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張藝謀的《影》更變幻莫測,他以雙手演世間萬物,成中國手影第一人

2021-01-12 騰訊網

我從城東走到城西,兜售我祖傳的技藝,把所有的窗戶都打開吧,讓我給你帶來歡樂。

---被單戲非遺傳人·沈曉

沈曉坐在琴臺路蜀風雅韻辦公室的茶几旁,剛泡的茶散發出一股濃香,他語調緩慢地念出幾句自己的詩歌。

這些年走南闖北表演手影的經歷,全被沈曉敲成一段段詩句保存在電腦文檔裡。有著詩人身份的同時,沈曉還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單戲的代表性傳承人。

一雙手,一盞燈,一張白幕,影子落在白幕上,人生百態就此來。今年11月3號,凝結沈曉十幾年心血的影子戲——《幸福皇城壩》,將在成都少城劇場迎來首次系列演出。

地地道道的老成都沈曉,將影子戲與成都記憶合二為一,把老成都的故事搬上了舞臺。

一雙手,十個指頭,旁人好奇,他的這雙手到底怎麼變幻出萬千模樣?

| 嚴青青

| 來自受訪者

PART 1 | 故事在夢裡

從琴臺路往蜀風雅韻的老式建築物方向走去,沿著石磚鋪就的馬路,行不過800米,就是一間古色古香的古典梨園。走過木頭階梯上二樓,「手影」布簾就懸掛在眼前。

暗黑的室內只有一處光源,雙手的影子投射在幕布上,時而呈鼠,時而呈猴,沒有對白,只踩著音樂的節奏,不斷變換一個個場景。

就像看黑白電影一般,鏡頭在巧妙的轉場中,將一個個畫面流暢呈現在看客眼前。

熊貓手影

這裡是沈曉手影表演的固定場所。臺上四雙手演繹的十二生肖是他們為「我要上春晚」排練的節目,沈曉站在臺下扶著黑框眼鏡盯著幕布。兔子演得活靈活現時,沈曉則語調上揚地誇上幾句;馬蹄不夠逼真時,沈曉就語氣頗硬朗,「這個沒做好。」

十二生肖兔子

排練地和沈曉的辦公室只有十米之遠不足十平米的空間裡擺著一面鏡子、幾把椅子、鏡子上掛著幾個表演用的木偶。

他小心緩慢地坐在椅子上,找出自己寫的幾句詩,悠悠地念了出來。沈曉留著一頭極具年代標誌性的長髮,後來這長發裝扮順著詩人的軌跡,延續到了民間藝人沈曉的身上。

沈曉

詩人可以在夢裡尋一句詩,沈曉則在夢中尋了一段戲——《幸福皇城壩》。

皇城壩是老成都人心裡最深的記憶。那時早上六七點鐘天色微亮,老成都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茶館喝早茶。街頭巷尾的市井消息,每日的新聞軼事都在這間茶館流散開來。

十幾年前,沈曉就夢到過吃茶聽來的故事。那時他構思手影劇本,思索著用青年男女愛情故事來講述成都的風土人情。

劇本不斷打磨了好些年。2009年,在一群年輕大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上得到靈感,沈曉突破傳統手影的表現形式,將手、肩、頭、甚至頭髮絲都融入了「影」中。同時他還融合木偶戲、皮影戲、被單戲、手影戲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個舞臺。

在一黑一白間,光影變換下,故事就在幕布中展開。

PART 2 | 藝術在路上

沈曉的手會變戲法。

十根手指頭,指甲剪得短短的,掌心紋路深深淺淺,實則與普通人的並無差別。這雙手接過父親手裡的被單戲,在指尖演繹世間萬象。一路四處流浪的歲月裡,沈曉幾十年的光陰也在表演中度過。

成都著名作家流沙河,曾以「場景雖小,境界很高,慕垠先生當之」題贈沈曉父親沈慕垠。

沈曉在表演手影

作為原成都市木偶劇團業務團長的沈慕垠,被譽為新中國西南地區手影及民間藝術的開拓者。沈曉年幼時光,也常浸潤在父親的被單戲中。

父親搭一張桌子,四腳綁上竹竿,拿一張被單圍在四面,一張簡易戲臺搭成就可以上演一齣好戲。兒時的沈曉,常雙手捧著臉痴迷地看著父親的表演,耳濡目染中也愛上了被單戲。

1981年,18歲的沈曉頂替退休的父親成為成都木偶劇團的一名演員。詩人不受束縛的天性與體制內的框架碰撞,沈曉的想法被鎖在一隅之間,無法施展。

七年掙扎,最後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從劇團離開,帶著木偶道具,騎著一輛自行車,開始了在全國各地的流浪藝術表演。

