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督促改見成效|淄博: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 採石礦坑變身森林公園

2021-01-09 大眾日報

採石礦坑變身森林公園

□ 本報記者 陳曉婉

冬日的陽光下,淄博九頂山森林公園滿眼蒼翠,風景宜人。眼前這片佔地廣闊、如森林般幽靜的公園景區,曾經是水土流失嚴重、漫天塵土、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

淄博市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在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礎上,打造集生態旅遊、地質觀光、體育休閒、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特色近郊生態山地森林公園,實現山體脫胎換骨。

九頂山,位於淄博高新區東南角。幾十年掠奪性的開山採石,使得整個山頭滿目瘡痍——山體主峰與周邊道路高差巨大,數座開採殘留的小山丘錯落其中,內部大小礦坑眾多,礦坑基礎裂縫較多,儲水能力較差,水土流失嚴重。因受長年風化作用影響,存在山體滑坡及斷裂崩塌的嚴重安全隱患,也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疤,給城市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2017年12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向我省反饋意見指出,根據《山東省礦山復綠行動實施方案》,2015年需完成全部礦山復綠,但截至督察時,山東仍有155處礦山未復綠,面積超過1.66萬公頃。為此,我省整改方案明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山東省礦山復綠行動實施方案》的規劃項目。淄博市以督察整改促進生態修復,加快實施九頂山生態修復。

淄博對九頂山區域內多個目標進行降坡、削坡、拆除和清除危石作業,爆破產生的大塊山石用於森林公園內的景觀道路和景石牆建設,開採遺留的大型廢棄礦坑改造成水塘——「日潭」和「月潭」。水塘依地形走勢而建,通過地形疏導水流走向,旱季可以儲水養護,雨季可以欣賞瀑布美景。雨水豐沛時,塘中水波蕩漾,魚蝦潛泳,供遊人觀賞、供綠化灌溉皆宜。

修復過程中對山體進行「復綠」。淄博隨山就勢、因地制宜進行梳理式治理,提升場地綠量。對現有山體巖壁、斷崖進行復綠留景噴播,因地制宜將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進行空間藝術處理。同時因地制宜「造景」,建設步行遊覽道、索橋、瀑布觀景臺等功能景觀,形成擁有大面積綠植、崖面石景、碧水深潭、水上棧道等方便居民休閒娛樂的優質公園。

九頂山修復過程中注重生態修復和城市建設緊密結合,將城市建設中清理出的種植土補充到九頂山生態復綠工地,並通過相應的物理或化學措施對土壤進行育肥。不僅解決九頂山山體土壤貧瘠、苗木成活率低的問題,還合理消納了城市建設中產生的廢棄渣土,實現了廢棄渣土的資源化綜合利用。

從採石礦坑到森林公園,通過實施採石礦坑的治理修復,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這正是淄博市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相關焦點

