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全域旅遊,建設詩畫電白丨"十三五"發展電白一線走讀

2021-01-08 網易

  

  編者按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如今,「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這是值得點讚、必須銘記的五年。《南方日報·電白視窗》即日起推出「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電白——『十三五』發展電白一線走讀」系列報導,深入一線記錄和見證電白大地砥礪奮進、改革發展的鏗鏘步伐,全面展示「十三五」時期電白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新亮點。敬請垂注。

  

  2020年11月24日《南方日報·電白視窗》01版

  【關鍵詞】全域旅遊

  「十三五」期間,伴隨粵西集體邁入「動車時代」,濱海旅遊資源優勢成倍放大,電白髮展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今年6月,電白區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自然風光旖旎秀麗,海山景色美輪美奐,田園鄉村風情濃鬱……」置身於電白的碧海、藍天、綠水、青山之間,目之所及皆是風景。

  「十三五」期間,電白區聯合三大平臺資源優勢,推進「四位一體」的全域旅遊領導創新機制,組建「大電白」共同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以「陸海聯動」為核心的四大全域發展戰略,強化龍頭景區引領、產旅融合多元發展,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2019年全區共接待遊客23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45.55億元,旅遊業惠民富民效益凸顯。目前,電白區已建成5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聞名中外的潛水旅遊勝地放雞島,有被譽為廣東首席「愛與浪漫」主題景區的浪漫海岸,有廣東最古老溫泉的御水古溫泉和南海旅遊島·中國第一灘,還有首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冼太夫人故裡文化旅遊景區」。擁有「百裏海灣、百裡林帶、百裡沙灘、百裡碧道」以及「冼太夫人故裡」「中國沉香之鄉」「中國建築之鄉」「荔枝之鄉」「龍舟之鄉」之美譽。被評為「2019年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區)」「中國營商環境百佳試點縣市(區)」。

  

  電白區已建成5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圖為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細化方案

  定調全域旅遊大方向

  從《電白區創建廣東省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到《電白區進一步明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任務工作方案》《電白區調整完善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細化方案》再到《茂名市電白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電白區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以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成立了區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進電白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快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旅遊經濟穩步提升。

  強化基礎

  提升全域旅遊形象

  近年來,電白對外交通環境持續改善,沈海、包茂、汕湛高速公路以及深茂鐵路貫穿全區,距離規劃建設中的粵西國際機場僅30分鐘車程,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電白段在建。

  除了打造優越的區位優勢,電白區還通過不斷完善旅遊硬體設施,提升旅遊形象。

  2016年電白就立項對水東灣水環境進行整治,進行清淤疏浚工程約6.9萬立方米,建設約21萬平方米的生態緩衝帶,改善了水東灣區域生態現狀。目前,電白區紅樹林有林面積已達1000多公頃,水東灣紅樹林溼地上榜「廣東十大觀鳥勝地」。環繞水東灣,電白打造了水東海堤棧道和東、西湖為主景區的濱海夜景風光帶。建成荔枝公園、體育公園、御湖公園,全面推進歌美海公園、海灣溼地公園建設,並新建、升級改造區內交通設施,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旅遊交通指示牌、城區旅遊標識系統、全域全景圖、旅遊大數據中心,對城區廁所進行升級改造,優化美化旅遊環境。

  「旅遊+」創新

  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電白區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全業融合,加快實施「旅遊+」行動計劃,增加旅遊產品新供給,做足「旅遊+」文章,通過「旅遊+」的強大融合力和拉動力,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探索「旅遊+農業」的發展模式,助推鄉村旅遊興盛繁榮。積極參與茂名市美麗旅遊鄉村評選活動,2016年羅坑鎮裡平村,2017年高地街道孟信坡村、林頭鎮大器村,2018年旦場鎮樓閣堂村、林頭鎮金坡新村分別入選茂名市十大美麗旅遊鄉村。沙瑯鎮銅板嶺生態園、羅皇嶺農莊被評為第二批茂名市森林人家。2019年,羅坑鎮裡平村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

  積極發展「旅遊+體育」,成功舉辦沙灘排球賽、龍舟邀請賽、電白螢光夜跑等體育活動,2018「觀山越海」中國茂名·電白100國際越野挑戰賽、茂名電白2018磨房200公裡騎行活動等大型賽事活動,推動旅遊業發展。

  推進「旅遊+新型城鎮化」,結合冼太文化、沉香文化、建築文化,改造提升城區水東的東湖公園、西湖公園、忠良沉香街等,為市民遊客提供主客兼宜的休閒好去處;結合龜鱉文化、疍家文化,抓好沙瑯副中心、博賀等特色城鎮建設。

