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發現了什麼?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蔣天沐、于越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收錄於話題#觀愛自然31個

杭州西湖邊生活著許多松鼠,活潑可愛、不怕人,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以至於被譽為「西湖十一景」。那麼,西湖邊的松鼠都在哪兒?它們的數量又有多少?它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整回答。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松鼠調查項目,希望運用科學方法對西湖邊的松鼠來一次「鼠口調查」。

01 「鼠口調查」

8月15日至22日,35名志願者在西湖邊參與了松鼠調查項目。在一周的時間裡,志願者們沿八條樣帶,步行環繞西湖三圈,總共目擊了150次松鼠,初步了解西湖邊松鼠的分布情況:

湖邊松鼠的分布示意圖,志願者們觀察到明顯的集群分布,以蘇堤北部和湖濱步行街最多 設計/兔子同學

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結果,我們還將繼續進行一到兩次調查。之後,我們將通過科學方法估算西湖邊松鼠的種群密度,並且推算西湖邊松鼠的總數。

02 為什麼要數松鼠?

西湖邊松鼠「很多」,幾乎每個杭州人都知道這一點,就連許多外地遊客也有所耳聞。除了西湖邊,杭州但凡環境好一點的公園、綠地、住宅區等都會有松鼠生活。

然而常見並不代表了解。事實上,很少有人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杭州松鼠的種類——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對它們有更深入關注的人就更少了。在調查活動中,志願者們觀察到了松鼠午休、築巢、甚至禿頂等有趣的習性和現象,大家普遍都是第一次注意到這些細節,對這些發現和趣聞感到新奇。

松鼠的午休

松鼠主要在晨昏時活動,而在夜間和午間休息。調查中我們發現,時間一過上午9點,休息的松鼠就漸漸多了起來。它們會找到一個平直的樹枝趴著休息,四肢放鬆,大尾巴也貼在樹枝上。或是鑽到樹洞裡,時不時還迷迷糊糊的冒個頭,相當可愛。

攝影/蔣天沐

松鼠築巢

松鼠喜歡在香樟樹上構築由香樟枝葉搭建的球狀巢穴。與喜鵲等鳥類的巢穴不同,松鼠巢穴的葉片用量特別多。目前,我們只在香樟樹和楓楊樹上發現過松鼠巢。

攝影/蔣天沐

松鼠也會禿頂

松鼠也會禿頂!在調查中,我們至少見到了三隻禿頂松鼠。它們禿頂的原因可能是營養不良、患皮膚病或者精神壓力大。諮詢專家後得知,健康狀況改善後,松鼠的毛能長回去,而人要是禿了......

攝影/蔣天沐

不只是大眾,科學家對赤腹松鼠的研究也不算充分。檢索我國的研究文獻,可以發現研究赤腹松鼠的文獻只有67篇,而且很多時候還將其視為有害物種,需要加以防治;作為對比,研究大熊貓糞便的文獻就有144篇。

赤腹松鼠文獻尚缺

誠然,對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的研究更加迫切,可能也更有價值。但對常見物種們的研究也不可或缺。

同樣以松鼠為例。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原生的歐亞紅松鼠(Sciurus vulgaris)在外來的北美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sis)前全面潰敗。在發現原生松鼠陷入滅絕趨勢後,歐亞紅松鼠於1981年被正式列為保護物種。英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公民都行動起來,試圖挽救這個原本「到處都是」的物種。

1920-1990年間英國松鼠分布情況,歐亞紅松鼠(上)失去了大部分棲息地 來源/Yalden, 2010, The History of British Mammals

之所以英國人能發現歐亞紅松鼠的滅絕趨勢並採取合理有效的保護行動,是因為其詳實的數據積累。早在1920年,英國就完成了對了全國松鼠的調查,並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全民持續開展監測活動。如果沒有幾十年如一日對常見物種的觀察和數據記錄,而是只知道松鼠「很多」,或許英國人如今也只能通過文字和圖片認識這個曾經的城市鄰居了。

所以說,我們進行松鼠調查的主要目的正是積累數據。有數據做基礎,我們才能夠理性地決策、有效地行動。有研究做基礎,我們才更明白如何與野生動物長久、和諧地為鄰。

03 不只是松鼠

不只是松鼠,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缺口很大。據《2016自然觀察報告》,我國1085種保護、瀕危物種中尚有一半沒有被科學家研究過。對於常見物種,我們有時也會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忽視對它們的研究。

