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毫無例外地會遇到流浪動物,對待流浪動物的態度,每個人也各有不同,有視而不見勿勿而過的,有停下來主動投食的,甚至有的會選擇收養。但被我們稱為流浪動物的小動物,一般是指流浪貓、狗這兩種,但引起人們廣為關注的卻是流浪狗,甚至就流浪狗的治理展開討論。
大家所沒有注意的是,流浪貓的數量遠超過流浪狗,但其關注度與流浪狗相比,要差上幾個級別。其原因大家應該也清楚,流浪貓很少主動接觸人類,更談不到攻擊性。它們體型較小,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而且其含量較小,又擅於攀爬,所以大家看到它們的機率要遠小於流浪狗。
我們知道,流浪動物的生存都很艱辛,它們無法解決溫飽,它們居無定所,它們要靠自己的抵抗力來面對寒冬。它們能否看到明年的春天,就看其命運了,一般情況下寒冬過後,流浪動物會大量減少。
特別是流浪貓,因為流浪貓的繁殖速度比較快,大家都知道在冬季,有大片對流浪動物會出現死亡的現象。因為寒冷和飢餓。甚至會有時候發生小貓被大貓吃掉的現象,這些都是因為食物的原因。它們生存下來有幾個可能性:
第一,愛心人士的救助。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多的愛心人士,他們自發地救助流浪動物。他們用自己的零花錢,每天去餵它們,有些自己通過省吃儉用的方式,然後飼餵流浪貓。
第二,大多數流浪貓會自己去一些食堂或者垃圾堆裡面尋找食物。這樣子的結局是為了爭奪食物,它們經常被抓、有時候會打架、身體的傷害,最後造成敗血症出現的死亡的貓咪也不在少數。
第三,就是民間人士自發建立專門的一些救助的地方。當然這些救助的地方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主要是因為金錢、空間等方便的限制,還有包括醫療條件的限制,這些我們是可以想像的。
第四、存在於郊外的流浪貓,由於其天生的擅於攀爬,偶爾還會捉一些鳥類充飢,因為老鼠都已經成為了稀有小動物了,根本遇不到老鼠。這是流浪狗所不具備的,我曾從貓口中救下兩隻信鴿,可惜只活了一隻。
總的說來,流浪貓與流浪狗相比,從其適應性上分析,它們遠沒有流浪狗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類的救助,它們的生存機率很低,因為它們不屬於流浪者,但並非是指狗就應該流浪。對於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關鍵還在於人。
不過現在隨著人們愛心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救助小動物。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願意花錢去免費救助這些動物。現實和視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畢竟有愛心的人還是不少的。
當然,如果政府給予更多的幫助就會很好,中國小動物保護法或者動保護法這塊還沒有實施,同時動物福利這一塊做的不是很完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相關法律的出臺,也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