  通過「旅遊+工業商貿」的發展新模式,推動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粵西手信城、粵西農批、億豐全球家居等項目落地投產,註冊「冼太故裡」「沙瑯人家」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馳名商標,精心包裝水東芥菜、龍海海蜇、電城炒米餅、旦場紅心鴨蛋、博賀魷魚、沙瑯豉油、綠城臘腸、金鉤蝦米、海參、翅肚、農爵士海鮮米、荔枝、龍眼等特色農副產品,製作珠寶、沉香工藝品和日用品等,豐富多樣的旅遊商品滿足了廣大遊客的購物需求。

  通過「旅遊+醫療保健」,發展沉香中藥保健、溫泉養生等項目,發揮忠良沉香街的集聚效應,吸引經營沉香產業的商家集聚發展;御水古溫泉二期工程將於年內建設完畢,觀珠溫泉被列為區重點項目,正在有計劃地逐步推進。

  通過「旅遊+文化」,挖掘冼太文化、沉香文化、疍家文化、龍舟文化、年例文化等,每年舉辦冼太夫人誕辰紀念、博賀開漁節、龍舟賽等節慶活動,弘揚宣傳電白本土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營銷拓展

  擦亮全域旅遊品牌

  「十三五」期間,通過一手抓創建,一手抓推廣,電白不斷擦亮全域旅遊品牌。

  堅持旅遊目的地品牌營銷戰略,創新旅遊營銷方式,讓電白旅遊綻放光彩。先後編撰《美麗電白》《印象電白》《360°看電白》VR全景、「冼太故裡,芳香海濱」旅遊小冊子等宣傳資料,積極組織參加「導遊大賽」等活動,特別是在2017年央視第一季魅力中國城舞臺上,伴隨茂名市摘獲「最具魅力城市」榮譽稱號,「南海旅遊島·中國第一灘」「浪漫海岸」「放雞島」「沉香之鄉」等一連串耀眼的電白旅遊元素在央視舞臺綻放光彩,迅速提升電白旅遊知名度和關注度。積極參加省、市旅遊宣傳推介活動,到廣西宜賓、梧州等地宣傳推介,到重慶參加「請到廣東過大年」宣傳推介,參加省旅遊博覽會等。此外,還與央視發現之旅頻道《美麗家園》欄目合作,拍攝電白旅遊專題片和宣傳片,多渠道提升電白旅遊知名度。

  如今的電白旅遊,已呈現出景區管理更精細、體驗更多樣、服務更貼心等特點。全域旅遊的發展與基礎設施、服務配套等提質升級相輔相成,也在不斷推動電白社會經濟騰飛。

  ■樣本

  羅坑鎮發揮生態旅遊優勢建設特色幸福小鎮

  生態透「綠」

  旅遊飄「紅」

  民生添「彩」

  羅坑鎮位於電白區東北部,地處風景秀麗的羅皇嶺山麓,全鎮擁有1.2萬公頃生態公益林,森林覆蓋率達90%,素有「電白後花園」「電白九寨溝」等美譽,境內有「兩路兩水兩山」和「四條峽谷」「七個山村」,是廣東省一級水資源保護區、廣東省森林小鎮。該鎮裡平村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和茂名市十大美麗旅遊鄉村。

  這兩年來,羅坑鎮黨委、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造「生態+旅遊+體育」的發展新格局,穩妥推進特色幸福小鎮建設。

  圍繞生態立鎮的思路,羅坑鎮大力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守護好一方綠水青山。近兩年,全鎮依法整治取締34間草紙廠、23個養豬場,確保羅坑水庫、黃沙水庫等重點生態保護區不受汙染。投入55萬多元進行河流「五清」,累計清理232公裡河道水浮蓮、漂浮物,打擊採砂點8個,河湖水體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在加強生態治理的同時,該鎮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打造電白山區片的經濟增長點和休閒觀光亮點。

  羅坑水庫生態公園是在現有環境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不搞大面積建設,特別是破壞生態和汙染水源的建設。公園建有王佔鰲文化廣場和紀念館、飲水思源廣場(引羅供水工程水源地紀念廣場)、環水庫生態綠道和親水平臺等,打造了一片一景、一季一花的亮麗景觀。

