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下午,「2020武漢市中小學生自然生態研學旅行」在武漢市人民中學七年級5班開展了《溼地生物的多樣性》課程。孩子們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仔細觀察校園裡常見的樹種,探索植物背後的秘密。
「武漢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平時在校園裡常見的樹木,都藏著有趣的小秘密。」本次課程的研學導師、腳爬客地學科普團隊的杜傳瑞聲情並茂地講道。在一棵樟樹下,杜傳瑞撿起一片紅色的樟樹葉,向孩子們發問:「為什麼長在樟樹上的葉子是綠色的,落在地上的卻是紅色的?」不少孩子撓撓腦門,回答不上來。杜傳瑞解釋:「樹葉的顏色取決於色素。那些發紅或發黃的樹葉,是由於葉內的葉綠素逐漸分解了。」
研學導師講解花葉青木的知識。腳爬客供圖
「老師,這種植物長得怪怪的,它的葉面就像一碗雞蛋飯。」孩子們的有趣發現,逗樂了在場的老師們。杜傳瑞介紹,這種植物名叫花葉青木,葉面上有很多黃色斑紋。花葉青木喜光,對高低溫的適應能力強。孩子們沿著校園的主幹道邊走邊觀察,了解到雪松、楓樹、桂花樹等樹種的不同習性、枝幹樹葉的形態特點。
學習完理論知識,孩子們分別選取各自感興趣的植物,認真地做起了自然筆記。在凌圓同學的畫筆下,花葉青木清晰的脈絡、鮮亮的葉色躍然紙上。他說,自己平時很少畫畫,但是自然筆記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少孩子表示,平時經常見到的植物,自己所了解的還只是冰山一角。研學導師杜傳瑞告訴記者,研學活動重在觀察,在一些細微之處能發現有趣的秘密。
「2020武漢市中小學生自然生態研學旅行」系列活動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市教育局、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計劃以溼地、森林等不同系列的課題,陸續走進全市100所中小學。(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艾晨光)
【來源:武漢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