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美收養棄嬰最大來源國 最高收養八千棄嬰

2021-01-10 騰訊公益

2007年5月30日,位於廣州的美國領事館內,美國夫婦們為他們剛收養的中國孩子辦理籤證。促使美國人蜂擁去中國收養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中國對收養人條件的規定對美國人非常有利。Kitty Bu/Reuters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福利院收養孩子的多寡,往往和計劃生育強制執行的鬆緊呈現對應關係。李焱/CFP 

  江開安( Kay Johnson)一直想收養一個中國棄嬰。她是一位研究中國政治和社會的學者,在美國東部麻省的罕布希爾學院(Hampshire College)教授中國課程。她的研究重點包括中國婦女問題、發展和人口政策。

  她的願望在1991年3月實現--她從武漢市福利院領養了一名出生未久的被棄女嬰。

  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尚未頒布,中國也尚未開放國際收養,但每年仍會有少數--不超過100例的涉外收養。收養人的條件或是有特殊頭銜的華僑、在華工作的外國人,或是「中國的特殊朋友」.

  年過六旬的江開安算得上是一個「中國的特殊朋友」.早在1971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專攻中國研究的她,就和其他一些研究中國的美國研究生、學者,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邀請第一次到訪北京。「文革」結束後,江開安定期到中國來做調研訪問。雖然一直有收養之意,但鑑於中國的政策限制,她並未積極主動地採取行動,直到一個中國朋友幫她聯繫了武漢市福利院。

  江開安還清楚地記得20年前的往事。她提出給福利院3000美元的費用,這是當時不成文的規定。在辦完各種必要的手續後,她從武漢市福利院領走了她的「小小的、脆弱的、生著病的」中國女兒。她的父親陪她將孩子一路從武漢帶到廣州,再到香港。1991年4月13日,一家三口在香港登上了回美的航班。

  為什麼是中國?

  中國迅速成為最大收養來源國,原因之一在於收養家庭相信,被收養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拋棄的棄兒,「親生父母沒有法律渠道來重新要回監護權」

  就在江開安收養了中國女兒的那一年年底,中國收養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1991年12月29日,中國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下稱《收養法》),從次年4月1日起施行。

  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將收養合法化、法律化,也是第一次正式為國際收養打開門戶。《收養法》施行第一年,便有232名中國嬰童被國際收養,其中206名被美國家庭收養,26名被荷蘭家庭收養。此後,中國國際收養的數字逐年攀升。1995年,2500名;1998年,幾近翻番,4855名;2005年,達到頂峰,超過1.4萬名。其中50%以上為美國家庭收養。

  與中國建立收養合作關係的國家越來越多。根據民政部下屬的專門服務於國際收養的中國收養中心(CCAA)網站公布的信息,截至2009年6月1日,與中國建立收養合作關係的國家有17個。在這些國家中,與中國收養中心合作的政府部門和收養組織共135個。

  中國國際收養的快速發展,使中國在幾年時間內超越其他傳統的主要被收養國,如韓國、俄羅斯及部分東歐國家、越南等,成為發達國家最大的收養來源國。

  為什麼是中國?美國最大的專門針對中國的非政府收養組織--美國國際中華兒童服務中心(Chinese Children Adoption International,CCAI),在其網站上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

  CCAI列舉了到中國收養孩子的幾個優勢。首先,中國收養中心建立了一個高效的系統,整個過程所需的書面材料可預測,也易管理。只要你符合條件並且願意等待,你最終會得到一個適合的孩子。其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直接或間接地幫助福利院提高了照顧孤兒或棄兒的能力。再次,中國政府和地方福利院高度重視國際形象,建立了一個有效的報告和評估體系,以最大程度地確保被收養孩子信息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最後,中國的國際收養項目被普遍認為是世界範圍內最承受得起的,各種費用和開支也都提前告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CCAI指出,就是在中國收養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是被父母拋棄的棄兒。由於棄兒行為在中國是非法的,親生父母通常不會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在你去中國的行程中,你將會得到一份棄兒證書,證明你將收養的孩子的親生父母,通過拋棄的行為主動放棄了撫養的權利。親生父母沒有法律渠道來重新要回監護權。」

  CCAI總裁兼共同創始人仲輝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解釋,美國也有國內收養,但它的法律允許親生父母好幾年之後又把孩子給領回去,這對收養家庭是個打擊, 而「中國可被收養的兒童至少是明確的棄嬰」.

