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晚上9點半,當大部分市民走在回家的路上時,梁潔開始了她每天一次的外出遛狗時光。按照《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的規定,她給自家狗狗拴上牽引繩,戴好嘴套,自己再帶上一個鏟屎用的塑膠袋。已經擁有幾年養狗經驗的她動作嫻熟。這樣的動作看似簡單,卻彰顯了文明養狗人士的素質。
近年來,我市養狗人數顯著攀升,隨處可見帶著「毛孩子」的「鏟屎官」,養狗已然成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養狗行為文明與否,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
遵循文明養犬條例心裡更踏實
「我住的小區養狗的人特別多,以前很少看到有在公共場合牽著繩子的,一些大型犬看著嚇人。」家住中信新天地花園小區的鐘慧華已經在東莞生活十幾年了,沒有養過狗,卻親身感受到了小區養狗環境的變化,尤其是在2019年東莞市頒布養犬管理條例之後,牽著繩子的變多了,狗主人看到老人小孩也會主動避讓,狗傷人的事件也很少發生。
深受文明養犬惠及的還有愛狗人士梁潔,她有一隻陪伴了她三年的阿拉斯加犬屬於大型犬,每次出門都要選擇人少的時間和地點,同時要牽好繩子,身邊的人才會少些畏懼。但即使這樣,大多數人還是選擇避而遠之。梁潔說,對於養大型犬的人來說,以前出門是件難事,現在嚴格按照條例養犬、溜犬,自己心裡也踏實。
根據《東莞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養犬人不得「放養」犬只,應自覺遵守攜帶犬只外出行為規範,不得放任、驅使犬只恐嚇、傷害他人,管理條例頒布後,東莞放養犬只的情況有所改善。記者7月29日在南城走訪發現,路上遛狗的男女老少基本手裡都抓著牽引繩,有一些中大型犬還戴上了嘴套,防止亂吠驚嚇過往行人。
除了自覺牽繩行為增多,記者還走訪了市內幾家寵物醫院,發現市民的犬只免疫意識也提高了不少。康美樂寵物醫院負責人李熠君已經有5年的行業工作經驗,接觸過各種各樣的養狗人士。她表示,近年來定期為寵物注射疫苗的顧客越來越多了,家裡有狗的基本都會帶來打針,養犬人士碰到一塊第一句就是問是否注射疫苗。
用行動遵守城市文明規則
雖然牽繩和注射疫苗已經成為養犬人士的標配,但是成為一個合格的「鏟屎官」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記者在走訪時也聽到了不少來自群眾的「投訴」。
塘貝北路是遠近聞名的「黃金路」,不是因為金融發達,而是因為時常能在路邊見到未經處理的犬只糞便,路過的行人一不小心就會中招,住在塘貝北路附近已經7年的李光明深有體會。
「之前去園林市場買點花草,當時沒太注意,回到家突然聞到一股臭味,才發現自己鞋底粘上犬只糞便了。」李光明說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直到今年才稍微有些改善。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記者在該路段與幾位養犬人士進行了交流,當問及是否知曉養犬管理條例內容時,大部分人都表示沒詳細了解過。
「希望養狗人士能夠認真負責,不要隨便拋棄犬只。」除了希望相關部門處理好犬只引發的衛生問題外,李光明也呼籲養犬人士提高文明養犬意識,用行動踐行城市文明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