演員在表演木偶戲

流浪歲月裡,每一日都漂泊不定,日子也從來都不好過。1988年春節前夕,沈曉來到山東日照,付完小旅館的房費後,全身上下只剩 2毛5分。

他坐在旅館的小房間裡,橙黃色的燈光微弱,冬日的寒風順著窗戶縫隙往屋裡鑽。沈曉反覆搓著手,拉長的手影投映牆面上,孤獨就是清晰可見的黑影。

手影

貧窮是常態,但生活也有「偶然」的驚喜。有一次沈曉在床下翻出了一張皺巴巴的10元人民幣,他把錢反覆壓整齊,「簡直高興慘了」,這意味著他終於可以吃一頓回鍋肉。

日子在背著鋪蓋捲走南闖北中慢慢流淌,也慢慢發生著改變。2000年,沈曉第一次將木偶戲帶出了國門。

人影

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國藝術節」上,表演了被單戲《兄弟賣藝》《哥哥打老虎》。藝術都是共通的,木偶戲、被單戲、皮影戲......沈曉在學習中慢慢擴展到更多的表演類型。

後來,他又帶著這些民間藝術不斷出現在國際舞臺上,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沈曉不再是形單影隻四處無依的獨行者。

PART 3 | 車禍逆轉的人生

與白幕上的影子戲一樣,沈曉的人生也如這般明暗交錯。

2006年,沈曉在長沙演出,結果意外遇上一場嚴重的車禍。

當時他和朋友在街上走著,一輛計程車從他背後直接撞了上來。醫生診斷他醒來的機率微乎其微,可他硬是睜開了眼睛。但腿部十級殘疾,腦部九級殘疾,從此便在他的命運裡貼上了標籤。

南山戲劇節

沈曉再也寫不了詩,甚至很多字也記不起該如何寫。雙腿嚴重損傷,行動不再自由,旁人以為,沈曉的影子戲似乎就要謝幕。

然而從車輪下逃過一劫的,卻是他的一雙手。在沈曉的世界裡,手影就是軸心。

不管是木偶戲、被單戲、皮影戲,只要他的一雙手,幾十塊骨頭依然能夠活動自如,那他就依舊能夠表演傳承下去。受損的雙腿裡裝上合金支架,沈曉站起來依舊繼續手影表演。

沈曉和搭檔講解手影

沈曉珍惜自己死裡逃生後的每一天。他說,「人生難測」,這場車禍讓他清楚自己後半輩子要走的路。不管命運的齒輪如何轉動,與「影」為伴,沈曉的內心並不孤單。

在沈曉身上,依然有詩人的氣質。團隊合伙人向小英說,沈曉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些孤傲天真,甚至「故步自封」。曾經向小英問過沈曉,「除了手影,你可以依存什麼活下去?」

沈曉在表演手影

「寫詩。」向小英聽到這個回答,忍俊不禁,不知他是天真還是單純。

最初他們經常一起琢磨節目如何編排時,沈曉堅守自己的意見,內心像是築了一堵壁壘,別人闖不進去,他也很難出來。後來慢慢地,沈曉的態度有所緩和,逐漸摸索出與團隊的相處之道。

沈曉藝術中心演員

「他身上有股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但他很執著,打動向小英與之合作的正是沈曉這一特點。