  研究中國收養政策的江開安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早期,曾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對一些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家庭做過一個小型的調查。她發現,除了嬰兒健康、等待時間短、審核程序快、價格相對合理等因素,有不少收養家長認為,和其他一些提供收養兒童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收養項目沒有腐敗,因為他們收養的是棄兒。

  這些美國家長在收養時被告知,他們從中國福利院裡收養來的孩子,多是因違反了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而被親生父母拋棄的。這是中國獨有的政策和現象。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福利院裡供國際收養的幾乎全是女孩,而且多是健康的女孩。

  按照這些美國家長的理解,如果是因國家法律的原因造成棄兒,就可以排除人販子出於謀利目的,搶劫或綁架嬰兒的行為--後者在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如非洲、東南亞等國家非常普遍。

  美國一家收養組織宣稱,「中國有1500萬孤兒,其中多數是健康的女孩,由於中國的一胎政策而被拋棄」;另一家收養組織則聲稱,「中國每年被遺棄的孩子超過20萬」.幫助這些眾多因計劃生育政策而遭「遺棄」的孩子,對那些充滿愛心和國際人道主義的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一家專門幫助美國父母尋找所收養的中國孩子身世信息的私人服務機構Research-China的創始人Brian Stuy,在他幾年前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過去15年的傳統智慧是,如果沒有國際收養項目,成千上萬的孩子將滯留在中國的福利院,沒有機會找到或體驗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

  不過,江開安在做上述個人調查時發現,促使美國人蜂擁去中國收養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中國對收養人條件的規定,對美國人非常有利。

  1991年頒布的《收養法》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年滿35周歲。

  江開安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解釋,很多其他提供收養兒童的國家往往會規定年齡上限,這使很多美國人被排除在收養資格之外。美國收養者的年齡普遍偏大,中國選擇規定下限,正合美國人之意。

  1998年,中國政府進一步修改了《收養法》,將收養人的年齡條件限制放寬至年滿30歲,增加了「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一條,其餘兩條不變。

  這一修訂進一步刺激了國際收養。僅以最大的接收國美國為例,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數字,1999年,美國從中國收養的孩子為4108名,接近上一年中國國際收養的總數;2005年達到高峰7903名。

  「我們對那個福利院院長極為憤怒」

  中國福利院存在販賣兒童現象的消息,曾給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父母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震動

  也是從2005年開始,有關中國福利院存在販賣兒童的消息,開始見諸中外報端。

  2005年11月,湖南省衡陽市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福利機構跨省違法、違規收買被拐賣兒童的案件。衡陽轄區內的六家民政局福利院涉嫌低價從「人販子」手中買入被拐賣嬰兒,再以「8000元到3萬元」不等的價格賣給其他福利院。這一消息被包括《中國日報》在內的多家中國媒體報導。

  最初的報導並沒有將這一行為和國際收養聯繫起來,但新華社的一篇後續報導援引相關官員的話說,「部分孩子甚至被賣到了國外」.

  這一消息被境外媒體轉載後,引起很大爭議。輿論壓力之下,當年底,中國收養中心指示湖南省民政廳,立即中止全省涉外福利院的收養申請。

  2006年2月,23名和該案有牽連的當地民政和福利系統官員被起訴。除了一人獲刑一年,其餘均以免職告終。另有三名主要人販分別獲刑15年。

  該案結案後,中國收養中心逐步悄悄恢復了湖南省涉外福利院的收養申請。

  案子雖結,但境外媒體的報導未了。此前,2006年1月,《洛杉磯時報》已經結合此案發表了一篇報導「搶童,中國成長產業(Youth-snatching a Growing Industry in China)」,副題是「高利潤驅動綁架」.