我國保護、瀕危物種研究情況 來源/2016自然觀察報告

受限於地理環境、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原因,僅靠職業科學家難以填補我國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的空缺。公民科學項目因此應運而生。

自2020年8月起,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桃源裡自然中心攜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開啟了以以「自然觀察家」為主題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公民科學公益項目,旨在聯合公眾以科學的方式收集本土物種數據,建立本土物種資料庫,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就像此次西湖松鼠調查活動一樣,我們需要更多來自社會大眾的參與,為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及保護策略提供數據支持和補充。成為「公民科學家」並不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人人都可以加入到一個公民科學項目中。

04 成為「自然觀察家」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以「小獸調查」、「紅外相機監測」和「物候觀察」為主題,面向全國不同地區的線上、線下公民科學活動將陸續啟動。我們邀請屏幕前的你成為松鼠等常見小型獸類的情報員,記錄他們在哪出現、在做什麼、與外界環境有哪些互動等;或是作為平日裡少見的城郊野生動物的巡護員,以紅外相機為工具,尋找它們的蹤跡,了解它們的分布;抑或是加入城市物候觀測員的行列,通過對於指定動、植物季節性現象的長期觀察,反映城市生態的規律。作為自然觀察家的你,也將學習到專業的物種、物候調查方法,親自參與到科學研究中,結識志同道合的自然愛好者,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出一份力。

作者介紹

蔣天沐

山水自然觀察團隊成員,主要負責推動公民科學項目。喜愛自然攝影和科普寫作,希望把自然或美或醜、或善或惡的故事展示給更多人。

于越

山水自然觀察項目實習生,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碩士休學中。二分之一個學保護生物學的,三分之一個學計算機的,六分之一個學社會學的。在野保的坑底緩慢找尋方向ing...

項目介紹

自然觀察家公民科學活動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桃源裡自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承辦的「自然觀察家」公民科學行動項目於2020年夏季啟動。項目以武漢、杭州兩個城市為試點,針對城市小型獸類、物候、紅外相機監測三個主題,設計公民科學活動,鼓勵公眾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的數據收集,積累城市生物多樣性本底數據,提高公眾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了解和保護意識,同時結合網際網路技術影響到更大的人群。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旨在配合將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推動和激勵普通公民對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了解、增加知識,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個人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激發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並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可能。

