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印度象,平均壽命70歲,是亞洲象的亞種之一。身軀高大威武,身長為5-7米,肩高為2.5-3米,尾長為1.2-1.5米,體重3000-5000千克。
第九名:虎鯨,平均壽命90歲,是哺乳綱、海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頭部呈圓錐狀,沒有突出的嘴喙。身體大小、鰭肢大小和背鰭高度有明顯的性二型。
第八名:海蜥蜴,平均壽命100-200歲,又名加拉巴哥海鬣蜥或鈍鼻蜥,是僅出沒在科隆群島的鬣蜥科物種,獨有在海中生活及覓食的能力。
第七名:巨型龜,平均壽命150歲,在生物分類學上是爬行綱象龜屬的俗稱,是陸生龜類中最大的一種,以腿粗像象腳而得名,常棲息於山地泥沼、草地,分布於非洲、美洲、亞洲及若干位於大洋洲的島嶼上,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等為食,最喜歡吃多汁的綠色仙人掌。
第六名:弓頭鯨,平均壽命200歲,名字得自於巨大而獨特的弓狀頭顱,是一種屬於鯨目的海洋哺乳動物,長成後長度可達21米 (雌性比雄性大),軀體非常沉重。
第五名:錦鯉,平均壽命200以上,錦鯉體格健美、色彩豔麗、花紋多變、泳姿雄然,具極高的觀賞和飼養價值。其體長可達1-1.5米。錦鯉由不同的色彩、圖案和魚鱗來區分。
第四名:格林蘭島鯊魚,平均壽命400歲,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背鰭2個,通常各具一棘;臀鰭消失。鰓孔5個,位於胸鰭基低前方。
第三名:北極蛤,平均壽命500歲,學名:Arctica islandica,又譯冰島鳥蛤,為北極蛤科北極蛤屬下的一個種。本物種舊屬鳥蛤屬,今屬北極蛤屬。
第二名:南極洲海綿,平均壽命1550歲,海綿動物起源於5.7-5億年前的寒武紀;其中390屬已被確認源自白堊紀(1.35-0.65億年前)。形態各異,體形多數不對稱,少數輻射對稱,單生或群生
第一名:燈塔水母,永生,燈塔水母可以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徵是性成熟的(能夠進行有性生殖)個體能夠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後就會死亡,但是燈塔水母卻能夠再次回到水螅型。這被稱作分化轉移。理論上這個過程沒有次數限制,這種水母可以通過反覆的通常生殖和轉分化獲得無限的壽命。所以也被人稱為「長生不老的水母」。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