  2006年3月,《華盛頓郵報》又基於湖南一案發表了一篇特寫,標題是觸目驚心的「偷竊嬰兒用於收養(Stealing Babies for Adoption)」.這篇引起美國國內強烈反響的報導,促使中國收養中心在文章發表數天後發表了一份簡短的聲明,聲稱被販賣的兒童均為合法的孤兒或棄兒,沒有親生父母在尋找這些孩子,以試圖安撫美國的收養人群。

  這些報導給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父母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震動。北卡教堂山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社會學系教授Philip Cohen和他的妻子,在2005年收養了一名來自武漢福利院的中國女孩。後來,他們決定再收養一個中國女兒。就在這時,湖南福利院買賣孩子的醜聞曝出。因為擔心收養中存在可能的腐敗,他們決定收養一名有殘疾或缺陷的兒童。2009年,他們再次從武漢福利院收養了一名有耳疾和心臟雜音的女嬰。

  Cohen告訴記者,在他所知道的收養了中國女兒的美國父母中,可能的腐敗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景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願意收養一個不是真實孤兒,或者不是被親生父母自願放棄的女孩。沒有任何物質財富可以彌補一個家庭喪失撫養孩子的權利。」

  很多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父母,都希望能夠獲得孩子身世的信息。他們認為,等孩子長大後,總有一天,她們會問起來的。但這些信息在收養時基本是缺失的。他們獲得的孩子生日是被送入福利院的日子,孩子的姓名也常以福利院所在地命名。而孩子親生父母的信息更是一片空白。收養父母當然也無從知道,有些送到福利院的孩子是跨省販賣的結果,出生地也是不真實的。

  了解到收養父母的這種需求,來自猶他州的Brian Stuy和他的中國妻子,共同創辦了Research-China,專門為收養中國女孩的美國父母提供尋找孩子親生父母信息的服務。

  「我們主要是協助收養家庭做調研--比如,福利院的孩子是買來的,還是被遺棄的;他們應該找誰了解情況,以及問什麼樣的問題,等等。」Stuy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解釋。

  除了收集中外媒體的相關報導,Research-China也在中國本土做一手調研。Brian Stuy本人就曾親自跟中國部分福利院院長通過電話,他因此了解到,有些涉外收養的福利院,通過和就近其他非涉外收養福利院結盟的方式獲得孩子。這種方法在他看來是「合法的」.

  在Stuy寫的《中國國際收養項目中的腐敗--證據和建議》一文中,他指出,很多福利院的院長將孩子看成是「可供國際收養的商品」,驅動力則是經濟利益。每一個被國際收養的孩子,福利院可以獲得3000美元的收入。近年來,這一費用已經提高到5000美元。因此,福利院有強大的動力通過各種方式--合法的,不合法的--增加可供國際收養的孩子。

  Stuy夫婦自己也收養了三個中國女孩。Stuy說,他對他的三個孩子都做了調研,找到了老三親生家庭的信息。他了解到,老三是被她的親生家庭放棄,但原因是當地的民政局領導來找孩子父母,向他們承諾她們的女兒將會被美國人收養,會接受很好的教育,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然後將來會回到中國來照顧年老的父母。

  「福利院當然給我們編造了各種各樣的謊言,包括她的生日和找到她的日期,等等。當我們發現真相時,我們對那個福利院院長極為憤怒。」Stuy說。

  國內收養vs國際收養

  「本國優先收養」是海牙公約的一個首要原則。國內收養應該成為主流,而國際收養應該只是一個補充

  2005年底,中國一些地方的福利院參與買賣孩子用於國際收養黑幕曝光後,中國國際收養的數字在次年出現了明顯下滑。以美國為例,2006年一年比上一年減少近18%.

  Brian Stuy注意到,從2006年開始送到福利院的孩子大幅減少。「為什麼?是因為福利院院長『改邪歸正』停止購買兒童了?還是因為中國家庭意識到他們的孩子被送到海外,不再賣給福利院?」他自問。「我不知道,」他自答,「但2006年被送到福利院的孩子數量確實急劇下降了。」

  2005年被證實是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中國國際收養數目達到頂點,此後逐年下降。美國在2009年只成功收養了3000名中國兒童,是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點。2010年雖有所回升,但也只增加了400例。

  對於這一現象,部分外媒的分析是,由於中國國內收養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部分地分流了國際收養。

  長期研究中國婦女、人口和收養問題的江開安並不完全贊同這一看法。她指出,中國國內收養的數量其實一直高於國際收養,即使是在國際收養最高的2005年,也只佔總收養人數(包括通過福利機構和不通過兩類)的不到30%.在《收養法》頒布之前,中國通過福利機構外的「民間收養」就已經很活躍。1998年,中國政府修訂了《收養法》,放寬了收養人的條件限制。江開安認為,或者說她希望,中國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國內收養變得更容易。在她看來,國內收養應該是主流,而國際收養只是一個補充。

