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中午餐前那針胰島素不想打了,咋辦?

2021-01-10 糖尿病同伴支持

作者:陳剛大夫 編輯 強哥

中餐前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方案(泵治療除外),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天四針,三餐前用餐時胰島素,另有一針 長效或中效胰島素;

一天三次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如門冬30注射液,三餐前注射;

一天三次餐時胰島素,使用短效或速效胰島素類似物;

「1加1或2針」的方案:一針長效,加1--2針餐時胰島素(在餐後控制欠佳的那一餐前,加用餐時胰島素)。

今天出門,中午餐前那針胰島素不想打了,能用啥藥替代?這是很多糖友諮詢過我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準確回答。現在僅就這個問題提一下個人建議,大家可以對照自己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一、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胰島功能狀態是「 極差 」還是「還很不錯」:

對於胰島功能極差的:

使用胰島素是有很多適應症的,其中胰島功能極差的1型糖尿病是必須終生使用胰島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很多糖友的胰島功能也會變得非常差,尤其是非肥胖糖友可能更加明顯。對於這兩種情況的糖友,胰島素使用多是胰島素泵或一天四針,使用過程中最好一次都不要停。否則,很容易引起嚴重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1800定律」,如果胰島素少打了還照樣吃,血糖會怎樣?

如果出門了,還忘記帶胰島素,這可怎麼辦?答:最好採取多飲水,儘量減少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的攝入,臥床休息,不要劇烈活動,儘快聯繫「他人」以求早點回家。

很多糖友可能希望通過多運動來降血糖,以彌補中餐前沒有注射胰島素而導致的下午高血糖。其實,對於胰島功能很差的糖友,運動成為一種應激的可能就越大,甚至導致酮症發生。

所以,對於這樣的糖友,良好的生活規律和用藥是最重要的。您最好不要心存僥倖,每一次酮症酸中毒都是一次「鬼門關」。

對於胰島功能還很不錯的:

這些糖友可能只是因為一些原因而使用了胰島素,比如妊娠、 不能適應 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自己就是不想使用口服藥,等等。這些情況的糖友,使用胰島素時的劑量一般有兩種情況:

1)胰島素劑量很小,一天總量多不超過20單位(小於每公斤體重0.3u),餐前大劑量常常不超過6單位。

2)由於胰島素抵抗,很多肥胖糖友的胰島素劑量很大,一天胰島素總量常常大於40單位(每公斤體重大於0.5u),但是很多糖友感覺胰島素 多打幾單位和少打幾單位,血糖變化並不大。

假如一個肥胖糖友一天胰島素總量是50單位,血糖「看似還可以」,用「 1800定律 」計算,就是用1800除以18再除以50,等於2。這個2是什麼?是1單位胰島素大約可以降低的血糖的幅度。

如果這個糖友少打5單位胰島素,或者多打5單位,血糖變化很小,說明他的胰島素抵抗很嚴重----(陳剛私下語錄) 。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糖友的胰島素注射降糖主策略,可能是錯誤的。

配這個圖的一句話是:多人抬水,總比一個人挑水灑得多。

回過頭來再說。

對於胰島素功能還不錯的糖友,外出時如果中午不打胰島素,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1、中餐主食類碳水化合物減半。並適當增加蛋白質、水、和蔬菜類食物,一般血糖也不會有太大幅度的變化;

2、可以使用部分藥物替代。此時選擇的藥物一般儘量選擇短效的,比如格列奈類(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短效的磺脲類促泌劑量(如格列奎酮、格列吡嗪)、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二甲雙胍平片,及作用時間相對較短的DPP4抑制劑,如維格列汀。如果使用可引發低血糖可能的磺脲類或格列奈類,一定要隨身攜帶水果、飲料等,以防低血糖導致意外發生。

3、適當增加下午的運動量,對血糖的穩控很重要。

二、要積極的、儘快恢復血糖

監測 :

任何的計算公式或者調整建議,都只是一個「模式」,而 有時候 結果距離目標相去甚遠。所以,就要在思想上接受這種血糖變化。尤其是外出時,可能帶來的不只是胰島素注射不注射的改變,還可能因為旅遊而出現運動量的巨大變化,進餐時間的明顯差異,以及情緒興奮、激動,等等。而這些都可能是血糖出現巨大波動的「幫兇」。

