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依然記得我這個「熊書記」丨關嶺自治縣永寧...

2021-01-09 天眼新聞

我是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修路熊書記」。

五指山村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有298戶1233人,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

一直以來,五指山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後,受教育程度低。到村工作後,我沒有著急「跟風」盲目上項目,而是把家搬到了五指山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增近感情,消除隔閡,真情溝通,了解和掌握群眾脫貧致富的真實想法。

為做到精準扶貧,我跑遍了全村17個村民小組,到老黨員、退休幹部、致富能手、貧困戶家中走訪座談,經過一個月的深入走訪調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況和第一手資料,為五指山村下一步發展什麼、怎麼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掌握情況後,我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全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入手,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中。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建立一個好的村「兩委」班子,對全村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我帶頭狠抓班子隊伍建設,堅持學習和議會制度,制定發展經濟規劃,責任到人,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五指山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一致,群眾滿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五指山村黨支部的戰鬥力也得到了上級黨委的認可。

為破解集體收入短板、貧困戶致富無門路的問題,經多方研究論證,我與村「兩委」商議,著手組建成立關嶺綠豐山地生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由於沒有前期發展資金,正一籌莫展時,我主動帶頭入股兩萬元,其他村幹部也紛紛帶頭入股,吸引7戶貧困戶用土地入股合作社參與發展產業。我初期嘗試了種植黃瓜和蔬菜,慢慢摸著石頭過河,合作社創建後,當地農戶可以就近務工,為在家留守婦女創造短期就業機會。慢慢地,我們修建了魚塘、蔬菜疏散交易中心,合作社的產業越來越大,群眾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為了解決生產便道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我四處奔走「化緣」,籌集到了關嶺縣政府「一事一議」項目資金500萬元,完成了五指山村通村公路硬化,群眾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困難的時代。