  實際上,「本國優先收養」正是《跨國收養

相關焦點

  • 家庭收養,才是棄嬰最好的歸宿
    國家對於棄嬰承擔更大責任,固然需要明確,但這種責任,並不意味著要盲目擴大公立福利院。  蘭考大火後,民間孤兒收養成為熱點問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收養孤兒的民間組織,大多存在身份和資金等困難,一種名為「北京模式」的家庭寄養方式也陷入困境——小孩養大後被福利院接走,收養人難捨,孩子也很不開心。
  • [法制問答]棄嬰事實收養的法律問題分析
    事實收養的形成一般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1、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古代一直沿用的立嗣行為,是一種無須經政府確認,僅以「私證」即可成立的收養行為,此行為因而成了人們的習慣;2、長期缺乏健全的收養法規。我國在建國以後的很長時間裡,一直沒有一個系統、完整的收養法規,公民在成立收養時,由於無法可依,在客觀上造成了事實收養的存在;3、當事人的法制觀念不強以及普法宣傳工作欠缺也是形成事實收養的重要原因。
  • 收養棄嬰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原標題:收養棄嬰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一、收養人應當具備的條件: 1、無子女; 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4、年滿三十周歲。
  • 民政部:已普查民間自行收養棄嬰孤兒情況
    採取措施,防止低保中的「關係保」「人情保」「騙保」現象;從自己親身經歷談老齡化社會中的問題;對個人和民間機構收養棄嬰孤兒進行普查,研究解決措施……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副部長姜力、竇玉沛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發現棄嬰可以收養麼?民政廳:不能私自抱養
    發現棄嬰可以收養麼?民政廳:不能私自抱養     □本報記者 劉星    5月23日,在成都工作的李女士向四川日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諮詢:「聽說不久前老家南充發現一個棄嬰,是否可以直接收養這個孩子?」李女士表示,她結婚多年,但遲遲沒有小孩,她和丈夫很希望收養一個孩子。
  • 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 生父狀告民政部門程序違法
    家庭是孩子的避風港,對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收養的方式使其回歸家庭生活,可以讓脆弱無助的生命得到關愛照顧。但如果收養流程不合法,不但不能保證孩子的合法權益,很可能還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因孩子被當作棄嬰被其他家庭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
  • 瑞麗市民政局關於嚴禁私自收養子女、棄嬰相關事宜的通告
    瑞麗市民政局關於嚴禁私自收養子女、棄嬰相關事宜的通告 2020-04-24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立國:民政部門要負起收養棄嬰孤兒的責任
    民政部門要負起收養棄嬰、孤兒的責任李立國說,在棄嬰、孤兒的收養上,一方面民政部門要負起責任,有關部門也要依照相關法律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同時,也要正視客觀事實,存在一些棄嬰、孤兒被個人和民間機構收養的情況。「個人和民間機構自行收養棄嬰、孤兒是愛心的體現和奉獻,我們是充分肯定、高度評價的。
  • 寄養的孩子被其他家庭當棄嬰收養,單親爸爸把民政部門告上法庭!養...
    一個原本被寄養的嬰兒,卻因為一個謊言而被當作棄嬰「名正言順」地被他人收養,生父將民政部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收養登記。一審法院判決撤銷收養登記後,跟孩子朝夕相處近三年的養父母不服判決,提起上訴。自公告之日起滿60日,因兒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沒有認領的,視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據此,法院認定民政局違反了法定程序。南通中院經審理認為,民政部門未依法履行審查義務,未能對領養人申請材料存在的疑點進行核實,未能對有效線索進行調查,導致錯誤地將周海駿寄養的嬰兒認定為棄嬰,並確認了收養關係。
