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了一起命案。
一名園區的工作人員,突然被群熊襲擊,活活咬死。
而當時車上的遊客,親眼看著熊把人咬死的全程,不斷發出恐慌的聲音。
從拖走人到咬死這個過程其實很短,按現場的人來說,是當場死亡。
這事發生在前天,而昨天官方才發出通報,確認此事是真的,並馬上閉園反省。
接著到了昨夜,事發現場視頻也曝光了,看完真的挺嚇人的。
雖只有短短幾秒,但看到一群熊突然一起跑向人的地方,而人已經被幾隻熊圍在一起,撕咬起來了。
這特麼就是活活被咬死啊!看到的遊客絕對是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很多人說這些熊一定要擊斃。
也有人說以後再也不敢去野生動物園了。
此次事件,我想有四個關鍵詞:
被咬死的工作人員,親眼看到的遊客,咬人的熊,盈利的動物園。
至少我認為前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無辜」的。
2
被猛獸咬死,誰的錯?
首先,對於這名被咬死的工作人員:
他的無辜在於這對於他來說,只是一份工作,本來飼養人員應該要有充足的安全措施的,但這次竟然當場被野獸咬死,一是飼養人員估計沒想到被圈養起來的熊的兇猛,二是園方對這類事件考慮不周,有一定責任。
其次,對於親眼看到的遊客:
那絕對是此生最大的刺激,畢竟看到自己的同類就在不遠處被活活咬死,這是何等絕望,從車裡本能的尖叫與恐慌聲,遊客的絕望可以想像。
然後,對於咬人的熊:
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無辜」的,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動物園裡的動物是長期被禁錮在密閉環境裡的,雖說這是野生動物園,但始終會對動物的天性造成扭曲;再加上正因為是野生動物園,所以這群熊的野性應該還沒完全泯滅。它會襲擊人,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而這些責任,最終便落到了園區身上,這類園區有哪些共通的弊病?
第一,很多動物園為了盈利,不會讓野獸吃飽,一般會餓著它們,好讓遊客花錢給動物投食——但卻沒想過,正是因為野獸吃不飽,所以最後可能會選擇吃人。
第二,飼養員為什麼能夠在沒有安全措施之下就接觸猛獸,而且還是猛獸群?園區的施工環境難道如此惡劣?不能保證工作人員在作業時不會影響到野獸?
所以,這次上海野生動物園,真的不能光反省就了事。
3
記得之前就有人指出,上野十年養死六隻大熊貓;
還有四年前,@世界動物保護協會 就發文批評上海野生動物園。
因為四年前上野向遊客發出了擁抱小老虎的邀請。
動物保護協會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因為有些遊客,覺得自己不僅能夠和「森林之王」老虎拍照,還能摸老虎屁股,多威風啊!
可是殊不知,大部分圈養的老虎幼崽,在出生兩到三個星期後就被迫與它們的母親分離。
而遊客們與幼虎的肢體接觸、近距離觀賞和頻繁的把弄,會給它們造成巨大的壓力和傷害。
你想想,這些猛獸雖然看似被馴服,但是它們真的能夠做到野獸的天性被完全抹滅嗎?
寧波當年就發生過一起老虎吃人事件。
還有一個更兇殘的視頻,一名遊客掉進了動物園的老虎籠。
從一開始的老虎打量,直到十幾秒後,老虎確認此人可以吃下。
於是,直接襲擊,將這名遊客叼起,跑向遠處撕扯……
以上種種,無一不在說明:
野生動物是屬於大自然的,而不該用於旅遊娛樂。
人類過度接近野生動物是非常危險的,不只是人身安全,還會造成猛獸突然受驚嚇而失控攻擊人類!
4
寫到最後,我只想說:
這些年,動物園裡的動物傷人事件,屢屢發生,每年都能引起注目。
但是,卻沒見情況能有多大改善。
一是,動物園一直以來的火爆程度,也非常充分說明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金錢與欲望的產物。
二是,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心不夠,以為自己是最高等動物,就能掌控其他所有動物的生死。
如果我們能夠從小教育孩子,在觀看動物卡通時,能夠告訴他們,這些熊不一定個個都是憨厚可愛的,也可能非常兇殘,所以要與它們要保持距離,以免傷到自己;
如果我們能夠提醒自己,猛獸就是猛獸,就算它被關在籠子裡,就算它被人類圈養,它依然是猛獸,不要覺得自己可以凌駕於它們之上。
因為動物跟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不具備控制情緒的能力,和思想道德的修養。它們最終是屬於大自然的。
那個被熊群活活咬死的飼養員,就是在用鮮血告訴我們:
野生動物和人類是有界限的,不要耍小聰明,自欺欺人,任何時候,都該保持一顆敬畏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