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20日,「城市大數據及城市仿真論壇2018」在北京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20多所院校的專家,北京、江蘇鹽城、四川新津等城市,百度、阿里巴巴、浪潮、奧特美克、天合光能等數十家企業20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9月20日,「城市大數據及城市仿真論壇2018」在北京召開。論壇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指導,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主辦,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辦。
該論壇邀請了包括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在內的國內外知名學者、企業代表200餘人,就城市發展環境中的人口、交通、環境、產業、旅遊、海綿城市、居住舒適性等要素進行了充分討論。
參會學者針對基於多學科全方位城市仿真應用展開探討,強調了城市仿真中各學科的融合,將城市仿真技術與傳統城市規劃及水文學等學科相結合,用基於時空大數據的城市仿真推動城市相關數據的整合與發展。
該論壇在「城市大數據及城市仿真論壇2017」的基礎上,聚焦城市仿真科學與應用研究,搭建國內外交流平臺,深入挖掘仿真技術在預測城市發展規律方面的應用,使基於時空大數據的多學科全方位的城市仿真成為指導城市管理決策的科學支撐手段。
論壇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進行「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新方法」主旨演講。
智慧城市協會主席、IEC智慧城市委員會執行主席Michael Mulquin進行「Becoming a Data Driven City」分享。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人口學家和城市化及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專家王桂新進行「基於隊列變化的小區域人口預測及注意的問題」分享。
大阪大學教授、日本機械學會副會長Takeo Kajisia進行「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ertial Particles/Droplets in Turbulent Flows」分享。
深圳大學教授、深圳大學建設工程生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劉建進行「城市軌道交通海綿城市設施抵抗暴雨效果數值模擬」分享。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日本大阪大學研究員範秦寅進行「深入展開城市仿真的現實意義」分享。
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進行「無人駕駛——未來交通與仿真研究」分享。
北京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肖中發進行「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空間分析」分享。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信息創新中心馬琦偉進行「基於街景圖片大數據的北京城市街道景觀意向識別」分享。
法國美迪有限公司中國區技術負責人蔣紫虓、進行「巴塞隆納大都市區風資源評估案例」分享、美國賽默飛世爾公司分析設備組化學分析部門研發副總裁James R. LaDine進行「Using Causal Relationship Model to Prioritize Simulation Parameters」分享、德國Gritworld公司創始人吳小毛進行「Smart City Simulation」分享、北京圖安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松進行「三維仿真技術在城市多領域的創新應用」分享、上海樹融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志永進行「基於多源數據融合的數據標準化在城市模擬與仿真中的應用」分享、北京太比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倪付燕進行「智慧水務雲平臺」分享。
北京奧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院院長楊麗麗進行「智慧水務應用」分享、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闞長城進行「慧眼識人——基於時空大數據的城市人口研究」分享。
在智慧城市高峰對話環節,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城市仿真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範秦寅、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王桂新、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科技處 副處長宛春、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浪潮集團智慧城市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法等專家、城市及企業代表共同就「城市大數據及仿真的展望」等話題進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在該論壇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北京聯合大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奧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未來雙方將就城市仿真等領域展開密切合作。
目前中國城市化程度已接近60%,未來的城市管理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在積極落地中國綠色智慧城市過程中,以多學科全方位的城市仿真推進軟體的國家意識的形成,為創造中國嶄新的城市規劃科學、為我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貫徹實施和全球城市化進程作貢獻。
[責編:趙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