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天命難違,七子去六子回。
香港電影《忠烈楊家將》由黃子桓編劇、于仁泰執導,鄭少秋 、徐帆 、 鄭伊健 、于波 、周渝民 、李晨 、林峰 、吳尊 、付辛博、邵兵 、梁家仁 、安以軒 、李倩主演。該片於2013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忠烈楊家將》最大的亮點是演員陣容,鄭少秋飾演楊業,徐帆飾演佘太君,鄭伊健飾演大郎楊延平,于波飾演二郎楊延定,周渝民飾演三郎楊延安,李晨飾演四郎楊延輝,林峰飾演五郎楊延德,吳尊飾演六郎楊延昭,付辛博飾演七郎楊延嗣;邵兵飾演耶律原,梁家仁飾演潘仁美,李倩飾演楊排風。
八大型男加上三大美人,這樣的陣容放到現在也是超級豪華的。
然而,擁有史無前例的演員陣容,該片上映兩周後票房僅有5600萬元,投資高達1.7億元,這樣的票房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票房慘澹,口碑亦失利,該片目前在豆瓣上評分只有6.1。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網上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聲音,覺得評分打低了。
《忠烈楊家將》儘管不完美,但也不算太爛,至少它主演顏值高,服化道精良,戰爭場面激烈,評分應該在7分以上才中肯。
《忠烈楊家將》豆瓣評分6.1到底冤不冤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下該片的不足之處,就昭然若揭了。
一.粵語出戲
《忠烈楊家將》在視頻網站上有兩個版本,國語版無字幕,粵語版有字幕,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有字幕的,問題來了,看古代人說粵語,太尬了,完全談不上歷史厚重感,非常出戲。
二.劇本故事老套
該片的片長只有103分鐘,於一部歷史片來說,篇幅短了,缺乏歷史大背景的描繪,必要的人物塑造,於是電影情節就顯得記流水帳。而且劇本主題單薄,「忠烈」、「守節」,這樣的主題不太符合時代潮流。楊家將的故事家喻戶曉,編劇沒有加入自己新的歷史觀,所以整個故事就顯得老套得不能再老套了,有的觀眾覺得完全沒有看的必要。
三.人物塑造差
該片的主演都是好演員,但是劇本本身缺乏人物塑造,帶得所有人演不好。於是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每個演員都差不多一副表情,楊家七子除了長相不同,性格看不出差別。要區分七個人,只要把他們的性格特色放大,人物形象就鮮明了。導演選角只以帥為標準,不考慮實際,楊家七個兒子年齡看起來相差不大,佘太君怎麼生的。
除了正派塑造差,反派也是那樣,潘仁美仍舊是傳統的奸臣形象,潘仁美喪子,想報仇是肯定的,他害楊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皇帝昏庸,沒有皇帝授意,他敢殘害忠良?
四、情節牽強
佘太君在七子出徵前,前往鬼谷子處求得籤文——「當知天命難違,七子去六子回」。(鬼谷子穿越,不表)。
「六子回」是第六個兒子回,不是六個兒子回。對籤文的理解錯誤,導致後續系列悲劇。
一定程度上,四子被編劇活活寫死。
七郎去向潘仁美請救兵,就不能說家國大義?還提起殺死別人兒子的事,這情商簡直了。
他們以為只要一個人死就可以,於是選擇了自己死。大郎、二郎、三郎之死,都有送人頭的嫌疑。有網友用王者榮耀解讀該片,也不無道理,七子就聚在一起打團,贏面會更大。
還有一個最大的情節bug,既然楊業已經死了,為什麼兒子們不能變通一點,把屍體火化,把骨灰帶回家呢?便捷一點贏面也會更大。難道活生生的人命比不上一具屍體重要嗎?難道佘太君寧願要夫君的屍體也不要兒子的性命?
本片關於四郎、五郎的結局以「失蹤」來搪塞觀眾,不得不說電影情節缺失嚴重。
諸如此類的劇情不合理的地方很多,不再一一盡述。
五.缺乏優秀主題曲
一部經典電影,好的bgm是必不可少的。有網友用《緣分一道橋》配這部電影,蠻帶感,如果有官配bgm,就更好了。
以上看法皆是對電影的解讀,與歷史人物無關。
雪獅子才疏學淺,列了《忠烈楊家將》四大致命缺點,通曉歷史的網友肯定能挑出更多毛病。
如果雪獅子打分,也只能打三星,四星是無論如何夠不著的,《忠烈楊家將》豆瓣6.1是中肯的。
之所以有人覺得冤,只是近些年缺乏優秀歷史片,於是看著《忠烈楊家將》順眼了。
楊家將保家衛國的故事可歌可泣,拍好了肯定是好看的,希望有好導演把這個題材拍好。
關於《忠烈楊家將》,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