原標題:《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下回你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人抓西湖邊的「團寵」小松鼠來訓?真相是……
    有熱心網友跟我們爆料,說看到有人抓了西湖邊的松鼠,還在那邊一板一眼地訓練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從微博這位網友發的圖片和視頻來看,在西湖邊一公園,一隻小松鼠身上拴了一根粗繩子,旁邊的一名男子拿著一根細長棍,指著小松鼠似乎是在訓練它。
  • 西湖邊的小松鼠太可愛了,一點兒也不怕人
    西湖邊的小松鼠不怕人,悠然地吃著遊客撒的零食,自由地玩耍,一點也不怕人。西湖邊的小松鼠不怕人,悠然地吃著遊客撒的零食,自由地玩耍,一點也不怕人。西湖邊的小松鼠不怕人,悠然地吃著遊客撒的零食,自由地玩耍,一點也不怕人。
  • 西湖邊的小松鼠
    小時候養過松鼠,記得他們會爬到我的衣服裡面藏起來,可以帶出去,很可愛!西湖生態很好,松鼠很多,還有黃鼠狼,是小動物的天堂!小時候養過松鼠,記得他們會爬到我的衣服裡面藏起來,可以帶出去,很可愛!西湖生態很好,松鼠很多,還有黃鼠狼,是小動物的天堂!
  • 男子帶松鼠去西湖邊被舉報 回應:我自己養的
    昨天,錢報熱線96068接到熱心讀者報料,說有人捉了西湖邊的小松鼠松鼠被戴上了項圈,成了拍照工具?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是不是太過分了?錢報記者馬上趕到現場,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這原來是個美麗的誤會。根據報料人提供的照片和地址,記者來到湖濱二公園。
  • 杭州西湖邊的小松鼠從樹上摔了下來 心疼壞了遊客
    大家對西湖邊的不過昨日一大早,就有讀者給錢江晚報爆料稱:西湖三公園一帶,一隻沒滿月的小松鼠摔傷了,還好腿沒有斷。讀者「wuhua」說,這次出事的是一隻小松鼠,具體怎麼摔傷的,他也不是很清楚。「我是聽旁邊的老人說的,說這隻小松鼠還沒滿月。」他早上7點半到的時候,就看到很多人圍著小松鼠。「一開始大家都以為松鼠的腿斷了,有人輕輕把它捧起來,碰碰它,腿又似乎是好的。」
  • 西湖邊松鼠餵成胖子 建議對小松鼠合理餵食(多圖)
    剛剛在西湖邊散步,咣嘰!掉下一松鼠,撿起來一看,都胖成龍貓了!  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湖邊的小松鼠可是最近你怎麼腫成這樣了,看清自己的身份,你可是一種松鼠啊!!!  好多網友都說你!每次路過都是在吃啊!!!想餵還得排隊!
  • 杭州西湖邊的網紅小松鼠 都快胖成龍貓啦
    暖洋洋的冬日,也讓西湖邊的「網紅」松鼠君們按捺不住了,紛紛出來活動筋骨。讀者王先生昨天給本報官微發來一張西湖邊松鼠君們的近照,唉喲,「大肚腩」都出來了。「每天那麼多遊客給它們餵食,吃得也太多了吧,你們看,現在都快胖成『龍貓』了,這樣對松鼠們來說,真的好嗎?」
  •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走,網友表示:平時餵太胖了!
    2021-01-04 15:27:55 來源: 平緩說科技 舉報   元旦假期,一段西湖邊湖濱的網紅松鼠被抓短視頻火爆網絡
  • 西湖邊「網紅」小松鼠摔傷了 路人紛紛獻上呵護
    去過西湖邊幾趟的市民遊客,對這位西湖邊的「網紅」一定不會陌生——湖濱路附近的松鼠,活潑可愛,一點也不怕人。不過今天(5月31日)一大早,有讀者爆料,網紅松鼠君摔傷了。5月31日上午7:30,熱心讀者「wuhua」在朋友圈爆料稱:西湖三公園一帶,一隻沒滿月的小松鼠摔傷了。還好腿沒有斷,路過的行人們紛紛獻上了自己的一份呵護。「wuhua」說,每天去那邊鍛鍊的松鼠粉們都知道,那裡住著松鼠一家。這次出事的是一隻還沒滿月的小松鼠,具體怎麼出的事情,怎麼摔傷的,他也不是很清楚。「我是聽旁邊的老人說的,說這隻小松鼠還沒滿月。」
  • 杭州西湖邊的野生小松鼠,貪吃玉米讓人隨便摸頭,引得遊客大笑
    七月的西湖非常漂亮,隨著遊客增多,西湖邊的野生松鼠們個個又開始大吃大喝了。這些野生松鼠一點不怕遊客,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很受遊客歡迎。小松鼠為了吃玉米,隨便遊客摸頭,它一心只想著吃,你摸就摸幾下吧!一棵大香樟樹上一般會有四到五松鼠,樹幹上跑來跑去,憨態可掬。這松鼠真的吃嘛嘛香,小日子很悠閒。小松鼠作為西湖景區形象大使,經常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今年野生松鼠相比較去年瘦了一些,之前都胖成球了,因為春天疫情影響下,整個春天西湖遊客不多,投餵少了,致使松鼠們都瘦身成功了。小松鼠主要愛吃一些堅果玉米等,不挑食,性情溫和。
  • 西湖一公園有人用繩子牽著小松鼠?是男子自己養的寵物松鼠 會帶到...
