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大家公認的三大殺手之一,晚期的癌症都是很難以治癒的。其實很多疾病往往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良好的習慣是養生,有益於健康長壽,那不好的習慣就是在增加患病的風險。一旦說起癌症,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談癌色變,殊不知養出癌細胞的7件事,可能你每天都在做,為了身體健康,需及時停止。
1.燙
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趁熱吃真的是不值得提倡的一件事!當食物的溫度達到65℃時,會損傷口腔以及食道內的黏膜,這樣時間長了,日積月累的損傷,就會引發食道癌。
2.黴
黃麴黴毒素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天然汙染物,在生活中,食物一旦發現發黴,一定要整袋都扔掉,沒有發黴那一部分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去吃,因為肉眼看得到的黴斑,只是一部分,看不見的毒素早就已經滲入到食物裡面了。黃麴黴毒素要達到280℃以上才會分解,一般的烹飪溫度,根本分解不了黃麴黴毒素。
3.煙
有很多的癌症都跟煙有很大的關係,菸草中的煙霧致癌物質是有很多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年由於抽菸患有肺癌的人不計其數,長期吸菸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比不吸菸的人高很多。除了菸草的煙霧以外,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平時做飯產生的油煙,這種油煙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致癌物質。所以我們在平時做飯時,一定要打開油煙機或者窗戶。
4.酒
酒精對我們人體的傷害是日積月累的,它可以一直積累在我們的體內,其實有很多人早已經戒酒,但是酒精的有害毒性還是在我們體內存在,時間久了以後,身體中酒精的毒素就會慢慢地形成一種致癌物質,從而癌症就慢慢找上門了。
5.油
吃的食物過於油膩是很容易發胖的,肥胖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未知的風險,肥胖會增加各種患癌機率,特別是經過高溫油炸的食物,很容易就攜帶大量的致癌物質。研究證明,大量食用紅燒肉,會增加直腸癌的患病機率。所以各位肉食愛好者一定要注意的是,吃肉要適量。
6.鹹
吃得鹹,是非常明確的致癌因素之一,鹽本身不是致癌因素,但是過鹹的食物容易導致胃黏膜的損傷,增加患胃癌的風險。要特別提醒的是,除了日常鹽分,某些食物本身所含有的鹽分也要限量,特別是一些加工醃製的食品。
7.醃
很多人不重視醃菜的時間,有時候剛剛醃製兩天的食物就會拿出來食用,殊不知這時醃菜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含量是很高的,致癌性也是最強的。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媛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