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模型玩具、食玩扭蛋……現在幾乎隨處可見,它們不僅是受歡迎的單品,更是已經成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從前「大」才是好事,誰能想到今天這些「小物件」讓人如此上癮!我們為什麼會製造這些微縮模型,又為什麼如此熱愛它們?世界上又有哪些著名的微縮景觀呢?
未讀·文藝家引進英倫鬼才、毛姆文學獎獲獎作家新作《把世界裝進火柴盒》,從棋盤遊戲、玩具屋到微型景觀,探究人類對「微縮」的熱愛與渴望,帶你開啟一場世界知名微縮景觀巡禮。書籍英文版一經上市,獲得《衛報》《泰晤士報》《觀察家報》等多家媒體好評推薦。
本書作者西蒙·加菲爾德是英國作家、記者,曾為BBC撰寫紀錄片腳本,也曾擔任《泰晤士報》編輯。他所寫的《字體故事》《書信的歷史》《地圖之上》等多部非虛構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什麼是微縮?注意,它並不是泛指所有小的東西。西蒙在書中向我們解釋到「尺寸是一回事,比例又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說所有按比例縮小的事物屬於這一範疇,而一枚小小的頂針則不是。了解了微縮的定義後,西蒙以他輕鬆的筆調帶領讀者開啟了一場「環球之旅」,專門造訪那些世界經典的微縮景觀。從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墓葬到風靡世界的玩具屋,從大規模迷你城鎮到7毫米的微型書籍,你會發現,原來我們對這些「小物件」從來都沒有抵抗力。
到了今天,微縮物品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生產、生活之中,其中就包括令人著迷的各種微縮模型和擺件。人們熱愛微縮並非毫無道理,這背後也隱藏著文化含義和心理學意味。「微縮」是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建構模型、濃縮歷史,其實是將其轉化成我們可以充分觀察的大小,以此來認識世界。「微縮」也是一種欲望,源自童年時期對「掌控世界」的強烈渴望。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人想要走進自己創造的微小世界,用以短暫逃離現實世界中的紛擾。
雖然我們喜歡各種微縮的物品,但是卻少有人注意到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只有我們重新審視被縮小的世界,才會發現同時也被微觀世界改變著的我們。
翻開這本書,世界就變了模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