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幾乎是還在午睡夢中被老伴兒喊醒過來,說窗外有梅花鹿來了。我心離真是老大不高興了,心想這窗前有梅花鹿來早就不是啥新鮮事兒了,拍鹿的照片已經多得不想再拍,甚至連昨天兒子昨天發過來在麥迪遜餵梅花鹿的視頻都沒覺得新鮮,幹嘛非得把我喊醒過來。但不管心裡怎麼想,老伴兒的話還是得聽的,只好趕緊起來朝窗前對面的斜坡方向看。這塊山坡地距離我家前窗不足十米遠吧,是對面山坡剷平修建廣場後殘留這麼一小段。坡上早已自然生長出各種小樹和蒿草,看過去是很養眼的綠地一片。這裡坡陡草深沒人涉足,倒是很受山裡的梅花鹿喜歡。有好幾年了,時常有梅花鹿跑來這坡上覓食,我發現小鹿們對夠得著的嫩樹葉比對青草更喜歡。我也沒少用相機把坡上的小鹿拍照下來,並發到微信朋友圈裡。一開始好多網友因感覺新鮮點讚還問這問那的,我因此頗為得意。但後來發多了,網友的反應就開始平淡甚至是不耐煩,我當然更是早就不覺得看窗外小鹿有啥新鮮的了。但沒想到那天我往窗對面斜坡一看,還是不大不小地感到一點震撼。
鹿回頭
鹿,還是一樣的梅花鹿。但以往每次只是一兩隻或三、四隻,而那天則是一下子就來了十多隻,都不忙不慌地在吃著樹葉和小草,把個小斜坡弄得熙熙攘攘,煞是熱鬧好看,怪不得老伴兒要喊我趕緊來看呢。因為據我們這幾年的觀察,梅花鹿覓食都是邊走邊吃,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多長時間。所以我意識到這群鹿覓食景象少見,應當趕緊拍些照片。但等我把相機拿來對準了鹿群,時間還是有點晚了,有幾隻鹿已經走到灌木叢後面,我拍下的照片了最多也就是六、七隻的樣子了。但當時我也知道,梅花鹿的皮毛是比迷彩服效果強百倍的隱蔽色,與初秋草木顏色混同一片,在照片畫面上的色彩對比不強,尤其是這麼大面積地拍下來,最多只能是證明這是一群鹿,但看上去鹿的形象不那麼明顯。於是我又用相機鏡頭分散地拍照小聚群和單只的鹿,沒想到這樣一拍又有一個新的發現。因為我注意到有一隻鹿的塊兒頭比別的鹿要大,而且顏色較深,不像別的鹿的顏色那麼淺。再仔細一看,這隻鹿的頭上有兩個不太長的鹿角,這時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梅花鹿的種群啊,就是說這是以這隻雄鹿為首的一大家子鹿啊!
群鹿
說到這裡得補充一下,以往看到梅花鹿時不光是只有很少的幾隻,而且都是雌鹿,沒有看到過雄鹿率領的群鹿,一直不知道原因是啥。但這次看到有一隻雄鹿在其中的鹿群,我敢斷定這是一大家子鹿,也是因為積累了這幾年的觀察。最初看見一隻大雄鹿是在山裡邊的路旁,是突然注意到樹叢裡站著一隻長著兩隻樹杈般鹿角的大雄鹿,正不太友好地直視著我,不像常見的雌鹿那樣對行人不理不睬的。顯然牠在高度警惕地保護自己身後的多隻母鹿和小鹿,於是我是趕緊快步離開。但後來再有兩次看到的雄鹿,不但都沒那樣威武雄壯,而且可以說是悲悲切切悽悽慘慘。頭一次是看到一隻雄鹿,孤零零地站在裡盤山路不遠的林間。可看出那是雄鹿是因為牠頭上有角,說牠悲慘的是樹杈般的鹿角只剩下一隻,另一隻已經折斷鮮血漣漣。不用問了,這是只被後起的雄鹿戰敗的老雄鹿,逃到離山裡較遠的山林邊緣。我們不少在山路上遛彎的小區居民看著都說可憐,但大家也知道這是鹿群自然淘汰的規律,只有最強健的雄鹿才能擁有雌性鹿群,讓自己的基因得以遺傳,保證鹿這個物種代代強健;今年春天時,再次看到沒有遺傳基因機會的雄鹿的悽慘。這次倒是一下子看到了四隻,那時幾隻雄鹿皮毛還是冬天時的灰黃色,鹿角也顯得枯乾。牠們被驅逐得更遠,已經離開了山上的天然林地帶,而是灰溜溜地暴露在山林外公園裡甬路上。牠們的雄性威風蕩然無存,而是低眉順眼地如同喪家犬,看到有行人走近,急忙倉皇地躲回近山林裡邊。當時我也是斷定牠們是被強者鬥敗而離群逃命的,之後的命運就是自生自滅,鹿群的傳宗接代與牠們無關。因為我在電視上看過一個動物學者們放生野馬的實驗。10隻雌雄各半的馬匹被放到野外,看牠們能否各自繁衍。然而結果是4匹雄馬被一匹最強的雄馬打敗後落荒而逃,而那5匹雌馬全跟那一匹雄馬組成家庭去了,看來梅花鹿的優勝劣汰也是一樣。
鹿的宣傳畫
我這次拍到一隻「才露尖尖角」的群鹿首領,令我對山林鹿群的生存繁衍又有了一番新的聯想:這隻年輕的雄鹿一定打鬥能力超強,不然不可能鹿角還沒掌權就在一個鹿群裡稱王;而且牠有敢於開疆擴土的勇氣,看來已經是在離我家最近的山林裡佔山為王。因為前些年,我們看鹿都得從我家窗前廣場靠山那邊的山路往更遠的山裡走,走到到不到我們小區樓房時才有梅花鹿出沒的。而近年來,一點點的常有梅花鹿跑到小區附近的廣場和公園。我想應當不是遠處山裡的鹿跑得遠了,而是山裡的梅花鹿種群有所增加,新形成的種群只好跑來我們這山林邊緣佔據地盤。至於鹿的新種群怎樣形成我還不得而知,但我可知道早年在這森林動物園外放生梅花鹿搞野化實驗的動物學家們的計劃已經實現。如今這片野生動物園外的山林裡,真正的野生梅花鹿已經成群成片。我們家這樣對常常看到野生梅花鹿要感謝那些動物學家和工作者們,但現在這樣的對梅花鹿的習性了解多一些,也會感慨牠們不太美好的一面。那些雄鹿之間幹嘛非要那麼打鬥得只能一隻稱王;那一家家鹿群幹嘛非要佔據一塊自己的地盤,互相不容對方侵犯……但想來這也是動物的習性,沒法改變。聯想到人類社會,是在好多方面進化得脫離了動物界,如今的各自族群也還在圈劃一塊地盤,給互相往來製造麻煩,弄出同一套套繁瑣的護照、籤證和過關。因兒子在美國已經是第10年了,我和老伴兒對兩國往來的手續聽起來就煩。在兒子日前發來的視頻上,美國那邊公園裡也有的梅花鹿,而且接受遊人餵食已很習慣。任何梅花鹿在哪裡都容易好人相處,而鹿與鹿之間和各國間人與人的相處就沒這麼簡單。
留學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