2008年,向小英與沈曉在微博認識。一次表演結束時,沈曉半蹲著身子費時頗久才站起來,細碎的頭髮絲上都是汗水,護膝裡全是血。

但在表演中沈曉激情昂揚,絲毫看不出異樣。向小英被他的堅忍執著打動,與他一起成立了沈曉文化藝術中心。

沈曉藝術中心演員

他們在嘗試中逐漸創新,拓展手影的表現形式。其實與被單戲、木偶戲相比,沈曉接觸手影比較晚。單純依靠雙手,一盞燈,要將千變萬化的畫面在白幕上展現,難度很大。

PART 4 | 影子戲法的傳承

沈曉常說一句話,「不能讓非遺變成非常遺憾。」

藝術,需要有人傳承。沈曉從父親手裡接過擔子,如今已過知天命年紀的他,也想要把這項民間藝術交給更多人。

現在,沈曉與向小英帶著十幾名年輕學徒,每周末四點在蜀風雅韻都有固定演出。他們還去學校給學生講課,教他們比劃著雙手在幕布上做出一個個動物影子。

2015年3月,沈曉在綿竹的木偶戲教學基地為小朋友們講授民間藝術,後來學校的5名學生還與沈曉一起參加了江蘇衛視《出彩中國人》錄製。看著臺上孩子們的表現,沈曉比自己登臺還要高興,他在年青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手影的未來。

這些年來,沈曉也獨闢蹊徑創新手影藝術。古有《夷堅志》中「三尺生綃作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握來」描繪手影人在「戲臺」前靠雙手演繹故事的形象。而沈曉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之上,糅入了自己的創新理念。

「藝術要在傳承中求變化,若幾百年前與現在都是一個模樣,何談發展?」沈曉有自己的堅持,他深知創新對於民間藝術未來發展的作用。於是,所有能以雙手展現的藝術類型,都被沈曉加以吸收歸納,作品《幸福皇城壩》便是最集中的表現。

而這種多樣化的藝術大融合形式,在沈曉上小崔會客廳時,被崔永元稱為「手電影」。

沈曉木偶戲教學

「忽而一動,山水變換,日月更替,鬥轉星移;再而一動,五洋四洲,南北兩極,眨眼已現。」一動一靜間,影子戲便在指掌尖變幻。

不融合其他道具與藝術形式時,手影就是最直白的雙手影子的投映。

2010年,沈曉團隊為馬來西亞一家廣告公司拍攝的手電影視頻裡,只用雙手就將世界五大洲的著名建築給展現了出來。最純粹無修飾的表演,往往蘊含著更大的難度,但沈曉與團隊利用雙手完成了手電影拍攝。

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幕布上閃現,黑白交錯的光影中投映出靈動的畫面。

幾十年的影子戲中,是沈曉的大半輩子年華。他在一杯茶葉浮沉中懷念老成都的味道,在場場手影演繹中傾盡一腔熱血。

「天下眾生相,皆在指掌間。」沈曉在一張張幕布上演繹世間萬象,繼續講述一個個故事......

一幕終了,一幕再上。

-END-

蓉漂人物問卷

沈曉( 60後 )

來成都 —— 地道成都人

主營方向 ——被單戲非遺省級傳人

Q:你為什麼來成都?

A:地道成都人。

Q:來成都以後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A:沒有。

Q:你最喜歡的成都的一道菜是什麼?

A:泡菜。

Q:你最喜歡去成都的哪個地方?

A:老茶鋪。

Q:你最欽佩的人是誰?

A:我自己。

Q: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A:吃好、喝好、睡好。

Q: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A:享受舞臺、不要太累。

Q: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或是一部電影是什麼?

A:我的詩。

Q:你的業餘愛好是什麼?

A:寫詩。

Q: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A:心有靈犀。

Q:如果重選一次,你會選擇做什麼?

A:這輩子別無他求。

Q:如何用一句話形容成都?

A:只有雨露,沒有陽光。

Q:如何用一句話形容自己?