    都市快報訊 朱女士來電:西湖邊有人抓了松鼠,給它繫著粗的繩子,有人拿棍子訓斥,好像在訓練它,松鼠嚇得瑟瑟發抖,掙脫不了。 記者劉抗核實報導:朱女士發來視頻,一公園附近一處石桌石凳上,幾個遊客圍坐一起,一隻小松鼠爬到一男子肩膀。
  • 杭州西湖一網紅松鼠疑身材肥胖被老鷹抓走,給我們的反思
    當今的網絡發達,不管是老人和小孩了解信息的速度飛快,哪裡有什麼網紅景點會第一時間去打卡遊玩,很多網紅動物被遊客投食餵的膘肥體壯,最近西湖發生了這樣一件事。近日,杭州西湖網紅松鼠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老鷹抓走事件。
  •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網友擔心松鼠健康問題
    >  爪遊控消息:西湖松鼠成胖龍貓。小松鼠是西湖邊的明星,暖洋洋的冬日,這些小松鼠們也按捺不住了紛紛出來活動筋骨。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網友擔心松鼠健康問題  小松鼠們也可開心了,大尾巴高高聳立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網友擔心松鼠健康問題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 小松鼠魂斷西湖 男遊客一掌拍下還狠踩尾巴
    湖濱二公園的松鼠不怕人的,因為大家會給它吃的,沒人會抓它們。今天有個中年男遊客把松鼠很重地從樹幹上拍下來,松鼠掉在地上後,還用力地踩住它想抓它。後來這隻小松鼠爬上樹後,因受了傷,又從樹上掉了下來……記者陳健、許康平核實報導:昨天傍晚,西湖邊的夕陽剛露頭,63歲章大媽帶著孫女兒,坐在音樂噴泉旁的長椅上。小伢兒捧著一大袋山核桃,抬頭望望香樟樹,咿咿呀呀嚷著要看小松鼠。
  • 西湖「網紅」松鼠眾目睽睽之下被老鷹抓走,目擊者:很同情
    當時就有網友留言,西湖邊上的松鼠也沒少吃!不過就在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吃胖了的松鼠遇上事了!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當時在場的人不少還有視頻為證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1月3日下午,在西湖邊看到很多遊客拿著手機錄像,她也跟著拍了一段,於是拍到了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住的畫面。
  • 西湖邊「網紅」被抓走了
    元旦假期,一段西湖邊湖濱的網紅松鼠被抓短視頻火爆網絡。 視頻中,高高的樹枝上立著一隻驕傲的鳳頭鷹,若有所思凝視遠方,它的腳下踩著一隻無力反抗的弱小松鼠,配音有點悲壯。 網友們紛紛表示,小松鼠們一定是平時被投餵得太好,關鍵時刻胖得都跑不動了。
  • 會吃剛出生的小鴛鴦,西湖邊食物鏈老大居然是它:鵂鶹
    老潘發現,鵂鶹在樹洞裡做窩。窩的位置很隱蔽,是大樹生長時自然形成的樹杈凹窩。跟老潘同時發現了鵂鶹的市民王先生有點小驚喜:「真稀奇,我怎麼以前從來沒見過呢?」是啊,林和靖隱居孤山時,還是北宋神宗年代,當然人跡罕至,但是如今的孤山靠近「人人人人人」的斷橋白堤,位於西湖景區核心位置,每日遊覽遊客數萬。
  • 在西湖邊被老鷹抓走了...目擊者:很同情,但沒辦法
    >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  當時在場的人不少  還有視頻為證    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
  • 杭州的松鼠是赤腹松鼠 六公園有松鼠聽得懂杭州話
    「館藏資料對松鼠的介紹還有很多。」陸禕瑋說,「如果對動植物有興趣,可以直接來我們博物館,這邊不止松鼠,各種獸類、鳥類、魚類、昆蟲當然還有各種植物的資料都有。」  浙江自然博物館就位於西湖文化廣場,博物館有鳥類專家陳水華、魚類專家袁樂洋、昆蟲專家劉立偉、獸類專家陸禕瑋、植物專家張方剛等,他們可以向你解答各方面的問題。
  • 遊客寵溺狂餵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圖)
    遊客寵溺狂餵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圖)遊客寵溺狂餵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小松鼠是西湖邊的明星,暖洋洋的冬日,這些小松鼠們也按捺不住了紛紛出來活動筋骨。遊客寵溺狂餵 西湖松鼠成胖「龍貓」  遊客們也非常喜歡這些小萌物,紛紛遞上了食物,麵包、餅乾、果殼、堅果灑滿了投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