過去的就過去了,不管中間您怎麼解決的,一旦回到家裡,就要立即進行血糖監測,而且這種重點監測可能要持續幾天,直到血糖平穩。

三,血糖要防低,也要防高上高:

中餐前 本應該 注射的胰島素,因為「特殊事件」而沒有注射。飲食、運動、心態和藥物,這四個在「 抗糖調整模式 」中非常重要的參與因素都可能與日常生活的「規律性」存在明顯差異,所引起的血糖變化也就不只是藥物這一種因素所能「包攬」的。

面對這種不可預估的血糖變化,在沒有血糖儀的情況下(連胰島素都不想打,帶血糖儀外出的可能性肯定不會高),我們一要防止低血糖(低於3.9-4.4mmol/L),二要防止血糖高上加高(高於13.9-16.7mmol/L)。

打過胰島素,一般都知道低血糖的症候,當出現明顯乏力、飢餓、出汗、心悸、顫抖等症狀,首先按照低血糖進行處理,給予大約15-20克糖的速升糖食物,一般的含糖飲料就可以。如果20分鐘後能夠緩解,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低血糖了。

低血糖還有一種是無症狀性低血糖,主要說的是沒有上述的那些症狀,直接表現出淡漠、乏力、頭暈等反應,也可以按照低血糖先進行處理一下。如果不能有所改善,就要立即求助120。

嚴重的高血糖,一般是指空腹在13.9mmol/L以上的血糖。而對於餐後血糖13.9mmol/L,臨床上還是很常見的,即使是餐後16.7mmol/L的血糖大家也不必太過緊張。很多糖友的空腹血糖達到12mmol/L左右的時候,他們的餐後最高血糖常常會達到甚至超過16.7mmol/L。

嚴重高血糖常常會引發兩種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滲透狀態。

當您外出,如果先有糖友出現如下症狀,一定要立即進行醫療求助:

噁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痛,水不離身的煩渴,多尿,心率明顯加速。

四、停一次胰島素,尚且如此「麻煩」,您還敢出門幾天都不用胰島素嗎?

這是「反問」句。

也提醒糖友,切莫大意疏忽!!!胰島素、血糖儀,您要不離不棄!

