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來,澳大利亞當局就一直在各種領域對中國進行惡毒攻擊,由此招致中方在經貿領域的集中打擊,讓整個澳大利亞都損失慘重。
如今得不償失的澳大利亞社會已經開始反思這種無腦反華的錯誤性,但作為一個反華思想根深蒂固的傳統白人國家,指望所有人都能及時認清自己的愚蠢顯然是一種奢求: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一檔的一檔名為《糟糕歷史》的節目引發了在澳華人的廣泛抗議。
節目中,兩名主持人不斷拿出蟲子、蟑螂、老鼠等食材,並表現出噁心至極的神情,而打扮成中國古代女性的演員則一邊表演出大快朵頤盡情享用的樣子,還一邊感嘆食材的美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竟然還是一檔針對兒童的歷史科普類節目。
目前,已經有超過1700人在一個呼籲抵制《糟糕歷史》的請願上簽名,希望ABC可以撤下《糟糕歷史》節目。毫無疑問,對於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尚在建立期間的幼童而言,這種節目內容顯然只會讓其建立起「中國人就是喜歡吃老鼠蟑螂」的固有印象。
相比成年人社會的種族歧視,該節目甚至涉嫌在下一代心中進行針對中國的種族歧視洗腦,惡劣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澳大利亞人能將這種行為解釋成所謂「言論自由」麼?
此前多次辱華事件中,「言論自由」和「個人意見不代表官方立場」一直是某些媒體和政客嘴裡的一大「免死金牌」。但只要簡單上網搜索一下就會發現,這家ABC電視臺的前身「澳大利亞廣播委員會」成立於1932年,到1950年代建立電視網,是澳大利亞最老牌的電視臺。
自建立時起,該電視臺就長期肩負為澳大利亞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而到1981年,該電視臺更是正式確立由聯邦政府撥款提供全部經費,其在澳大利亞媒體中的特殊性遠非一般私人電視臺可比,地位堪稱澳大利亞CCTV,是妥妥的「官方電視臺」。
所以試問,如果CCTV在兒童節目中把澳大利亞人描繪成喜歡吃袋鼠、蜥蜴和考拉的野蠻人,澳大利亞人又對這種「言論自由」感想如何?
事實上比起自己的「言論自由」,澳大利亞人在對待中國時卻遠沒有這麼寬容:就在兩個月之前,澳大利亞一家小出版商出版了一本地理教材,其中的南海地圖中就明確標識出了南海「九段線」,而察聞此事的澳大利亞媒體立刻就沸騰了。
儘管編纂者表示這其實只是一本課外推薦讀物,並非澳大利亞官方承認的正式教科書,而將「九段線」編列其中也只是讓澳大利亞學生更好的了解中國的相關既定政策。
但澳大利亞媒體卻依然立刻上演了一出盛大的「文字獄」:這些媒體赫然宣稱,「九段線」的存在「與澳大利亞政府在南海的政策不相符」,稱這是在給「中國政府做宣傳」,是在給澳大利亞的學生「洗腦」。
本國的官方電視臺給兒童播放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節目叫做「言論自由」,而一家小出版社在中學生的課外讀物中對「九段線」進行一下客觀陳述就叫「洗腦」?這些澳大利亞人為了反華,顯然已經到了喪心病狂歇斯底裡的地步了。
澳大利亞之所以如此極端,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我安慰心理:澳大利亞人向來自視西方白人國家,天生就比亞洲和中國高人一等,面對中國的崛起,更是以骨子裡的傲慢與偏見進行條件反射式的攻擊。
但在這種偏執狂式的對抗中,澳大利亞人終於絕望的認識到,中國的強大早已不是一個小小的澳大利亞能夠撼動的。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儘管只是表現在經貿領域,但其嚴重程度在早已恐慌不已的澳大利亞人眼中自然就會被迅速放大。於是更加玩命的攻擊、抹黑中國,乃至不惜向下一代進行種族主義洗腦,就成為一些澳大利亞人證明自己更加「文明」、更加「強大」的最後的救命稻草。
顯然,不把這些澳大利亞人徹底「打疼」,他們是真不知道「後悔」二字是怎麼寫。但反過來說,為了反華把自己國家都搞得如此戾氣滿地,這麼做是否值得,這也同樣是澳大利亞人必須進行反思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