A:我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性格(愛莫能助)。

相關焦點

  • 手影表演藝術家沈曉用雙手「演電影」
    一雙手,演繹大千世界,演繹世間百態。  眨眼的貓頭鷹、奔跑的鴕鳥、自由女神像、艾菲爾鐵塔……不管是飛禽走獸,還是世界上的各種知名建築,在他手上無不惟妙惟肖。他的一雙手,還演繹出世間百態,從情侶間的愛戀,到父與子的故事,一切盡在雙手的掌握中。  昨日下午,有「中國手影藝術第一人」之稱的手影表演藝術家沈曉走進何厝小學,用一雙手讓學生們感受了神奇的手影。  「太真了!」「太好玩了!」昨日,何厝小學二樓電教室裡到處充斥著學生們的驚呼聲,場面一度失控,儘管臺上的「老師」沈曉已一再提高嗓門喊「安靜」。
  • 鄧超在《影》中一人演兩角,前後判若兩人,正經演戲的他真的可怕
    鄧超在《影》中一人演兩角,前後判若兩人,正經演戲的他真的可怕近日鄧超因為張藝謀新片《影》中的出色表演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原來平時正經演戲的他真的可怕。張藝謀新片《影》義大利當地時間9月6日,張藝謀新片《影》在威尼斯電影節進行了全球首場放映,放映結束後,受到了全場的一直歡迎
  • 手影大師為孩子演繹森林故事
    同時,還將邀請名師走向社會,打造各類學術及各類主題的講座、論壇,為適齡學子及市民提供更全面及更豐富的精神食糧。沈曉雙手演繹森林故事一雙手能做什麼?沈曉在重慶市巴蜀小學重慶晨報名師課堂啟動儀式現場,為孩子們給出了答案———世間萬物。幕布上,兩隻小鳥落在枝頭,翅膀收起,正在呼朋引伴。一個鳥寶寶從鳥窩裡破殼而出,茁壯成長,然後它開始飛飛翔,振翅遠去。
  • 張藝謀揭秘《影》還有另外一個結局
    時光網訊  張藝謀執導的水墨動作片《影》昨晚在京首映,這場權謀大戲受到觀眾好評,鄧超一人分飾兩角為戲非常拼命,鄭愷、孫儷等演員也讓人看到驚喜,而對關曉彤、吳磊這些年輕明星,有觀眾調侃:「還是得慎重選好戲,還是有前途的。」
  • 張藝謀的《影》是一個影子的勝利,也可能是鄧超夫婦的勝利
    張藝謀肯定是中國最知名也是最大牌的導演,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導演,而且他自己也承認自己肯定不是最會講故事的導演。在他眼裡的電影最核心的不是講述一個好的故事,而是一場戲劇,在電影中表現完整的戲劇衝突就能是一部好電影。
  • 影結局孫儷看到了什麼?張藝謀影孫儷結尾跑出去表情含義
    《影》從首批劇照曝光開始,水墨風格就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張藝謀導演表示,自己每拍一部電影,就想要在其中展現一點中國的文化。此番在《影》中,則是陰陽的理念。而選擇《影》這個故事,他表示自己在拍攝《長城》的三年就一直在打磨劇本,「就是有這麼個衝動,想拍一個好故事,一個有特點的電影。」張藝謀電影《影》結局孫儷表情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沒看懂?
  •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推薦閱讀 大師沈曉手把手教留守兒童做手影  扮烏龜,演兔子,念旁白20名應徵而來的留守兒童,在中國手影大師沈曉的帶領下,用剛剛學會的手影藝術幻化出世間萬象的奇妙光影世界。  「所謂手影,簡而言之就是用雙手完成各種動植物等系列物體的形象,並通過燈光的效果進行投射展示的一種藝術。」沈曉告訴記者,雖然看起來非常神奇,但學會手影並非難事,「簡單的單手影甚至只要幾秒鐘就可以學會,每個智力健康的人都可以做到。」
  • 《影》中鄧超一人分飾兩角重拾演技,網友:這才是你巔峰的模樣!
    今年的國慶檔影院上映了多部電影,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最熱門的4部電影分別是莊文強執導的犯罪動作電影《無雙》,吳宇漢執導的喜劇片,這個看完大家會笑得肚子疼,張藝謀《影》才是最吸引人的,被一人分兩身給驚喜到了。還有包貝爾新片熱度也都非常高,大家非常喜歡。
  •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
    張藝謀的《影》與黑澤明的《影子武士》張藝謀導演的《影》正在火熱上映中,以張藝謀特有的攝影美學加以東方傳統水墨打造世界級唯美畫面的電影,確實很震撼,但中國的公眾並沒有多少人看得懂。《影》這部是講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
  • 張藝謀新劇《影》,鄧超關曉彤演技炸裂,影片的結尾表達什麼?
    張藝謀新劇《影》,鄧超關曉彤演技炸裂,影片的結尾表達什麼?張藝謀的電影好評率很高,而今年的新劇《影》可謂是未播先火,加上鄧超孫儷夫婦的演技,更是有許多看點而且這部劇的陣容非常強大,播出後網友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不管是演員演技還是視覺效果還是服裝上面都是到達了一種巔峰,遠比想像中的好太多,張藝謀將中國的陰陽完美的融合進這部影片中,隨處可見的八卦圖、水墨畫、圍棋等等全都採用冷色系,張藝謀至用了4種顏色來演繹,視覺效果非常完美
