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喜歡看動畫片《葫蘆娃》,裡面有一隻聰明、膽大和富有正義感的穿山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我第一次了解這種動物。直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才讓我再次將目光聚焦在這個物種身上。
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達85.5%至92.4%,研究人員表示:穿山甲是迄今已知除蝙蝠外唯一一種被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有可能是這類病毒的長期宿主。
穿山甲因為這次疫情成為了人類口中的「有毒」動物,然而當我查閱相關資料之後發現:穿山甲是需要我們人類大力保護的動物。原因如下:
(一)穿山甲自身的生存能力低下
穿山甲本身幾乎無攻擊性,行動也不快,雖然有鱗片護甲,但是防禦性低下,而且繁殖能力低,一般每年一胎,每胎一崽。
(二)穿山甲對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有重要意義
穿山甲食性特殊,只吃白蟻和螞蟻,而且食量驚人,據說一隻成年穿山甲一年能吃掉7000萬隻白蟻或螞蟻,這對於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減少白蟻的破壞性,具有重大意義,穿山甲是名副其實的人類的朋友。
(三)受人類破壞,瀕臨滅絕
由於中醫中記載穿山甲的鱗片可以治療多種疑難雜症,是重要的名貴藥材,而且有些人還喜歡吃它的肉,因此近些年大量的穿山甲被非法捕獵和殺害,再加上穿山甲棲息地環境的破壞,導致穿山甲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瀕臨滅絕。
目前,穿山甲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201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