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孫秀青 青島報導
以前許多青春片都講過同桌的故事,男女主角在懵懂的青春歲月裡相識,又往往在人生的三岔路口分別,一旦錯過就是一生……這種不圓滿的結局賺取一大波觀眾的眼淚,大家直呼意難平。這個故事卻是傳統大團圓式的結局,女主角的暗戀故事在七八年後劃上完美的句點,雖然平淡,卻很溫馨。
電影《相親吧兄弟》從名字來看就是一個關於相親的故事。它是以男主角的相親歷程為主線,借男主角的相親經歷引出了一個跟高中同桌之間的故事。故事以男主角周達被父親催婚開篇,這也反映了時下年輕人的現狀:很多人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規劃,有些人不急著找另一半,有的對伴侶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擺脫對物質的單純索取,需要靈魂契合和精神交流……但是迫於家庭的壓力他們還是不得不去相親,為相親而相親的過程是好笑的,背後卻有一種深深的無奈。
周達在多次相親碰壁後接受了最後一次相親,卻意外邂逅了自己的高中同桌——張萍。兩人一見如故,張萍明顯還是喜歡周達的,從她單身多年,一看到自己心上人便陷入甜蜜的回憶中就能看出來。但是她的身份是茶葉公司的老闆,有一定閱歷,是大家眼中成熟、成功女性的代表,這種故作天真爛漫的瑪麗蘇劇情安排在她身上不是很合適。
如果說之前周、張二人之間之前沒有足夠好的契機在一起,編劇編排劇情,讓周達有了一個現女友江瑩,三人之間的矛盾糾纏成為一大看點。編劇也沒有讓周達真正直面做出做選擇,而是讓江瑩作為一個詐騙犯,詐騙犯的身份是不被接受的,這從道德評判的層面把周達推向張萍那邊。
周達過去幾年沉浸在甜蜜的陷阱裡,被騙而不自知,張萍尋找證據「拯救」蒙在鼓裡的周達。張萍尋求證據的整個過程本該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但追蹤和求證過程卻略顯簡單,不夠嚴密,也不難讓人猜到張萍求證時會被壞人發現、男主角英雄救美,主角光環之下的大團圓結局也在意料之中……
張萍褪去了青春期女孩的稚嫩,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努力爭取,她頭腦也比較清醒,識破了騙子江瑩的詭計,她的勇敢和堅持是周張二人走在一起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周、張二人能走到一起,家人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周達的父親一個人將周達拉扯大,雖然有種茶的手藝,日子也算富裕,但是在感情上是不夠完滿的,跟兒子的溝通也不是特別多。他希望抱孫子,是渴望熱鬧愉快的家庭氛圍,享天倫之樂,這體現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
張萍長得漂亮,事業有成,從事的也是跟茶葉有關的行業,這在周父那裡更能獲得認同感,相比之以周達女朋友身份到周家拜訪的江瑩,周父心裡不斷向張萍傾斜。
再說周達,劇中最開始給他塑造的是一個好男人的人設。他最初被迫去相親的時候還是十分抗拒的態度,對自己網聊了五年且在現實中見過面的女朋友江瑩也是忠貞不二的姿態。他在相親時見到張萍後,對自己的女朋友江瑩的態度較之前立刻有了變化。他一方面與江瑩保持聯繫一方面又與張萍曖昧不清,這一段對他的刻畫是很令人費解。
而且電影前半段周達對張萍的感情不明顯,哪怕在後面的劇情中又插入了回憶高中生活的情節,對二人之間的感情構建也過於簡單了——周達對張萍看起來就像是對普通同學的情誼,並沒有多麼濃烈。如果有更多細節的鋪墊,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會顯得更真誠可信。
相比之下,周達在這段感情裡的存在感就顯得不夠,他的付出甚至沒有張萍多。也許他在年輕貌美的張萍和稍年長的江瑩之間搖擺也屬人之常情,或許他早就喜歡張萍自己卻未曾發覺,直到去救陷入險境的張萍時他才看清了自己的內心……總之,二人最後走在一起,也算是為張萍的暗戀故事劃上了完美的句號,自己同時獲得了幸福。雖然結局在意料之內,也滿足了觀眾希望他們在一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