  距離羅坑水庫約20公裡,粵西第二高峰鵝凰嶂的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裡平村。這裡泉水叮咚,鳥語花香,空氣新鮮,竹浪綿延,周圍無工業企業汙染,是廣東省西南沿海最大最完整的原生態旅遊鄉村。坐落在裡平村的「鵝凰水鎮」度假區,尚未建設完工就已成為熱門旅遊景點,吸引數十萬人前來打卡。

  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山水條件,還令羅坑鎮成為徒步、溯溪、登山、騎行、露營、攀巖等戶外運動的天堂,體育產業蓬勃興起,目前已成功舉辦兩屆「觀山越海」中國茂名·電白100國際越野挑戰賽、200公裡騎行賽、首屆電白55公裡生態徒步大會等眾多大型體育盛事。通過各種賽事,羅坑鎮將五裡一小景,十裡一大景的生態美串聯起來,展現給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賽者,成功塑造了羅坑戶外體育運動品牌形象。

  如今,羅坑鎮生態透「綠」、旅遊飄「紅」、民生添「彩」,推動經濟轉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圖景愈發清晰,一幅美麗的新時代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數讀

  ◎電白擁有「冼太夫人故裡」「中國沉香之鄉」「中國建築之鄉」「荔枝之鄉」「龍舟之鄉」之美譽,被評為「中國十大特色休閒縣市(區)」「中國營商環境百佳試點縣市(區)」。

