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裡有位寶媽剛生完寶寶不長時間,她說孩子特別省事兒,吃奶的時間也很有規律,3個小時左右吃一次奶,吃飽了不哭不鬧的,玩會就睡覺了。但是婆婆如果看到娃吃完奶,只要有時間就會把寶寶抱在懷裡搖晃一會。這位寶媽提醒婆婆應該給寶寶拍嗝,但是老人總是固執的說她養了好幾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怎麼說老太太都不聽。
有一天寶寶被奶奶給晃吐了,寶媽想把娃放平,讓頭偏向一側,防止被嗆到。但是婆婆卻搶著把孩子抱了起來,想讓娃把吐出來的奶吞回去,還拍打著娃的後背。就這樣孩子被晃悠睡了,一直也叫不醒,四五個小時都不起來吃奶,而且嘴裡還吐著小泡泡,寶媽趕緊帶娃兒去了醫院。
檢查之後說孩子是吸入性肺炎,還好沒什麼大事。如果不是奶奶的做法錯誤,寶寶也不會遭這個罪。
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有吐奶和嗆奶的情況出現,尤其是小嬰兒吐奶比較頻繁,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都很害怕,擔心奶從孩子的嗓子眼兒和鼻孔中流出來。不要說歲數大一點的老人,就是我們沒有經驗的新媽媽,也會抱起孩子去拍他的後背,這種方法確實是不對的。
寶寶嗆奶基本幾個原因
因為寶寶吐奶的時候,口腔和鼻腔都會被奶水堵上了,如果家長立刻抱起娃來拍打,只能讓大量的奶流入咽喉的部位,孩子難受就會哭鬧,這樣一來容易嗆奶。豎抱不僅無法讓奶液咳出來,只會嗆到寶寶的肺部。嚴重了就會像上面那位小寶寶一樣引起吸入性肺炎。
1、寶寶胃的內容物,會隨著腹部壓力的增高通過食道反流出來,那麼嬰兒呼吸就會刺激到喉部。氣管內也可能進入奶液,這樣會引起強烈的反應,從而導致寶寶發生嗆奶的現象;
2、小寶寶喉嚨的軟骨發育還不是那麼完善,他吃奶時,氣管封閉的不是那麼好,只要有奶液進入了氣管,就會引起孩子咳嗽,進而產生嗆奶;
3、由於嬰兒比較小,經常會有吐奶的現象發生,而且吐奶量又特別大,這樣就有可能發生嗆奶的情況。因為寶寶吐出來的奶,隨即又被呼進了呼吸道裡面;
4、嬰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是那麼好,甚至還特別弱,小寶寶根本沒有力氣將嗆進呼吸道裡的奶咳出來。一不小心嗆奶就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了可能會有窒息的狀況。
小寶寶吐奶,是一種正常現象,而且基本都是生理性的。主要是嬰兒食道下端,還有胃的賁門發育不是特別完善,寶寶吃奶後腹部一用力,或者是趴著時等,都有可能出現吐奶的情況。如果寶寶吐奶後,沒有出現哭鬧的現象家長就不用擔心的。我家大寶小時候就是生理性的吐奶,每次吐完還會笑眯眯的玩耍,沒有什麼痛苦的表現,如果是這種情況寶寶的一切都很正常,寶媽也不用過於慌亂。
寶媽在餵奶時,就要注意這幾點,可以降低寶寶吐奶、嗆奶的概率。
首先,給寶寶餵奶之前就把尿布換好,這樣等孩子吃完奶後就不用換了,免得一動又會引起嬰兒有吐奶的情況發生;
其次,儘量不要躺著給寶寶餵奶,最好是抱起來喂,將孩子的身體傾斜在45度左右。給嬰兒餵奶的過程中要保持安靜,在寶寶哭鬧時儘量不要給他餵奶,這樣容易嗆奶;
最後,給娃餵完奶之後記得輕輕拍嗝,把吃奶時吞進去的氣體拍出來。
餵奶後並不是就可以放下寶寶了,還是要拍嗝,才能放下寶寶,這樣他接下來也會睡的更香
嗆奶後正確方法用起來
寶寶嗆奶了,我們家長也不要手忙腳亂,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A,如果嬰兒吃完奶之後是正常的吐奶,寶媽就讓寶寶的臉側向一邊或者是側臥的方式,以免寶寶吐出的奶流入咽喉和氣管兒中,將寶寶吐的奶液清理乾淨就可以;
B,寶媽將自己的手指纏上紗布,深入嬰兒的口腔,一直到咽喉的部位,將吐出的奶汁慢慢吸出來,避免寶寶吸氣時再將溢出的奶吸入氣管中;
C,寶寶發生嗆奶嚴重,家長要第一時間讓孩子趴在媽媽的大腿上,讓寶寶的頭向下低一點,上身要往下面傾斜。寶媽用左手託住寶寶的小腦袋,保護好娃的頸椎部位。
Tips:用右手輕輕拍打孩子的後背,連續拍打背部前面,讓寶寶氣道內的奶液流出來。
正確給娃拍嗝的方式
寶寶吃完奶之後,先將他傾斜著抱三分鐘左右再拍嗝。寶媽將乾淨的口水巾放到肩頭的一側,然後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頸背部位,另一隻手託拖屁股。
讓娃的後腦部位貼近媽媽的臉,讓寶寶的頭偏向一側,不要壓住娃的口鼻,保證通暢的呼吸。
媽媽將手握成空心掌的方式,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直到娃打出嗝。大約五六分鐘將寶寶放下側臥就可以了。
二寶小時候我也常常給他拍嗝,拍完後很快就睡著了,很少吐奶。上面的三種方式,是我常常給二寶做的,簡單好學,家長們可以照著做。
枕邊育兒寄語:
給娃拍嗝需要有耐心,學會用科學的方法。除了給寶寶拍嗝之外,家長還可以試著給寶寶揉揉肚子,可以緩解吐奶嗆奶的現象。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新生兒每次吃完奶粉後都會打嗝是為什麼?3個原因和拍嗝方式
3歲的小姨給剛滿月外甥女餵奶,眼裡滿滿都是愛,場面太溫馨
5個月寶寶早上醒來先喝水還是先餵奶?3種餵養方法的優勢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