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人眼中,貓頭鷹一直被認為是不吉祥的動物,特別是在晚上聽見貓頭鷹叫,那更是預示著會發生不好的事情,因此農村有句老話說「不怕夜貓子叫,就怕貓頭鷹笑」,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說得有沒有道理。
夜貓子也就是貓頭鷹,貓頭鷹一般晝伏夜出,白天貓頭鷹都會躲在樹葉間睡覺,因此很難見到,只有到晚上的時候,貓頭鷹才會出來捕食,主要是以老鼠,鳥類或者小昆蟲為食。這種鳥長著一張大臉盤子,長相本身就不討喜,再加上兩個大大的眼睛,還喜歡在晚上出來活動,也難免以前人對它沒有好感。
在有些地方也把貓頭鷹叫做「梟」,因此在很多影視劇中,貓頭鷹都是一些巫師最喜愛的寵物,往往在肩頭站一隻貓頭鷹就顯得很神秘。而農村人對貓頭鷹也沒有什麼好感,特別是晚上聽見貓頭鷹笑,也就是叫,由於貓頭鷹的叫聲類似於笑。
以前經常聽村裡老人說,只要連續幾天晚上聽見貓頭鷹叫,就預示著村裡有人會去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村裡人才對貓頭鷹敬而遠之。其實這一切與貓頭鷹的叫聲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只是以前人不知道而已。
首先貓頭鷹是晚上才出來覓食的,因此也只有在晚上才能聽到貓頭鷹叫,大白天貓頭鷹也不會出來活動,當然也就聽不到貓頭鷹叫了。再加上貓頭鷹的叫聲在晚上特別的刺耳,就像人的笑聲一樣,才讓人感覺到很討厭,因此貓頭鷹也被稱為報喪鳥。
在以前就有一種叫「笑貓頭鷹」的動物,由於它的叫聲十分奇特,就像像炫耀勝利似的放聲大笑,想像一下大晚上聽到這聲音是啥感覺。但是無論貓頭鷹是叫還是笑,都與村裡人去世沒有任何因果關係,或許只是果和因的關係。
由於貓頭鷹常常夜間出來活動,因此它們會有一雙伶俐的眼睛和超強嗅覺的鼻子,在村裡有人病入膏肓之後,身體裡就會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普通人根本聞不到,而貓頭鷹就能聞到,它還以為發現了食物,才會興奮的叫起來。等去世的人入土後,氣味也就沒有了,貓頭鷹也就聞不見了,也就不叫了。
或許很多人沒有見過貓頭鷹吃東西,貓頭鷹吃老鼠或者小兔子的時候,往往是連一根毛都不剩全部吃下去,然後能消化的就吸收了,消化不了的排出體外,還有一部分排不出去,就會在胃裡變成小團,最後通過嘴巴吐出來,這也是貓頭鷹為何會吐出一團毛球的原因。
由於貓頭鷹的種種奇怪現象,才導致了人們對貓頭鷹沒有好感,比如大晚上出來叫,而且叫聲還像人在笑,有時候臨死前還會吐出一個毛球,再加上貓頭鷹叫後,村裡會有人去世,因此農村人才總結出了「不怕夜貓子叫,就怕貓頭鷹笑」的俗語。
如果貓頭鷹真是一種不祥的鳥,那城裡為何沒有這種情況呢?因此絕對不是貓頭鷹叫才有人去世,而是有人去世貓頭鷹才會叫。其實貓頭鷹還是一種,一隻貓頭鷹一年可以吃掉上千隻老鼠,相當於保護了數噸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