  • 修復「生態傷疤」,礦坑宕口「變身」動物家園
    廢棄礦坑變身為金牛湖多年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山上林木稀少,山頂光禿禿一片;礦坑深淺不一,宕口峭壁如斧削刀劈,碎石塊散落其間……近年來,六合推動廢棄礦山治理,修復「生態傷疤」。荒山披綠,礦坑宕口「變身」動物家園,生態紅利持續釋放,引領當地百姓致富奔小康。
  • 生態綠包裹礦坑「心」,修復後的龜坡廢棄礦坑,鳥來了蟲也來了
    7月15日,航拍已完成礦坑生態修復的龜坡廢棄礦坑。圖/記者張雲峰長沙雨花區跳馬鎮跳馬村,生態修復前的龜坡廢棄礦坑。有國家級森林公園5家,省級森林公園7家,溼地保護率76.66%,溼地公園6個,自然保護區16個,先後獲「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綠色已成為長沙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曾經車輛一過,就揚起一大片黃土龜坡廢棄礦坑的背後是石燕湖森林公園。
  • 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
    近幾年,南京廢棄礦坑"生出"公園、酒店,復綠療傷,華麗轉身。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一直在開展"城市雙修"工作,2005年,南京啟動廢棄露採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了重要交通幹線、旅遊風景區周邊可視範圍內18.68平方公裡的生態修復。按照規劃,到2025年260個礦坑要完成療傷。
  • 湖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快推進
    中新網宜昌1月14日電 (董曉斌 郭曉瑩 李再星)湖北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正加快實施,湖北宜昌目前已完成投資30.9億元。宜昌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14日開幕,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家勝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透露上述信息。湖北長江三峽地區包括宜昌市、巴東縣、松滋市,屬國家生態安全核心區域。
  • 新疆加快構建健康穩定森林生態系統
    2021-01-15 09:46:14    華夏經緯網   從新疆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採取嚴格措施保護所有天然林,加快構建以天然林為主體的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近日,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自治區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以山管事」當好林長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南岸「林長制」工作成效...
    目前,按照「一山(林)一策」要求,正加快推進南山城市山地公園規劃建設,有序推進保護生態、科學規劃、減量控增、提質添彩、完善基礎、打造景觀、嚴管長治等7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通過近一年的試點,南山林長制工作由試點穩步過渡到常態化開展,南山區域山林資源保護發展,基礎設施持續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品質顯著提升。
  • 廢棄採石洞窟變身大公園,石獅寶蓋山上居然藏了個園林,免費開放
    現在來到寶蓋山,不僅可以看到這個地標建築,在半山腰鴨鴨還發現了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石窟公園,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公園的前身是廢棄的採石場,石獅惠安一帶自古就有採石,長期採石後的山體形成坑坑窪窪的洞穴,洞穴在雨水的浸泡下又會產生奇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石窟公園跟浙江的蛇蟠島有異曲同工之妙,將坑窪的山體加以利用,成了一個全新的「景點」。
  • 探索適合蒙山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模式 臨沂全面實施森林質量提升試點...
    造林綠化、森林質量提升作為生態建設的核心內容,已成為提升生態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的治本之策。當前,臨沂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基本林情仍然沒有改變,森林資源整體質量不高、功能脆弱,仍然是我市林業生態建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
  • 鎮江句容:修復生態「傷疤」 讓秀美青山展新顏
    近年來,地處丘陵山區的江蘇鎮江句容市,直面問題,洗滌傷痕、還原自然,通過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治理,修復生態「傷疤」,讓綠水青山重現秀美風貌。夏暮秋初,當記者來到句容市邊城鎮青山石灰窯群復綠現場,只見藍天白雲下,眼前呈現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綠意盎然的景象,昔日的採石宕口,如今已變身為「綠色海洋」。
  • 高輝紅調度永和村社區微改造及八一公園水生態修復工作
    高輝紅調度永和村社區微改造及八一公園水生態修復工作 2019-08-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廢棄礦坑變身美麗花園 平度七色山礦坑花園小鎮項目進展順利
    花房鋼結構施工  大眾網青島10月24日訊 (記者 昌磊 通訊員 張雪松 李佳佳)近日,記者從東閣街道鎮村建設服務中心了解到,七色山礦坑花園小鎮項目目前進展順利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規劃總佔地5500餘畝,由青島寶翠園林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打造,以平度崔召礦坑原址及周邊土地為研究範圍,通過對採石遺址的勘探和同類型案例的研究,從生態修復、主題重建、旅遊再造等維度出發,集主題娛樂、度假養生、商務會議、運動休閒、科普教育等為一體,將礦坑現狀遺址打造成為區域一流的特色旅遊度假區。
  • 「三有」動物蜂虎築巢 海口五源河溼地公園生態修復顯成效
    6月19日,南海網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隨著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生態修復工作的穩步推進,河水日漸澄清,植被恢復,不少生物「攜家帶口」在此安居,成為海口溼地生態修復治理成效最直觀的展示窗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
  • 把生態「淪陷」區高質量建成了國家級森林公園
    狼山森林公園一隅濱江景觀帶一隅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12月,南通市委、市政府決定把推進五山及沿江地區修復保護作為全市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舉措,積極回應南通百姓期待,順應城市發展大勢,加快推進優化沿江地區生產力布局
  • 「鮮」頭條|聚焦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首批典型案例
    在山東威海華夏城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中,當地民營企業威海市華夏集團先後投資51.6億元,持續開展礦坑生態修復和旅遊景區建設。華夏集團將生態修復與文旅產業、富民興業相結合,通過市場公開競爭取得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為後續生態管護和區域開發奠定了基礎。隨後,該集團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開展礦坑生態修復。
  • 《婁底市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條例》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附條例...
    第五條新化縣人民政府設立的森林公園管理機構履行以下職責:(一)宣傳、貫徹有關森林公園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二)組織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編制、修改和實施;(三)建立並實施森林公園生態環境保護、應急救援、交通管理、經營服務等方面的制度;(四)組織開展森林公園內自然和人文資源的調查、評估、登記等保護和管理工作;
  • 山西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推進會召開
    近年來,山西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把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作為做到「兩個維護」、踐行「兩山理論」的實際行動,全省一盤棋、上下一條心,各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措施有力,「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 永定河畔將增8處濱水森林公園 北京南城有三處
    實施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加快建設綠色生態河流廊道,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領域率先突破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國家林業局印發《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和《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2017年工作要點》,對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任務和2017年工作做了部署安排,提出了明確要求。
  • 省兩辦聯合發文加快構建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全面保護、突出重點,尊重自然、科學修復,生態為民、保障民生,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加快構建全面保護、系統恢復、用途管控、權責明確的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奠定良好生態基礎。
  • 張嶽峰調研馬鞍山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據馬鞍山日報報導 1月3日,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調研雨山區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把向山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擺上重要位置,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加快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推動向山地區實現生態蝶變,為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作出更大貢獻。
  •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進度如何?看這裡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拓寬韶關市生態保護修復思路,提升韶關市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整體水平,韶關市政府定於2021年1月16—17日舉辦「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技術和工程治理創新研討會」。該研討會旨在各方面、各領域進行技術創新的探討,進而推動韶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更好更快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