  ◎目前,電白區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5家。

  ◎2016年立項開展水東灣水環境整治後,建設約21萬平方米的生態緩衝帶,目前電白區紅樹林有林面積已達1000多公頃,水東灣紅樹林溼地上榜「廣東十大觀鳥勝地」。

  【採寫】楊偉盛 盧曉娟

  【統籌】劉棟銘 策劃:陳妍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新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工作,成立了黨政統籌的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和六祖故裡旅遊度假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領導小組,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常務副組長,兩名縣委常委分別主抓創5A景區工作和創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設立了旅遊「雙創」辦公室,建立了全域旅遊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健全了部門聯動的體制機制,高標準編制了《新興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出臺了
  • 青島嶗山區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召開
    為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重要部署,鞏固和深化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果,切實推進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國際知名山海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發展目標,2020年1月5日至6日,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嶗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在魯商凱悅酒店舉辦「嶗山區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專家研討會」。
  • 電白林頭舉全鎮之力奮力推進37個國家、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 ​
    茂名網訊 汙水處理工程主體完工、博賀疏港鐵路牛崗陂特大橋正在架梁、「三路一中心」的兩條路已開工建設、打造「四好」農村路建設示範鎮……走進電白區林頭鎮,一股搶抓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之風撲面而來。
  • 廣東電白:局長陪餐守護師生食品安全
    4月27日以來,廣東茂名市電白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梁鎮源每天帶隊,對學校食堂進行飛行檢查。他還八次在學校食堂陪餐,通過親身體驗,監督學校飯菜質量、分隔就餐等工作落實情況。近日,電白區初三、高三年級學生順利返校復學。食品安全是校園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為切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實處,連日來,電白區教育局班子成員分片掛點督導,深入全區各學校食堂陪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電白林頭鎮檳榔外坡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12月17日,省關工委執行主任林木聲到該村調研時,對該村的建設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支部強作為在檳榔外坡村成立首個自然村黨支部,吸引有知識、有頭腦、有熱情的人擔任自然村黨支部委員,築牢基層戰鬥堡壘。●一是黨建引領聚合力。
  • 李長林同志到電白區調研村級 「兩委」換屆工作
    前日下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李長林同志帶隊到電白區調研村級
  • 榮昌萬靈 「四有」特色小(城)鎮建設助力全域旅遊發展
    榮昌區萬靈鎮自2017年被列入全市市級特色小(城)鎮以來,按照特色小(城)鎮培育要求和榮昌打造成渝城市群全域旅遊周末休閒目的地目標,圍繞「城鄉融合」出項目、圍繞機制建設出動力、 圍繞鄉村治理出辦法,在打造環境有品質、產業有活力、風貌有特質、發展有後勁的「四有」特色小(城)鎮上取得顯著成效。
  • 廣東茂名電白區沙瑯龜鱉業迎機遇煥生機
    廣東茂名電白區沙瑯龜鱉業迎機遇煥生機2017-07-20 14: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茂名日報茂名日報記者&nbsp黃昌明&nbsp攝茂名網訊&nbsp每天下午4點,家住電白區沙瑯鎮的汪叔都會來到銷售石龜苗街收購龜鱉,客流量較大,一般工作到晚上9點多。生意向好,前日開市前,他特意放了幾串鞭炮慶祝,汪叔樂呵呵地說:「統一市場、統一規範、統一價格,比較好出貨啊!」
  • 下遊不暢龜價下跌 廣東茂名電白沙瑯鎮「養龜小鎮」的轉型之路
    「產業鏈條發育不全,下遊發展不暢,發展自然就受阻。」在茂名金龜產業園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煒看來,沙瑯鎮目前基本還停留在種龜養殖和交易層面,隨著囤積的成品龜越來越多,價格自然也出現了波動。  「龜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目前各地已有很多嘗試,比如做成龜茶、龜膠、龜酒甚至耳熟能詳的龜苓膏。但放眼沙瑯鎮,在龜類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項目方面卻幾乎空白。」林煒說。
  • 投資41億,茂名博賀疏港鐵路途徑電白這15條村!
    投資41億元又一條鐵路途徑電白並在林頭鎮、麻崗、電城、博賀設置站點這條鐵路叫:茂名博賀疏港鐵路茂名博賀疏港鐵路是茂名東站至博賀港區鐵路,茂名東站至博賀港區鐵路茂名博賀疏港鐵路已經獲批今年內動工建設預計2020年6月建成那麼,這條鐵路途徑電白哪些地方呢從電白林業局公示的《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公示》中顯示途徑林頭鎮9
  • 聚法治之力 築發展之基
    「七五」普法開展以來,電白區以「法律六進」為載體,以推進全民守法普法為目標,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帶領全區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夯實普法基礎,創新普法方式,完善普法網絡,增強普法效果,樹立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有力助推了平安電白、法治電白建設。
  • 『茂名811洪災』八萬人受災,倒塌房屋88間;其中電白20鎮受災
    (視頻時長01'09" 建議WiFi下觀看)視頻來源:茂名一線關注茂名:持續強降水 信宜電白部分鄉鎮受災嚴重電白受災情況電白各鎮降雨量受熱帶低壓影響,11日12時至12日12時,電白區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水東灣新城黨工委書記陳小鋒率副區長陳偉敏,區黨組成員、政協副主席廖福智,區三防辦、區督查室、區水務局、區住建局、區安監局、區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冒雨深入麻崗鎮一線視察汛情。
  • 澳門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2019年接待遊客3940多萬人次
    原標題:澳門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2019年接待遊客達3940多萬人次  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會長張健中近日表示,澳門新春檔期酒店預訂情況理想,預料整體酒店入住率逾九成,2020年酒店業會穩中向好發展。  面積32.8平方公裡、人口60多萬的澳門,2019年接待遊客達3940多萬人次。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重點針對長三角城市遊客的喜好和出遊習慣,推出了一批生態觀光、紅色教育、民俗體驗、溫泉康養、賞雪玩雪等特色項目,並於9月底開始,將「親情沂蒙·紅色臨沂」長三角中心城市文化旅遊推介會陸續開到了上海、寧波、蘇州、杭州、無錫、南京……走出去、引進來,臨沂紮實推進全域旅遊建設,邁出了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的堅實步伐。
  • 【鄉村振興】電白「棚二代」回鄉種菜7年,帶動3千農戶增收
    位於電白林頭鎮華樓村的千畝蔬菜生產基地上,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這個基地屬於茂名市電白區綠緣綠色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俊城是一位年輕小夥。「籤了,籤了,合同籤了……」陳俊城見到我們滿懷喜悅,並拿出了與碧桂園集團旗下子公司廣東順德鳳凰優選商業有限公司籤訂的合同給我們看。
  • 入目皆風景 田園留佳客——梓潼大力發展全域鄉村旅遊
    石牛鎮安康村荷塘美景醉遊人  近年來,梓潼縣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深度整合自然生態、特色文化、康體養生等旅遊資源,推動全縣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鄉村旅遊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梓潼:「三地」建設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
    近年來,梓潼大力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充分挖掘文昌文化發祥地、兩彈精神朝聖地、千年蜀道遺產地等旅遊資源,運用現代營銷理念和「網際網路+」思維,做大核心景區,激活鄉村旅遊,開啟全域旅遊新模式。2018年1月-5月,梓潼縣接待遊客249.2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3.9%。  借力文昌文化發祥地,擦亮梓潼「金字招牌」。
  • 抓實四大舉措全力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行業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市發改委積極擔當履責,抓實四大舉措,助力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一是按下企業復產「快進鍵」。加快推進旅遊企業復工復產,狠抓惠企政策兌現,充分激發消費潛力。二是下好規劃引領「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