  • 非遺文化進校園,這些孩子在手影戲裡玩嗨了
    近日成師附小二年級三班的小朋友們就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單戲」的項目傳承人沈曉老師一起感受一把手影的魅力。班主任劉青老師告訴記者,希望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將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通過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參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 寬窄巷子上演最溫暖元宵晚會 手影表演"兔子吃狼"
    寬窄巷子上演最溫暖元宵晚會 手影表演"兔子吃狼" 2011-02-17 23:34:21   來源: 成都全搜索   編輯: 唐明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大班遊戲兒歌教案《手影》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玩手影遊戲,並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創編手影兒歌
  • 小手一雙有魔力 手影課程傳真經
    這是宋朝惠明法師所作的《手影戲》詩句,傳神地講述了手影戲的巧妙藝術。8月6日上午,汪家拐街道文翁社區開設了一次生動的手影電影教學課程,共有20名社區小朋友參加,社區特邀從事手影電影多年的向英與袁熙林兩位專業老師來給孩子們授課。據了解,該課程作為「文翁講堂」系列活動之一,將會開設4節課程,最後將以「手影電影」的形式展示社區的特色風貌。
  • 在《影》中鄧超演技炸裂,網友:影帝非他莫屬
    這部電影的演員演的都很好,不止鄧超孫儷演技好,就連鄭凱關曉彤演技也很好,鄭凱演的王也非常的好,一開始大笑這走出來時感覺有點出戲但是越到後面演技越好,尤其是最後一場戲的時候,關曉彤演的也很好,剛開始喊那聲哥的時候有點出戲,但是後來越來越好,最後臨時前那一笑那一幕真的演的很好。
  • 「偶」們的村莊,偶遇奇妙手影新世界
    作為第一個將中國手影這項古老民間遊戲成功搬上現代大型舞臺的開創者,沈曉先生在傳承與創新的路上一直摸索、不斷前行,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範的偶影藝術。2007年開始,沈曉便開始構思用光影講述老成都故事的影子戲劇《幸福皇城壩》,他融合了手影、皮影、紙影、人影、偶影、舞蹈、音樂等於一身的創新戲劇形式,種類繁多且技巧複雜。
  • 動作:《影》黑白水墨給人震撼和美的享受!
    《影》這部電影是我和朋友在電影院觀看的,對於這部影片的初感覺就是一幅撲面而來的水墨畫,整個電影的透露著濃濃的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感覺,不得不說國師始終是國師,在這些方面的構思總是讓人耳目一新。但影從一開始就會抓人眼球,讓觀眾被吸引住,全劇剛開始彈奏的曲讓人內心激揚,也由此引出後文,讓人大吃一驚,也烘託出了「影」這 一主題的用意。
  • 童年回憶光與影的小遊戲,10個簡單易學的動物手影,你會幾個呢?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手影大全吧,簡單易學,能輕鬆上手,學會了就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用兩隻手做出各種動作,合在一起在燈光的照耀之下,投射在牆壁上的影子就是各種可愛的小動物,這些看起來或兇猛和溫順的動物,可以用手來表達出來。雖然有的時候手不僅殘,還很僵硬,但是沒事的時候無聊常識一番,不僅可以鍛鍊手指的靈活度,有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
  • 《影》,一幅中國水墨畫卷,一場陰與陽的爭鬥
    談及第五代導演,田壯壯勝在對心靈的探索,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陳凱歌勝在展現人性複雜,善於捕捉人性的弱點,而張藝謀則勝在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並且敢於大膽使用新的色彩,突破傳統美學的限制!《影》正是這樣一部典型的張藝謀執導的作品。
  • 是張藝謀的「影子」,也是鄧超熾熱的電影初心!
    ——《影》的影評張藝謀的《影》自官方發布第一款物料以來就被廣泛關注,強烈的黑白色調和水墨質感讓觀眾們印象深刻。3、極致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在《影》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得到了非常極致的運用。太極八卦和陰陽互補的概念貫穿了整部影片。兩個比武場(一是子虞與境州的練武場,一個是境州與楊蒼的決鬥場)的太極圖更像是一個顯像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