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孔令傑、孫亞飛 河北日報記者薛惠娟、張淑會)連日來,有這樣一家三口人,同時奮戰在疫情阻擊戰場上,他們是河北省胸科醫院胸外四科主任、新冠肺炎院內救治專家李輝,和他的愛人張曉娜——河北省疾控中心應急隊員,兒子李乾燁——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碩專業大一學生。
李輝(右一)正在會診。
1月7日8時,李輝走進醫院門診二樓的多學科會診室,和其他專家一起開啟了一天的新冠肺炎救治院內專家組會診工作。
李輝作為河北省第七批援尼泊爾醫療隊隊長,曾赴尼開展了2年的援外醫療工作,並被評為「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此次他義無反顧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成為院內救治專家組的一員,和其他專家一起負責隔離病區患者的救治指導任務。
每天的工作就是掌握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對疑難病例進行會商並確定治療方案,同時對新入院患者進行會診,確定是無症狀感染者、普通型,並識別病情進展,及時進行研判。此外,根據患者治療需要,還會進入隔離病區直接參與救治。
1月10日上午,有一名病情進展迅速的危重型患者,急需進行ECMO治療。李輝作為外科專家緊急進入隔離病區提供外科保障,確保ECMO治療安全順利實施,第一時間挽救患者生命。
李輝在救治現場忙碌,他的愛人張曉娜則在防控疫情的源頭——流調現場奔走著。
張曉娜(左)在電話流調。
1月3日凌晨,張曉娜火速趕到了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開展流調工作,阻斷疫情擴散。增村鎮是這場疫情最嚴重的中心區域,核酸陽性患者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帶,有些患者軌跡多、活動場所多、接觸人員多,所以流調人員承擔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難度也大。張曉娜常常身著厚重的防護服,走家入戶開展工作,再結合電話流調方式,最終掌握每一名患者的密切接觸人員和次密切接觸人員信息,一忙就是十五、六個小時,每天都到半夜。
李乾燁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
父母都在為抗疫而奔忙,李乾燁就挑起了照顧姥姥、姥爺的擔子。同時作為一名醫學生和準醫務人員,他第一時間報名了社區抗疫志願者招募,成了石家莊市盛邦花園社區的一名樓管,負責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的引導服務工作。1月11日下午,他已經投入到這項工作中。
「作為醫務人員,治病救人是天職。」李輝說,「能為守護大家庭、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做點事,小家暫時做點犧牲也是值得的。」
來源: 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