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組圖片由本報記者 蔡京瑞 攝
這是一個50年不遇的雪季,當人們為雪災煩惱時,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的那些動物們,尤其是那些來自熱帶的怕冷動物,它們又是如何度過這個雪季?
這兩天出了太陽,但秦嶺北麓還是白茫茫一片,動物園裡到處是厚達20多釐米的積雪,一時看不見動物的蹤跡。「對那些熱帶地區的動物來說,這真是一場災難。」動物園總經理任飛翔說,動物園有300餘種、上萬頭(只)動物,有一些動物如梅花鹿、駱駝、犛牛、野驢、羚牛等不怕冷,而有近1/4即2500頭(只)動物,如亞洲象、斑馬、羚羊,它們對氣溫要求常年達到18℃以上。
動物園距西安市區28公裡,氣溫比市區低三四度。
取暖高招 大象館一天燒的煤夠一個家庭用一冬有些動物籠舍在設計、建造時,已經考慮到動物過冬問題,室內裝有暖氣。可籠舍裡的幾組暖管顯然敵不過今年這可怕的低溫,於是,各種供暖手段一起上馬。
攻略一:鍋爐供暖園區有十幾處鍋爐,16名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不停添煤燒火,保證供暖。像亞洲象、斑馬、大羚羊、長頸鹿等動物籠舍,飼養員定時監控室溫。大象一家三口享受特殊待遇,它們有一個專門的鍋爐房,兩名工人輪流值班「伺候」。1月30日,在亞洲象「家」門外,記者看到好大一堆煤渣——工人解釋說,雪路太滑,煤渣一時運不出去,這倒也讓記者有了一個直觀感受:大象「烤火」取暖過個雪季,就燒了這麼多煤。任飛翔透露了一個數字:大象館一天燒煤至少1.6噸。而這麼多煤夠一個家庭取暖一個冬季。
攻略二:鋼炭爐子有些動物籠舍空間很大,鍋爐供暖也不能達到必須的溫度。因此,一般家用的「土暖氣」——鋼炭爐子就出馬了。大象館、斑馬館就都擺著這種發燙的鐵傢伙。當然我們不用擔心煤氣,長長的煙囪把煙排走,留下室內暖和的溫度。
攻略三:電暖器動物園有一些明星,比如還未滿一歲的小象「秦嶺公主」,1月30日滿月、還沒來得及起名的小斑馬……要保證它們不受凍,除了暖氣和鋼炭爐子,還得給點特殊照顧——在身邊開一個2000瓦的電暖器。
攻略四:其他另外,要把室溫保持住,工作人員也做了不少「細活」——厚厚的門帘掛起來,門縫也堵上了,窗玻璃也擋上了塑料布……嫌地下太冷,還給有的動物如老虎、大象準備了特質的架子床和木地板。
任飛翔說,為保證動物取暖過冬,動物園一共「出動」了十幾處鍋爐、120多個鋼炭爐子、40多個空調、60多個電暖器。往年冬季一個月給動物供暖的花費在25萬元左右,而今年,從元月中旬雪季開始到目前,多花了70多萬元。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孫強採寫
動物講述 瞧瞧,我們這樣過冬梅花鹿、野驢……這些動物不怕冷,在雪地裡三五成群,奔跑嬉戲;而有的動物則「躲」在暖和的房子裡,慢悠悠地吃東西、打瞌睡,全然不顧室外冰天雪地。記者1月30日探訪了動物園,見到不少有趣的場面。
懷孕的猩猩「艾艾」(怕冷指數):我們猩猩怕冷,西安人供暖期也就4個月,我們得半年。別看咱這屋子啥也沒有,可地上暖和著呢———對嘍,是地熱。要不然我咋躺著呢。寶貝再有倆月就出生啦,我可得吃飽、保暖。
小象「秦嶺公主」(怕冷指數):你們是揭開兩道門帘才看到我的吧?呵呵,因為我怕冷啊。我知道外面下了大雪,可我一點也不冷,看,暖氣、爐子、還有電暖器,要不然麻雀怎麼也飛進來了。晚上我就睡在木地板上,頭衝著電暖器,當然,怕我調皮燙著了鼻子,看護我的幾位師傅專門在暖氣外罩了一個防護網……
袋鼠(怕冷指數):我們一家三口來自澳洲。西安今年真冷,我們從窗戶能看到外面白花花的,那就是雪啊。不過我們房間不冷,空間小,又有兩組暖氣片,外面加了防護網,既暖和又燙不著。
剛滿月的小斑馬(怕冷指數):1月30日我滿月,所以你看到我還是一身棕色的胎毛,媽媽說我們斑馬其實是怕冷的,可現在我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外面雪地裡玩呢———他們已經適應寒冷的冬天啦。我也想去看看雪是啥樣子,不過媽媽不同意。我有點鬱悶哦……
孟加拉白虎(怕冷指數):看我威風吧,咱可是珍稀的白老虎。其實我不怕冷,沒看見雪地裡那些腳印嗎?就是今天早上遛彎的痕跡。不過現在我剛吃飽,不想跑了,我得到木床上睡覺去啦,明見吧您吶。
(責任編輯: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