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當馬雲還沒有成為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還僅僅是杭州一名普通中學生的時候,他曾經在西湖邊上留下過和外國遊人手執飛盤遊戲的照片。
少年馬雲屬於中國第一批接觸飛盤運動的人,但在當時,飛盤僅僅作為一項遊戲在小範圍裡被傳播開來。直到上世紀90年末期,在上海一些大學校園裡,它才第一次作為一項競技運動在中外學生的群體中被推廣。
從飛盤最早出現在中國大小城市的街頭,到現在已過去近40年的時間,它已逐漸成為在大學校園裡廣受歡迎的一項社團活動,全國目前已有一百多所大學成立了一定規模的飛盤社團。但在很長時間裡,中國各地舉辦的飛盤賽事都屬於民間性質,由民眾自發召集組織,並自主尋找比賽場地。
直到今年,發生了一個重大改變——
即將於7月23日-27日在上海盧灣體育中心及上海灘運動公社進行的WFDF2019亞洲大洋洲飛盤錦標賽,吸引了來自11個國家及地區的28支隊伍,近600名隊員參加。
上海亞洲飛盤邀請賽
本屆賽事由世界飛盤聯合會(World Flying Disc Federation)主辦、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與上海市體育局承辦、上海市黃浦區體育總會協辦、杭州飛盤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接運營及推廣的賽事,並被國家體育總局納入年度外事計劃,國際A類賽事。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也作為「獨家頂級合作方」參與到本次賽事中。同時,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也是中國國家隊的贊助商。
有了體育總局的背書,意味著飛盤運動在中國迎來了一個裡程碑式的時刻——它第一次被官方所承認。而在國際上,這項運動早已被列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世界運動會都有的比賽項目,並有望在十年內成為奧運會新增項目。在飛盤運動最早興起的美國,甚至也已經成立了職業聯賽。但在中國,一切尚處於起步階段。
今年4月,通過在杭州進行的選拔,在全國200多名參選者中間選拔出60多名選手,進入國家隊大名單。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支飛盤國家隊,隊伍共分成三個組別,分別為 男子組、女子組和混合組。
所謂混合組,就是場上7名首發隊員由4男3女或者3男4女混合搭配。這也是飛盤這項運動區別於其他運動的一點,我們在這屆亞錦賽開賽前和國家隊混合組別的教練梁壯聊了聊。他介紹,男女同場這個設計,是源於美國當初發展這項運動時很重要的一點考慮,就是要真正體現男女平等,而不僅僅是空泛地喊喊口號而已。
中國飛盤國家隊總教練梁壯
飛盤運動另一個特點,就在於這是一項沒有裁判的運動,需要選手們通過溝通解決犯規的運動。梁壯說,「飛盤比賽沒有裁判裁決,而有一個自裁環節,就是自我裁決。打個比方,我們兩個人是對手,在場上發生了一些爭議,比如在接盤的過程中你用身體碰到了我,導致我沒有接到這個盤。我就可以喊一個犯規,然後我們兩個進行討論。你承認犯規嗎?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犯規,我們就進行溝通,這中間有個時間限制,規定的時間為45秒,如果45秒內沒能得到很好解決,就將盤返回到之前傳出它的隊員手中,從他所在的那個點再扔。但通常情況下,都可以由選手自行解決。」
這是基於飛盤運動精神中最重要的幾點:誠實,尊重對手,並自律地運用規則。「如果比賽中出現有隊員進行惡意、嚴重犯規的話,不僅他本人面臨著被禁賽,他所在的隊伍也可能會被終止參賽,並取消成績。」
飛盤是一項紳士運動,它不允許對手間的身體接觸和對抗。但有時候碰撞的場面難以避免,這就需要選手有更好的自控能力,並充分貫徹這項運動的精神。每場比賽結束後,還會對所有運動員進行飛盤精神的評分。
飛盤也是一項完全依賴整體的團隊型運動。
雖然說足球、籃球這些都是團隊運動,但足球畢竟可以一個人在前面帶球得分,籃球可以通過自己運球上籃得分,但飛盤不可以。我們有一個規則,接到盤以後不能走,要以最快的速度經過緩衝停下來,建立軸心腳,傳給你的隊友。然後,沒有盤的時候可以去跑。所以你一個人是完成不了得分的,必須有隊友協助。通過從事這項運動,幾乎每個選手都能培養起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這種精神對於你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十分有益的。
中國飛盤國家隊隊員代表
飛盤運動目前在中國還沒有職業化聯賽,這意味著從事這項運動的選手都有自己日常的全職工作。梁壯在一家製作飛盤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全職,他平時還負責在學校等機構推廣飛盤運動。他說,像自己這樣從事和飛盤有關工作的是個特例,絕大部分飛盤愛好者平時的工作與飛盤完全無涉。
例如,這次成立的中國隊女子組隊長郭騂的全職是一名插畫師,但她經常會把飛盤作為創意融入自己的作品。
中國飛盤國家隊女子組隊長郭騂
32歲的梁壯已經有著超過12年的飛盤運動生涯,「我在天津體育大學讀書的時候接觸到這項運動,當時是外國語學院的留學生在玩。我覺得這可以增進和他們的交流,很快就加入進去。」郭騂在新加坡留學的時候最初接觸到飛盤,她此後又前往英國讀書,「那邊有很多女子飛盤隊伍,氛圍比較濃厚。」到今年為止,她也已經在這項運動中浸淫了8年。
他們都提到,飛盤是比較適合在大學校園推廣的一項運動,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大學生時間的靈活性,以及免費的場地。隨著他們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很多人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所羈絆,另外,高昂的場地費用也讓人望而卻步。郭騂說,「場租費真的很高,平時練習1到2個小時的話,人均費用在100元左右。遇上旺季,價格就更高了。所以有時候場租費太高的話,我們就只能去公園裡互相扔扔飛盤了。」
對於那些飛盤運動的骨灰級愛好者,他們一年中還會儘可能多的參加國內國際的各種飛盤賽事,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梁壯去年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飛盤世錦賽,他全程的花銷大約在 2萬人民幣左右。郭騂說,哪怕是參加國內的比賽,一趟飛行也要2、3千元。
我們去菲律賓參加亞錦賽的時候,一方面是工作的時間關係,一方面為了省錢,都是買的凌晨1點左右的機票。這個時間的機場裡都是我們這群玩飛盤的,到了當地大概凌晨2、3點,就打個車去比賽場地。將就睡3個小時,第二天一早醒了直接比賽。也蠻好玩的。
梁壯也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能有更多贊助商投入這項運動,為飛盤愛好者提供更多的支持。
飛盤爭奪賽比賽規則
飛盤爭奪賽是一項團隊運動,每隊有7名運動員在場上進行比賽。目標是在對手的達陣區接到飛盤得分,比賽時長100分鐘,率先獲得15分的隊伍贏得比賽。
飛盤可以從一名隊員手上傳向任意方向,但是該隊員不能拿著飛盤跑,必須像籃球運動一樣建立軸心腳傳給隊友。在防守端,也像籃球運動一樣,防守隊員需要貼近進攻隊員,並試圖截掉飛盤。只要飛盤被抄截或者落地,雙方進行攻守轉換。
飛盤爭奪賽是一項沒有身體接觸的運動,任何身體接觸都被視為犯規。比賽中由隊員自行裁判,當隊員在比賽中喊犯規,比賽暫停。如果對手承認犯規,則由被犯規的隊員接盤繼續比賽。如果對手不同意,則將飛盤返回到上一個傳盤隊員手上。
本文來源:周到上海 作者:沈坤彧 責任編輯: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