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疑似發現黿? 專家:「鱉王」實為亞洲鱉

2021-01-12 中國僑網
泉州疑似發現黿? 專家:「鱉王」實為亞洲鱉

2017年08月10日 14:24   來源:東南早報   

參與互動

神秘的「鱉王」真實身份經過多方求證,確定為亞洲鱉。

  接連兩日,早報持續關注承天寺的「鱉王」,不少市民也對「鱉王」興趣濃厚,但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網絡上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是黿,又有人指出其不像黿,是鱉。昨日,3名從浙江趕來泉州的護黿志願者將「鱉王」的照片發給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專家鑑定,多名專家表示,承天寺內的「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進展 浙江護黿志願者來泉鑑別

  前日(8月8日)上午,在聽聞泉州疑似發現黿的消息後,杭州艾綠環境發展中心的環保志願者吳柱第一時間聯繫上了早報記者,隨後,他與兩位攝影志願者來到泉州一探究竟。

  據吳柱介紹,黿屬於世界瀕危保護動物,號稱「水中熊貓」,國內黿的數量可能不到200隻,且數量日益減少。浙江省的甌江流域是黿的故鄉,為了保護黿,吳柱和一些志願者專門成立了黿守護者團隊。「聽聞泉州發現黿,我們十分興奮,如果確認這真的是黿,那麼福建將是又一個發現黿的省份。」吳柱說。

  昨日(8月9日)上午,3位志願者來到承天寺內,但考慮到天氣及水質原因,「鱉王」已於前日下午放入正殿前的放生池中。與「鱉王」擦肩而過的志願者們,只能把報導的相關圖片及視頻發給了國內的權威專家進行鑑定,但是,通過專家們反饋回來的信息,基本可以確定「巨鱉」並不是黿。

  推斷 「鱉王」實為亞洲鱉

  昨日上午,在吳柱的幫助下,記者聯繫上了浙江省永嘉縣水產站陳志儉站長,作為親眼見過黿的水產專家,陳站長告訴記者,承天寺的鱉王,不是黿。黿的特徵跟鱉王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頭部和背甲的差別。「我也把圖片發給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會專家、溫州大學張永普教授鑑別,他也認定這不是黿,極有可能是亞洲鱉即中南半島大鱉。」陳站長說。

  此外,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也聯繫到了黃山生命科學院呂順清教授及IUCN SSC龜鱉組的斑鱉專家聞丞,經兩位專家鑑定,該巨鱉系亞洲鱉。據專家分析,亞洲鱉的吻突比較長,背盤前緣有一排大疣粒,而黿幾乎沒有吻突,背盤前緣光滑。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專家曾巖也認定該巨鱉為亞洲鱉。曾巖感嘆:「中國原產的大鱉已很罕見了,不是特別大的有珍珠鱉、孔雀鱉、刺鱉等,特別大的可能是亞洲鱉或非洲鱉。」

  呼籲 更多人一起保護瀕危動物

  據悉,黿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在自然界已生存了1.75億年,可與大熊貓、白鰭豚、金絲猴相提並論,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數量比大熊貓還要少,有「活化石」、「水中大熊貓」之譽。黿棲息於水質澄清、流速緩慢且深的江河及水庫、山澗深潭裡,善於鑽入泥沙,行動遲緩。目前,除了浙江甌江流域還有少量黿殘存外,其他地區已十分罕見。

  「我們此行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辨別巨鱉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黿,如何保護黿。」吳柱說。

  「鱉王」身份蓋棺定論,該院監院上錘法師表示,不管是不是黿,他們都會妥善安置好巨鱉,讓其在放生池中棲息。(傅恆 王柏峰 文/圖)

