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流行,只是還沒有現在這麼普遍,一般的家庭養狗主要是看家護院,貓咪是解決鼠患,而養寵物是一些貴族用來排解無聊、消遣時間,像寵物貓和寵物狗其實從唐朝就開始有了,清代的時候慈禧也飼養了不少寵物貓狗。
所以養寵物並不是近代才開始,是從很早以前就有了,關於養寵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狗狗死後不能埋入土中,而老一輩人也有一種說法就是貓掛樹頭、狗棄水流。貓咪和狗狗的下場還真是慘啊,畢竟活著的時候一直幫助人類,死了之後卻沒有好的棲息所。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貓狗不能埋入土中,其實還是對於運氣、風水看的比較重,覺得貓狗又靈性,埋入土中會影響主人運。
還有就是在當時就算將貓狗埋在土中,也會被別的動物扒開,當成食物,所以不入土也是出於對貓狗的關愛,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對待和自己每天相處的貓狗又怎麼會毫無感情呢?而且很早以前的貓狗感覺自己壽命將至,都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面對死亡,也讓大家認為貓狗不喜歡入土。
對於古人的想法和做法,從疾病和醫學角度解釋,是因為古代醫學技術十分有限,家裡很多的貓狗都是得了疫病傳染病去世,而主人會把它們的屍體埋在家附近,這樣一來,病菌會繼續擴散,就會導致主人和家人出現疫病。這也是現在流行火葬的原因之一,火葬能夠直接消除疫病傳播途徑,保障他人健康,現在對於去世的貓狗有哪些的處理方式呢?
1、寵物喪葬。這已經在一線城市發展成為了一種職業,專門給離世的寵物提供美容、火花、寵物墓等一些列服務,服務價格也是比較高的,不過我們也會看到一些鏟屎官為自家陪伴多年的愛寵辦了這樣的儀式。
2、火化。有的寵主會帶回寵物的骨灰,對寵物十分尊重,畢竟陪伴了自己一生的寵物,感情深厚,也希望在今後的日子還能夠如影隨形;還有一些寵主會將狗狗的毛髮、指甲、牙齒等保留作為紀念。
3、提取為鑽石。是將碳元素提取製成鑽石,不過這樣的一克拉鑽石價格在十萬美金左右,比較冷門,價格也沒隨著時間降低。
4、製成標本。一些鏟屎官會將寵物製成標本,也算是作為另一種方式陪伴著自己,不過這種方式我認為有點殘忍……也都看寵主個人選擇。
寵主不要因為寵物生病隨意將它們丟棄,那樣很可能引起疾病傳播,要為多年陪伴自己的寵物負責,也為他人的健康負責,身為現代人,應該遵守現代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