  • 寄養「棄嬰」被「收養」,孩子撫養權歸誰呢,法院是這樣判的!
    至此,這起備受關注的「寄養『棄嬰』被收養案」終於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1 寄養孩子莫名成棄嬰 安安的故事
  • 西安六旬老人4年前「無證」收養棄嬰 如今沒戶口上學成難題
    張寨村村委會以及現場證人出具的「撿拾棄嬰情況證明」顯示,這名孩子拾獲於2016年12月16日,是張老漢外甥在打掃衛生時發現的,當時孩子哭得很厲害,無人照料,孩子身上也沒有任何消息。一晃四年過去了。現如今,張老漢一家子抱養的這名女嬰在鄰村的一所民辦幼兒園上小班。在他們一家人的精心照顧下,四歲的孩子既可愛又很懂事。而有一件事,卻讓張老漢一直很著急......
  • 盤點各國棄嬰管理:多國設「棄嬰保護艙」(圖)
    近日,河南蘭考縣棄嬰火災遇難的事件受到社會普遍關注。悲劇已經發生,袁厲害的功過是非已經不是事情的關鍵所在,如何完善棄嬰管理和兒童救助的體系才是當務之急。  對於棄嬰管理,歐美許多國家在立法、設施建設、流程管理等方面為保護棄嬰進行的一系列努力,很好地做到了對棄嬰的保護與收養,做到了管理的個性化與常態化。
  • 夫婦收養棄嬰遇難題 須把孩子送福利院再申請領養
    2012年8月27日凌晨,一名出生僅一個月的棄嬰,被遺棄在了王麗萍家門口。報警後,王麗萍將這名棄嬰留在家中撫養。  此後兩年多時間,王麗萍和丈夫龐明偉曾多次試圖辦理收養手續,而溫江區民政局稱,如果要辦收養手續,必須先把娃娃送到福利院去,再申請領養,但不能保證王麗萍夫婦能領養到這個孩子。
  • 瓊海一老漢私自收養棄嬰未報案 孩子七歲還沒戶口
    在收養棄嬰登記辦理流程單子上,通過收養辦理上戶流程,需要的材料多達十多份,即使馬上落實,也得需要好幾個月。為了保障孩子上學問題,可以先將小曼的戶口落到瓊海市兒童福利院,而黃基雄若想收養孩子,還得進行申領。
  • 寄養孤兒棄嬰今後可轉收養
    本報訊(記者左穎)寄養在市民家庭中的孤兒棄嬰今年起將可由符合條件的寄養家庭辦理收養手續。這是記者在市人大昨晚舉行的政務諮詢會上了解到的,本市已出臺相關規定,鼓勵符合收養條件的寄養家庭收養殘疾和患病寄養兒童。根據民政部的要求,北京市近期已經對《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 山東收養子女新政出臺 要過3道評估 不得私自收養棄嬰
    齊魯網12月1訊(記者 姜洋 孫娟) 近日,山東省出臺《山東省收養評估暫行辦法》,該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辦法》規定收養子女要進行收養能力評估、融合期調查和收養後回訪,不得私自撫養棄嬰。
  • 還記得4年前的「皮包骨棄嬰」嗎?24歲網紅收養她,現在還好嗎?
    現在基本不會出現什麼棄嬰的情況了,要麼就安全生了下來要麼早早就打掉了,但是在幾年前,還是會有很多這種大街上看到棄嬰的情況的。那個時候也有很多收養棄嬰的新聞,4年前有一位24歲的女孩收養了一個瘦得皮包骨的女嬰,她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拾荒媽媽」收養30多名棄嬰,善舉讓人哽咽,孩子大了卻不聯繫她
    「拾荒媽媽」收養30多名棄嬰,善舉讓人哽咽,孩子大了卻不聯繫她如果說世間什麼樣的力量最感人?我想,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與母愛相提並論。「拾荒媽媽」張菲就是如此,她就像一支蠟燭,靠著不斷「燃燒」自己,把收養的30多名棄嬰養育成人。「拾荒媽媽」張菲是一位特殊的母親,她沒有結過婚,在人們眼中最美好的年紀23歲,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要收養被拋棄的嬰兒,把他們養育成人。這個在常人心中不可思議的念頭,其實和張菲幼時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 中國農村事實收養法律問題探究
    2013-03-04 10:27:35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江永平
  • 收養14個棄嬰 拾荒老人好心好報
    然而姚義德夫婦先後收養了14名女棄嬰。「這都是一條條性命啊!」去年,姚義德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他的命運發生了奇蹟般的改變。  一年前,姚義德擔心自己撿破爛賺的錢不夠養活那些棄嬰。最近,當記者再次見到姚義德時,他的臉上早已雲散見晴,一年來,有人給他送來米、面、油,還有人給他送來了彩電、洗衣機、電腦。縣鎮兩級政府為姚義德修建兩層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