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至今不會忘記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拍的那幅毛澤東身穿紅軍藍灰軍衣,頭戴紅星八角帽,神採奕奕的站在延安窯洞門口的照片,這張照片像燎原之火,將毛澤東和中國工農紅軍的形象傳遍了全世界。
埃德加·斯諾,1905年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堪薩斯城的一個貧困家庭裡。當過農民、鐵路工人和印刷學徒。1928年,當中國大革命陷入低潮的時候,來到上海擔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編輯和《芝加哥論壇報》記者。1933年至1938年,他在北平燕京大學任教,並有兩年時間住在燕大校園裡。見證了「九一八事變」,以後又目睹了1932年淞滬抗戰和1933年熱河抗戰,結識了魯迅、宋慶齡等一批民主進步人士。
1936年7月初,在宋慶齡的介紹下,斯諾斯諾以《每日先驅報》特派記者的身份衝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繞道西安,冒著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來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進行採訪,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7月13日,斯諾和美國醫生馬海德抵達保安,受到紅軍的熱烈歡迎和接待。並每人配發了一匹馬、一支步槍、一套嶄新的軍服和一頂紅軍紅星八角帽。為便於採訪,斯諾的住處被安排在離毛澤東所住窯洞不遠的山腳下。
7月15日,斯諾接到通知,毛澤東主席將要正式接見他們。
此後的一天早晨,在黃華等人的陪同下,當斯諾剛邁進毛澤東住的院子時,就看見毛澤東站在窯洞門口,迎著和煦的晨光,容光煥發,神採奕奕,魁梧的身軀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高大、威武。面對眼前的毛澤東,斯諾那新聞記者的才思迅速作出反應,他敏捷地舉起掛在胸前的照相機,把鏡頭對準毛澤東說:「主席,讓我給你拍張相吧!」毛澤東微笑著應允。可是,斯諾發現毛澤東沒有戴軍帽,便說:「請你戴上軍帽,照個全副戎裝的。」但毛澤東只有一頂洗得褪色發白的舊軍帽,且帽簷已經軟軟地耷拉下來,戴這樣的帽子照相顯然不適合。毛澤東只好向身邊的工作人員借,可惜沒有一頂合適的。正在這為難之際,斯諾想起自己頭上剛發的八角帽,順手把頭上的新軍帽摘下遞給毛澤東,毛澤東戴上後正合適。斯諾立即舉起了照相機,「咔嚓」一聲,把毛澤東戴八角帽的光輝形象拍了下來。
照完了相,毛澤東緩步走到斯諾跟前,把軍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斯諾頭上,緊緊握住斯諾的手說:「斯諾同志,謝謝你。」斯諾像一個將要出徵的紅軍戰士般向毛澤東主席立正敬禮,周圍的人都鼓起掌來。在隨後的陝北採訪活動中,斯諾一直戴著這頂紅軍帽。他十分珍視毛澤東戴過的這頂紅軍帽,一直把它隨身攜帶著。
1937年10月,斯諾撰寫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由英國倫敦戈蘭茨公司首次出版。1938年2月,上海租界內的抗日救亡人士以「復社」名義將該書譯成中文,改名《西行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