【責任編輯:梁異】

相關焦點

  • 泉州承天寺「鱉王」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連日來,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神秘的「鱉王」現身,打破了原本寺院的平靜,來往獵奇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更是引起一番不小的爭議。昨日,記者詢問多位專家後初步判斷「鱉王」可能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但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否定。經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方面專家鑑定,承天寺的「鱉王」實際為亞洲鱉。
  • 福建水池現巨"黿"? 已證實並非"黿"而是亞洲鱉
    連日來,泉州承天寺放生池神秘的「鱉王」現身,打破了原本寺院的平靜,來往獵奇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僅如此,對於「鱉王」的真實身份,在網絡上更是引起一番不小的爭議。昨日,記者詢問多位專家後初步判斷「鱉王」可能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黿,但這一說法很快就被否定。經國內多位兩棲動物類方面專家鑑定,承天寺的「鱉王」實際為亞洲鱉。
  • 溫州漁民捕獲巨型「鱉」 長70釐米實則是黿(圖)
    溫商網訊 「我們村有人捕獲一隻巨型的鱉科動物,但仔細看又不像鱉,不知到底是何物?」昨天,市民陳先生致電鹿城區農林水利局求助。經鑑定,陳先生說的動物為黿,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大量捕殺而瀕臨滅絕。  黿是鱉科動物的一種,中文俗名:藍團魚、銀魚、綠團魚。
  • 遊客買30公斤「百歲鱉王」 專家稱鱉齡18歲(圖)
    又一隻「鱉王」被放生  遊客頻頻被忽悠買百歲鱉王 專家稱甲魚壽命最長60年,千年王八是個傳說  西雙版納民警提醒:買了野生甲魚,不一定能消災,還會帶來牢獄之災呢  日前,兩名深圳遊客前往勐海縣的打洛邊境旅遊時
  • 浙江麗水市青田縣市民反映有人賣「黿」 其實是人工養的鱉
    浙江麗水市青田縣市民反映有人賣「黿」 其實是人工養的鱉2013-03-19 10: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青田網        瀏覽量: 5580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馬路邊有人販賣野生動物!」
  • 遊客被忽悠買「百歲鱉王」 專家稱甲魚壽命最長60年
    遊客被忽悠買「百歲鱉王」 專家稱甲魚壽命最長60年2012-04-06 09: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春城晚報        瀏覽量: 24217 次 我要評論   中國水產養殖網據春城晚報(首席記者&nbsp戴振華 常宗波&nbsp王元玲&nbsp攝影報導)  遊客頻頻被忽悠買「百歲鱉王」&
  • 男子路邊高價叫賣四十斤大老鱉!網友稱這是一隻「黿」
    男子面前擺著一個巨大的容器,裡面放著一隻體型碩大的老鱉,背甲足有半米多寬,連一個很大的洗臉盆都裝不下這隻大老鱉。據男子稱,這隻老鱉是前天在門樓水庫捕獲的,一共四個人費了好大勁才撈上來,淨重四十斤六兩!「這麼大的老鱉至少有100多歲了,很少見,售價一萬八!」見到有路人詢價,中年男子說:「這些天很多人想買,但出價都太低了!
  • 「百年神鱉」被當成「黿」,被正名時已瀕臨滅絕
    雖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長期以來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中華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 「1954年建園時,還有大小不一的十餘只斑鱉,遺憾的是,當時把它當成了另一個物種——黿,而且也沒有對其很好地採取保護措施,至今只存活一隻了。」
  • 班鱉的那些事
    但由於標本數量太少,斑鱉有效種的地位尚未得到廣泛承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華鱉或黿的同物異名。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鱉的模式標本,恢復了其有效種的地位,並列為斑鱉屬(Refetus)中。蘇南地區的居民素有購買龜、鱉、魚等在寺廟水池中放生的傳統習俗,昌善局內便有三個水池供人們來此放生,其中一個大池,內有數十隻大黿。每年清明人們來祭祀先人亡靈,池塘中養著的十幾隻癩團黿是一個奇特的景觀,水面上汆滿餵食的大餅,癩團黿時不時浮起來一口吞下,圍觀的人便發出驚呼,那是園中一年一次的熱鬧場面。民國17年,停止放生動物。1951年,改為婦女生產教養院。
  • 長沙腳魚長沙鱉,詩經曾這樣記載「飲御諸友鱉膾鯉」