別讓一次本該愉快的旅行因為疏忽大意而留下遺憾。

端午節小假日,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餐前血糖偏低餓得慌,飯後血糖卻又偏高降不下來該咋辦?
    【醫生解析】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都有自己的變化規律,根據自己的病情制定的治療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是糖尿病治療中的個性化原則,比如張先生的情況表明了兩個問題:出現了餐前低血糖 對糖尿病人來說,機體對血糖的波動非常敏感,比如正常人在血糖低於2.8mmol/L時才屬於低血糖,會出現心慌、手抖、出冷汗等表現;而糖尿病人血糖低於4.5mmol/L時即會有低血糖的反應
  • 糖尿病人打錯胰島素了,怎麼自救?
    作者:陳剛大夫 編輯強哥前些日子寫了一篇關於把睡前的長效誤打成速效「餐時胰島素」如何應對的文章,有朋友問:就餐前把餐時門冬胰島素誤打成長效地特胰島素了,咋辦?既注射長效地特又注射速效門冬胰島素的方案,多見於一天4針的「強化方案」。
  • 胰島素打哪個部位最好?糖尿病人要清楚這一點
    胰島素是很多糖尿病人會使使用的一種降血糖方法,在生活中一些糖尿病人在服用藥物或者採取其他方式沒辦法將血糖穩定在正常範圍內時,醫生就會建議使用胰島素。而雖說胰島素比較常見,但大多數糖尿病人在注射的時候容易發生錯誤,他們很容易注射錯誤部位,導致胰島素吸收的效果變差,所以糖尿病人要清楚知道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是很重要的。胰島素打在哪個部位比較好?
  • 這6種情況下,糖尿病人要調整胰島素劑量!了解一下
    有很多糖尿病人不適合吃降糖藥,就需要使用胰島素來幫助自己控制血糖,而他們有些人在使用胰島素後血糖還是容易出現波動,就想自己調整胰島素劑量,卻不知道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是不能夠隨意調整的,只有存在以下這幾種情況的時候才需要進行胰島素劑量調整。出現哪幾種情況,需要調整胰島素使用劑?
  •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血糖還高,是怎麼回事?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友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現狀不容樂觀,大多患者存在注射部位輪換不規範、重複使用注射針頭、注射手法錯誤等問題,對維持血糖穩定,避免併發症帶來了巨大挑戰。因而,如何正確注射胰島素顯得尤為重要。
  • 糖尿病人用了胰島素就不能停?分享指南建議,教你正確使用胰島素
    我國是2型糖尿病大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人數量約為1.6億左右,而這些糖尿病人中,絕大多數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的治療和控制糖尿病,改善糖尿病人的生存治療和預期壽命,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就成了很多朋友關係的問題。
  • 糖尿病人長期輸注胰島素哪個方式更有效?
    糖尿病人長期輸注胰島素哪個方式更有效? 近期,一款名為艾派樂的國產胰島素泵上市了,這款售價28800元的胰島素泵讓不少糖友大呼性價比太高,作為一款高科技智能控糖設備,與動輒四五萬的進口泵相比,艾派樂的確實惠很多。不過,對於很多糖尿病人來說,胰島素筆控血糖仍然是首選。
  • 為什麼有些糖尿病人很胖,有些卻很瘦?
    在我們印象中,糖尿病人普遍都是偏瘦,但是也存在不少糖尿病患者異常肥胖。為什麼同樣是糖尿病,有些病人很胖,有些卻很瘦呢?今天,小微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為什麼糖尿病人普遍偏瘦?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糖尿病人往往都會很消瘦,而且越來越瘦。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也發現不少糖尿病人非但不瘦,反而還會比以前更胖,有些還會有明顯的將軍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二、為什麼有些糖尿病人反而胖了?現代醫學發現: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不僅僅具有調控血糖水平的功能,它能作用於人體全身的器官,來保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 注射胰島素,這個動作不注意,藥就白打了!
    據統計,我國已經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竟然只有37%。而注射技術不規範,是造成我國糖尿病人血糖達標率低的重要原因。由於使用胰島素的患者中多數為中老年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使用胰島素的細節,最終決定了血糖管理的成敗。一個動作沒注意,藥白打了!
  • 糖尿病人漏服降糖藥,怎麼補才好?醫生給出補服方法
    原來啊,老高有個毛病,那就是吃藥太「隨性」:沒有管餐前餐後想吃就吃,要是漏服了,記得就補上,忘了的話也就「隨它去」,家人多次勸說他還不聽: 「不就少吃兩顆,有那麼緊要嗎?!」 1、中效降糖藥 如果糖尿病人服用的是長效降糖藥,那麼就必須要在餐前服用。這主要是控制糖尿病人一天的血糖基礎水平。
  • 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飯?錯!這5種米飯很適合糖尿病人吃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正確的飲食也是穩定血糖的主要措施,很多糖尿病人在發現自己血糖高就以為自己只要不吃含糖高的食物就好,雖然含糖高的食物要避免,但是生活中一些熱量以及澱粉高的食物也要注意。特別是米飯,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的是米飯也是會導致血糖波動,所以患者在選擇米的時候也是要謹慎。
