬的介紹以及導盲犬專業科目訓練的方式
    寵物小知識:導盲犬的介紹以及導盲犬專業科目訓練的方式文/寵物曉時光導盲犬是盲人的一種特殊助視器和夥伴。調教導盲犬的目的是用犬為盲人或低視力患者提供幫助,使其行動安全而迅速。導盲犬在正常情況下會堅決執行盲人的命令,而特殊情況下可以不執行主人的命令,當不執行主人命令時,是為了幫助主人避開危險。人類使用導盲犬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目前德國、美國、義大利、英國、丹麥、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及我國的大連市都有導盲犬調教機構。導盲犬要聰明、健康、性情溫和、性格穩重、視覺良好、聽覺靈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判斷力,體重在2035kg為宜。
  • 成都訓犬師培訓學校哪家好
    養寵物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想要學訓犬的也就增多,怎麼從眾多的訓犬培訓學校選擇就成了問題了,這些訓犬學校大小不一,規模不同,師資力量有差異,教學水平也有出入等等,那麼訓犬師培訓學校哪家好?
  • 關係血統,怎樣才能成為合格的導盲犬?
    在中國,其實到目前為止導盲犬依舊是不算普及的狀態,總共約只有不到兩百隻持證上崗的導盲犬,而視障人士卻有一千多萬。這個比例差極大,那麼,為什麼導盲犬的數量那麼少呢?因為培訓一隻導盲犬需要十幾萬元的前期成本投入,資金短缺的問題嚴重,募捐資金較少。而且訓練師也很缺乏,加上社會也還沒有形成接受導盲犬上公車、地鐵等的風氣,這都對培訓一隻合格的導盲犬上崗這一項工作的開展形成了較大的難度。今天,不妨我們從狗狗的角度出發,看看符合哪些條件,才有可能成為一隻導盲犬呢?
  • 探秘大連導盲犬基地 見證英雄狗狗成長記
    開欄語:2019年,瀋陽晚報和騰訊公益合作推出「迴響計劃」,走訪騰訊公益平臺上的公益項目,通過對這些項目的報導和傳播,介紹他們的改變與經驗,讓更多用戶通過最直觀的方式看到公益資金的流向和成果,推動中國公益行業從感性到理性,從熱情到專業的發展路徑,讓透明、信任和理性的公益力量源遠流長。  說起導盲犬,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多少人會了解它們的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