    三千年前的《周書》在記載各方國獻的方物中就有「長沙鱉」的記載,這就是長沙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典籍之中,所以有歷史學家說,長沙有文字可靠的歷史是從長沙鱉開始的。《逸周書 王會解》注釋「長沙鱉」:特大而美,故貢也。」大而美味,所以是貢品,是帝王和貴族用來招待貴賓和朋友的食物。《詩經 小雅 六月》:「飲御諸友鱉膾鯉」即是。
  • 「鱉」有用心_深圳商報數字報
    王八就是甲魚,也叫「鱉」,性格火爆,動作快捷,毛澤東有詞曰「敢下五洋捉鱉」,一個「敢」字足見水大魚大,動物兇猛。烏龜王八品種不同,但在罵人的功用上驚人地一致。 「烏龜的兒子王八的蛋」,都是罵人的頂級詞組,加諸誰,誰不堪。 在中華傳統中,有三隻鱉編輯了我們的文化基因。 《國語》記有一事:魯國的公父文伯有次請客,以露睹父為上賓。
  • 鱉,大丈夫能屈能伸,還能給人帶來青春
    ​鱉,背負甲殼,如同爬行著的小型裝甲生活在淡水之中的這男不男、女不女的,欲稱其「三八」也不合適,「三」字加上一筆為「王」,便稱其作「王八」。蓋因其裝束近似於龜,便令人們以為其性格亦為溫馴。每當人們如此錯認而去逗其樂子時,誰又能預料到自個兒的手指將成為賠罪的祭品呢?鱉口一張一合,人指便變作了火腿香腸般被卡咬在其嘴裡,看你還不哭爹喊娘地跪地求饒麼?
  • 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
    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時間:2017-04-30 23:19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最後經鑑定是亞洲鱉 不少朋友喜歡養甲魚也就是烏龜,因為比較好養嘛,而且不需要怎麼來照料,只要定期餵食就可以了,但是最近一市民花4千塊買55斤"甲魚",
  • 科學網—有關黿的那些事兒
    後者也稱珠鱉、朱鱉、太湖鱉,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鱉類,成體長可達2米,重180 公斤。 但據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劍等人的研究,認為中國歷史記載中所記的大多數「黿」,以及廣泛存在於我國黃河、長江、太湖、錢塘江、紅河、馬江流域和臺灣地區澎湖水道中的黿,都應是鱉科斯氏鱉屬的黃斑巨鱉(即上文中的斑鱉),而非浙江麗水等地野外尚存的黿,此黿被他們建議重新分類和命名為鱉科黿屬的亞州圓鱉。
  • 黿在中國的保護狀況
    在中國,黿被列為國家一級水生保護動物之一,並且在野外極度瀕危(Zhao 1998)。黿在2000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亞洲龜鱉貿易工作組 2000)。根據古籍記載,在中國這種龜不僅曾廣泛分布,而且在公元前11世紀前大量出現(Gu和Ma 2000)。
  • 越南百年老鱉去世 此鱉世界僅知道4隻(圖)
    華東在線報導,1月19日,一隻在越南家喻戶曉的百年老鱉被發現死在棲息的河內還劍湖中的。事發後,河內人民委員會主席阮德鍾立即趕到現場進行了處理。這隻死去的鱉被越南民眾視為「國寶」,是越南文化和歷史的象徵,其死亡令越南民眾非常震驚。一市民回憶稱,「上次看到這隻神鱉還是在40年前,越南人認為它是神物。只要浮出水面,必有大事發生」。據越南媒體稱,這隻鱉最後一次現身,是在去年12月21日中午,據當時測量,這隻鱉體重大約169公斤。至於它的年齡,越南媒體說法不一。
  • 斑鱉是什麼鱉,為何全球已知的僅剩下三隻?
    文/炒米視角今天早晨起床,發現被一則新聞刷屏了。蘇州動物園的最有希望能夠生產「下一代」的雌性斑鱉,在接受國際專家團隊第五次「人工授精」後突然死亡(前四次都失敗了)。而這隻斑鱉是國內唯一一隻已知的雌性斑鱉。
  • 養鱉池、養鱉溫室的建造
    導語:歡迎來到公孫雪如雪歷史,今天我們聊一聊養鱉池、養鱉溫室的建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養鱉池的建造稚鱉池:新孵出的稚鱉比較嬌嫩,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差,對養鱉池的要求較高。稚鱉池可以建在室外,也可建在室內。
  • 菏澤驚現44斤大老鱉,脖子比成人的胳膊還粗壯,人稱「鱉王」
    這幾天,菏澤市廣武生態甲魚合作社的社長赫廣武每天都是樂呵呵的,逢人都講在他的養殖基地發現了一隻重達44斤的大老鱉。「連日來,我們菏澤連續降雨,這隻大老鱉晚上出來溜達的時候被巡邏的員工發現的。」說起這隻大老鱉,赫廣武喜笑顏開地告訴胖子李:「我要把它作為鎮場之寶,精心養殖起來。」
  • 拯救最後的斑鱉:長沙「鱉姑娘」明年下嫁蘇州
    拯救最後的斑鱉:長沙「鱉姑娘」明年下嫁蘇州2007-12-26 09: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蘇州日報        瀏覽量: 7948 次 我要評論 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中國兩棲爬行物種項目協調員呂順清博士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會議上專家們否決了原先提出的人工授精方案,改為讓雌鱉和雄鱉直接「親密接觸」,自然交配。呂順清說,這個方案是由澳大利亞龜鱉類動物研究專家庫克林提出的,「人工授精的工作量小,但對雄鱉的傷害大,而自然交配傷害小,」呂順清表示,這完全是為了斑鱉的安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