  • 每天打4針胰島素,血糖控制得還不好,為什麼還不調整治療方案?
    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說自己的媽媽65歲,身高150cm,體重150斤,糖尿病20多年了,平常血糖都是15左右,現在每天四次胰島素注射,管不住嘴,吃飯隨意,問我有什麼辦法?會不會出現併發症?經常可以在門診見到這樣的糖尿病人,每天打4針胰島素,似乎很認真的在治療疾病,血糖卻在10以上。針也挨了,錢也花了,血糖卻沒控制好,真是太虧了!但是讓我想不明白的是面對控制如此差的血糖,也許已經出現了併發症,卻固執的不願調整治療方案和胰島素用量。胰島素通常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最後選擇,因為醫生也說了,胰島素有最確切的治療效果。
  • 有的糖尿病人會發胖,有的人卻體重下降越來越瘦,誰的病情重?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糖尿病人越來越瘦,是病情在不斷加重嗎?為啥有人反而會發胖?糖尿病人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患病的前前後後,會發現在得糖尿病之前以及糖尿病的早期往往會有一段時間會發胖,而且是那種肚子比較大的胖,隨後才會慢慢的瘦下來,體重也會越來越輕,先胖後瘦是大多糖尿病人都會經歷的過程,這是怎麼回事呢?
  • 糖尿病人想吃零食了,吃點南瓜子會怎麼樣?血糖會有啥變化?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糖尿病人想吃零食了,吃點南瓜子可以嗎?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吃南瓜子?大多數糖尿病人最關注的問題是如何把血糖降下來,其實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對血脂的控制非常重要,因為人體的糖代謝與脂代謝是相關聯的,屬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係,單純地控制其中的一項,不但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對防治各種併發症的發生也會增加難度。
  • 有的糖尿病人越來越瘦,有的卻會長胖是為啥?與吃了多少有關嗎?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有朋友問:有的糖尿病人越來越瘦,有的反而會長胖,這是咋回事?與吃的多少有關嗎?糖尿病人應該會越來越瘦,這是大多數人的人認為,因為糖尿病典型的症狀之一就是體重的下降。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發現,有些糖尿病人真的是越來越瘦,而有些人反而會長胖,還有的人是先瘦後胖,而先胖後瘦的也大有人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可以肯定地說,糖尿病人無論是太瘦還是過胖都不是啥好事,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標準體重才是最好的,因為胖瘦是一項能體現出糖尿病輕重的直觀指標,如何理解呢?
  • 從5釐米長的針頭到無針注射,胰島素的注射方法的變化有多大
    每次在病人埋怨注射胰島素種種不便的時候,我就不由得想起用98年前的艾蘭斯用玻璃注射器注入的那幾毫升的從狗的胰腺提取出的粗製胰島素溶液,使用的是近1釐米長的針頭,而那也是普通平民得不到的救命藥品。 胰島素注射裝置使用的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對胰島素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 胰島素不是「萬能針」,長期注射胰島素有這些危害!
    3、容易導致肥胖的發生肥胖是注射胰島素的一個不良反應,長期注射胰島素會導致身體的體重增加,特別是腹部,一般在二型糖尿病人身上比較多見,很多二型糖尿病人在注射胰島素後會出現肥胖的現象,所以糖尿病人如果在使用胰島素後血糖下降並且能夠穩定就要改用為口服降糖藥,這樣能夠降低胰島素帶來肥胖的現象。
  •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你的「針」打對了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啟富介紹,注射技術在糖尿病藥物注射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但你的「針」打對了嗎?你的「針」打對了嗎?劉智平介紹,注射筆用針頭僅限一次性使用,如果重複使用針頭,可能導致殘留胰島素結晶堵塞針頭,病人以為注射了胰島素,而實際上並沒有注射或注射劑量不足,導致血糖波動。此外,重複使用針頭會增加注射疼痛感,增加細菌汙染針頭風險。還有很多患者喜歡反覆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導致該部位皮下脂肪增生。
  • 家裡有糖尿病人,怎麼打胰島素才不疼?這9步照著做,血糖更穩定!
    老張是老糖友了,患病三十年,從35歲開始打胰島素,每天晚上10點打一次,定時定點,比吃飯都規律,肚皮因為長期打針,硬邦邦的。 雖然習慣了,可每次打之前還會發怵:針打進去,會疼呀!有沒有打胰島素不疼的辦法呢?
  • 哪幾類糖尿病人適合打胰島素
    胰島素是由胰島B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及早應用胰島素,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胰島β細胞數量,此時聯用胰島素增敏劑,還可以起到雙倍作用。否則,等到胰島完全纖維化、甚至萎縮了,再來使用胰島素的話,就會需要終身使用,而且到了這個時候,血糖不易穩定,也會導致併發症提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