2017年,因為家庭原因,在組織的關心下,我告別了工作3年多的地方,回到原單位工作,我們單位的其他同志接過我手中的接力棒。

令我特別感動的是,幾年過去,有一天我到五指山村走訪,很多群眾依然親切叫我 「熊書記」。

【人物小傳】

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

關嶺自治縣委宣傳部 供稿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賽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搭個「幸福屋」丨鎮寧自治縣扁擔山鎮...
    「喬遷新房感恩政策好幫扶……」鎮寧自治縣扁擔山鎮普裡村的楊永靈老人搬進了新房,寫著對聯。楊永靈老人今年67歲,女兒們早就出嫁了,他家就他和老伴兩人一起生活,在搬進新房之前,兩老一直住在五六十年代建的舊房,房子牆身都已破敗不堪,居住很危險。
  • 「我的扶貧故事」做好村民的貼心書記丨三都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第...
    我叫蘇昶,是黔南州醫療保障局選派到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來術村的第一書記。在工作中,我帶著特殊使命,以「挖窮根」「摘窮帽」為己任,帶領全村百姓奮力奔小康。來術村山高坡陡,地質破碎,條件惡劣,基礎設施不完善。2019年之前,村集體經濟匱乏,收入近乎空白,屬於典型的深度貧困村。
  • 「我的扶貧故事」筆記本上的記錄丨關嶺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幹部、花...
    我叫盧意,是關嶺縣農業農村局幹部。2018年10月,我有幸成為全縣800多名網格員中的一員。2018年10月11日,我拉上行李箱離開了剛滿4個月的二寶來到花江鎮白泥村,開始我的扶貧生活。那時候,白泥村總人口1701人,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193戶853人,貧困發生率50.1%,屬於全省一類深度貧困村,白泥村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氣候炎熱,飲水困難、水果種類多。我的扶貧工作從村支書主持召開第一次脫貧攻堅網格劃分會議正式開始。當時我被劃分到一個布依族村寨(新寨網格),還是比較興奮的,至少語言溝通很方便。
  • 「我的扶貧故事」使命擔當攻貧困,勵精圖治拔窮根丨沿河自治縣淇灘...
    還記得2017年9月,我以科級支部書記身份來到檬子村(深度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及其他統籌工作,從那時候起,我就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也要對得起檬子村廣大群眾對我的期望。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在各級部門關心下和全體攻堅隊員的不懈努力下,得以完全解決,人居環境也實現了脫胎換骨的大改變,有了村裡自己的集體經濟。回想從前,往事歷歷在目,有高興,也有委屈,有成績,也有遺憾……  發展產業   來到村裡第一件事就是用財政扶貧資金髮展產業,首要問題就是解決土地流轉問題。
  • ...自治縣崗烏鎮毛草坪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雷龍權
    我是關嶺自治縣崗烏鎮毛草坪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雷龍權。我自小生活在農村,有著長期的農村工作經驗,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的疾苦,多年來始終堅持為農村服務。在教學工作崗位上,我十分關心貧困學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脫貧攻堅的故事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黃連...
    2019年3月,有幸成為松桃苗族自治縣盤石鎮第一批村級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期間,因工作需要,我先後在該鎮臭腦、水源、黃蓮三個村擔任過村級指揮長。臭腦村是我所駐第一個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落後,雖是非貧困村,與貧困村比優勢並不明顯。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群眾的故事在油茶中、糖水裡!丨正安縣碧峰鎮...
    2017年3月,我接到電話告知我,在3月15日之前要到慶豐村走訪貧困戶。我當時一頭霧水,什麼是貧困戶?我的貧困戶是哪些?如何走訪?一連串的問號在我的腦子裡打轉轉。對於這個工作指令,我很著急不知所措,不知道政策,如何去開展工作,我好迷茫。在路上,我向周書記請教,這項工作需要做些什麼,如何開展該項工作等等。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鏗鏘腳步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書記範劍
    曾經的泥濘道變成了百姓的致富路,曾經的荒蕪山變成了村民的「聚寶盆」,曾經被生活壓得抬不起頭的貧困戶,如今也重拾了信心,滿是笑容……6年的精準扶貧扶出了一路精彩,也扶出了一路感動。  我叫範劍,是鎮遠縣羊場鎮黨委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我只想做好群眾的「小高兄弟」 丨威寧自治縣哈喇...
    我叫高如京,是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閘塘村的駐村幹部,為貧困戶解難事、辦好事、辦實事是我的駐村信念。我於2018年參加工作,2019年6月被威寧自治縣司法局黨組選派到哈喇河鎮閘塘村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欲問秋果何所累 自有春風雨瀟瀟丨松桃苗族自治縣...
    工作中,我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在國家扶貧類最高刊物《中國扶貧雜誌》刊發由我牽頭撰寫的《政銀聯姻的金融扶貧答卷——貴州省農發行松桃苗族自治縣支行助推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紀實》《苗繡拓寬致富路》《貴州松桃:金融扶貧妙招多》新聞稿件。
  • 「我的扶貧故事」新婚次日,我就去扶貧|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擺鳥...
    我叫周朝龍,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擺鳥村駐村工作隊員。  我與擺鳥村的「感情」溯源到2016年的10月。當時剛剛完成新婚,本打算休婚假,突然接到通知,領到了扶貧網格包保任務,只能按下婚假「暫停鍵」,踏上了擺鳥村脫貧攻堅走訪道路。
  • 「我的扶貧故事」與鄉親們一起度過的日子是最幸福的!丨威寧自治縣...
    我叫張焯源,2019年6月,我主動請纓,從畢節市投資促進局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麼站鎮,掛職鎮黨委副書記,主要聯繫田上村的脫貧攻堅工作。能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我的最大榮幸,尤其是在田上村和鄉親們一起度過的那些難忘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 「我的扶貧故事」「鼠毒」無情 花開有聲丨道真自治縣上海藝術實驗...
    我叫羅容,是道真自治縣上海藝術實驗幼兒園的教師。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到陳佳勝家走訪時的情景。那是幾年前的一個傍晚,星星泛著點點的光,和半山腰幾戶人家的燈光交相輝映。來到上壩鄉新田壩村聯合組陳佳勝和奶奶租住的房子時,我早已飢腸轆轆。
  • ...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關嶺: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近年來,關嶺自治縣通過引入社會工作專業團隊,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社會融入、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留守兒童關愛、基層社會治理、社會事務等領域開展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全力續寫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每天下午四點三十分,放學後的搬遷群眾子女便有序進入服務站的「四點半課堂」,由社工為其開展課業輔導。
  • 「我的扶貧故事」「學生娃兒」變「學生書記」 丨鳳岡縣綏陽鎮永盛...
    我叫佘次平,2015年參加工作,不久便調到綏陽鎮永盛社區居委會擔任脫貧專幹。  作為一名應屆畢業生,基層工作對我來說就是「貓吃團魚」,但有幸永盛社區的領導幹部很有能力,「手把手」地指導我、幫助我。  從到社區的第一天他們就告訴我:「基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僅僅是做資料,更要和群眾接觸,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佘次平組織群眾會山村走出來的我對這句話發自肺腑的認同,我也一直秉持這樣的原則認真工作。  為成為一名「上連政策、下接地氣」的扶貧幹部,我時常和同事下隊,並主動提出包組;由於我個子矮、姓氏少,大部分群眾都用「學生娃兒」稱呼我。
  • 【抗凝凍 保民生】關嶺多部門聯動除冰 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關嶺多部門聯動除冰 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近期受強冷空氣影響,關嶺氣溫大幅下降,永寧、崗烏等鄉鎮地勢較高處出現凍雨或雨夾雪1月7日晚,關嶺自治縣應急管理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路政等多部門聯合行動,組織人員清除道路上的積雪、堅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辦實事丨興仁市回龍鎮獅子村第一書記何楊
    我叫何楊,2019年7月,按照黔西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的安排,我到興仁市回龍鎮獅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10月,村黑領組組長劉成富急匆匆地來到村委會辦公室:「何書記我想向你反映一個問題,希望你能給我們解決一下。」
  • 「我的扶貧故事」「小喇叭」作用大 黨恩傳到群眾家丨安順市西秀區...
    我主動請纓擔任播報錄音人員,這樣一來,無論群眾是在家中燒水煮飯,還是在田間地頭勞作,都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的信息。錄音播出,幫助群眾進一步了解了醫保政策,前來上繳合醫款的群眾多起來了。後來的秸稈禁燒、疫情防控和禁止亂佔耕地建房等政策宣傳,小喇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樣,從那時起,家合村每一個犄角旮旯都留下了我的腳印,也讓群眾從此記住了這個新來的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想方法,找途徑,建出一個美麗大溪村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冉春燕,是貴州銅仁市沿河自治縣縣和平街道辦事處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大溪社區常務副指揮長。2020年,在大溪村扶貧期間,我親自深入第一線,時時處處以優秀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為群眾脫貧致富,為貧困戶精彩出列想方法,找途徑,帶領戰士們幹出了一個美麗村莊。
  • 「我的扶貧故事」舍小家顧大家丨黔西縣谷裡鎮中坪村第一書記蔡曼
    我叫蔡曼,2019年6月,接到通知,組織委派我到畢節市黔西縣谷裡鎮中坪村擔任第一書記。說實話,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我獨自拖帶著兩個孩子,大的在讀初三,小的才五歲,很需要陪伴,家中父親常年臥病。當時,我個人的負擔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