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
全文大約1500字,為了方便孩子們參考,我用粗體把必要保留的句子特寫出來,也可獨立成篇,600多字吧。請自行借鑑。
介紹一種事物作文——土豆
第一步,寫土豆的名稱土豆非常平民化,從它的叫法上就可獲知,喚著上口,聽著也順耳。當然這樣的俗名稱,只是一個小名,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稱謂,就像有的同學,大名小名的一大堆,甚至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綽號,土豆也是如此。學名叫馬鈴薯,因為外形就像馬脖子上掛著的鈴鐺,所以取了這個有趣的名字。人們也常叫它山藥蛋,一聽就很親切,就像大人把自己的孩子叫作狗蛋一樣的道理,喜歡唄。倒真是這樣,怕在蔬菜的王國裡,沒有比土豆更受人青睞的。尤其對於孩子們來說,不愛吃的蔬菜真多,如茄子、白菜,是怪它們綿軟;青椒、蔥頭、蒜苔,是怪它們味腥;蘑菇、蘿蔔,又有一種騷味,數來數去,獨有土豆堂堂正正,沒有怪癖。
第二步,寫土豆的外形土豆顧名思義,生長在土裡,因此外皮的顏色即為土黃色,如果沾上泥水,和土塊沒有區別。不過也有例外,還有一種是紅色的表皮,比較少見,但不知這是不是最初在紅色土壤裡生長的,這倒沒有考證過。土豆呈扁橢圓狀,大致如同把雞蛋壓扁些。表面分布著一些凹進去的小眼,如果放久了就可以發現,這些小眼裡會生出小芽,一露頭就能快速蔓長,枝枝丫丫,虯角橫生,怪模怪樣;並且抽吸土豆的養分,就像原來青春緊緻的臉,褪變的鬆弛焉黃了。這種發了芽的土豆是不可食用,因為裡面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有毒。土豆的個頭差別很大,有的巨無霸似的,沉甸甸如大號的秤坨,足足有三四斤;有的僅有桌球大小,小巧可愛,份量都不好意思說,簡直不到一兩。正常的,大約半斤八兩左右,三口之家,一顆正好夠吃。
第三步,寫土豆的做法、吃法土豆的做法、吃法很多,某些地區有專門的土豆宴,幾十道菜品均由土豆製成,毫不重樣,味道也是各有千秋,並不雷同如出一轍。如果不事先告知,賓客並不會以為食材僅是土豆而已,完全當成了一般的喜宴。由此可見,土豆是多少性情平和,做什麼像什麼,做哪樣像哪樣,似乎毫無自己的個性可言。但這正是它的可貴之處,似乎就如一個內秀的人,看起來粗粗笨笨,其貌不揚,實則潛力無限,重要時刻總要堪以重任,圓滿收場,真是難得。現在的人嘴很刁,挑食的大有人在,不過,不吃土豆的似乎沒有聽說過,它就像蔬菜中的平民國王,平易近人,人人喜歡。洋快餐中有一種吃法,就是炸薯條,金黃酥脆,外焦裡嫩,油而不膩,風行全球,長盛不衰。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炒土豆絲,簡單易做,三五分鐘出鍋,好吃易消化,一日三餐皆適宜。而且上至五星級飯店,下到小餐館,報個炒土豆絲,總能樂呵呵地滿足你這一口。
第四步,寫土豆的品質土豆它雖是一種蔬菜,但又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蔬菜,澱粉含量很高,如果餓了,僅吃土豆就可以充飢,這是別的蔬菜不可比擬的,在這一點上,倒特別像糧食,所以有些國家還把它叫做「第二麵包」。土豆的好品質還在於一材多用,從不吝嗇施展自己的才華。如可以製作粉條,打碎、磨漿、沉澱,然後再經一系列工藝,就做成亮晶晶的粉條,那樣更把土豆的吃法更得到了延伸。再提一種食品,孩子們一定會嘴饞,對,那就是薯片,同樣由土豆加工而成。到超市看看,貨架上最琳琅滿目,品種繁多,口味各異,大概非薯片莫屬。
第五步,寫土豆的種植及結尾土豆的種法很特殊,沒有專門的種子,只需把土豆削塊,保留表皮上凹陷處的眼,然後眼朝上埋在土裡,就會生長出新的土豆苗,實際上那發芽的土豆就是它重生的表現,如果把它栽到花盆裡,也能結一些土豆。所以它真的是盡其所能為人類做貢獻,發芽了還有再利用價值。如果在蔬菜中選拔「三好學生」,恐怕沒誰敢於土豆想媲美,因為它可是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土豆易活,不調土質,丘陵、山區都可以種植,什麼爛地鹼地都可以生長。山裡不適宜種莊稼,就多種土豆,人們當糧食吃,在窮困年代要養活一家人呢。不過現在好了,吃不飽穿不暖早成為了歷史,富強了的祖國用心呵護著每一位中國人,像圓圓的土豆一樣,把自己美好地奉獻給了全人類。
也請隨手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