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並不是越貴越好
超市貨架上,牙膏種類琳琅滿目且標有各種功效,美白、抗過敏、止血……而往往這些牙膏,會更貴一些。其實,在牙膏選擇上,絕大部分的牙科醫生都不會選擇特別貴的牙膏。
以下三個牙膏選用的知識點,一起去看下:
一、不要想著用牙膏治療口腔疾病
雖然含氟、抗菌、抗敏牙膏等有一定效果,不過牙膏畢竟不是藥物。
例如,牙齦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壓、血液病、牙周炎,都有可能造成牙齦出血。不少宣稱有牙齦止血功能的牙膏,沒法針對所有的出血情況。而且,出血現象被掩蓋,是件更嚴重的事情,如果不早早看醫生,病情很可能會進入晚期。
二、單靠牙膏來美白牙齒很難
市面上常見的各種美白牙貼、牙膏等產品,實際上都是非處方漂白產品,這些產品價格相對低廉,但效果卻很有限,比如美白牙膏,主要含有研磨素、羥磷灰石、螢光素等成分,利用摩擦去除牙齒表面的著色。
但人們刷牙的時間本就有限,而且牙膏只能去除牙齒表面的部分色斑,想單靠牙膏來美白牙齒,基本不可能。
三、大概3個月左右換一次牙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長年累月使用同一種牙膏,這樣可能會使某些口腔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導致口腔菌群失調,降低口腔的自愈功能,從而引起口腔問題。
為了維護口腔健康,建議三個月左右換一次牙膏。這樣既可以防止耐藥性、抗藥性的產生,又能夠避免某些成分過多地攝入體內。
四、家裡牙膏應該怎麼選?
對於不同人群,需要選擇的牙膏種類也各有不同:
1:普通人:含氟牙膏。普通牙膏及含氟牙膏常規使用都沒有問題,老年人及易患齲齒的人群推薦含氟牙膏。
2:兒童:專用牙膏。2歲前幼兒,由於不能正常吐漱,家長要避免給孩子買含氟類牙膏,以防牙膏在體內長期積累,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造成牙齒發黃、缺損、氟斑牙等。
3:幼兒3~6歲,應選兒童牙膏,以保護乳牙和新生的恆牙,注意使用量一顆黃豆粒大小即可。換牙期或換完牙的孩子可使用含氟牙膏,有利於防止齲齒。
4:牙齦炎、牙周炎:抗菌消炎牙膏。這類牙膏一般添加了抗炎成分,有一定抑制細菌的作用,比較適合口腔有炎症的人群使用,比如牙齦炎、牙周炎。但有口腔炎症還是需要牙醫治療,牙膏只是輔助治療手段。
五:這三種自製「美食」有毒
疫情期間,網上掀起了一股自製美食的風潮,憋在家裡不能出門的大家各顯神通,嘗試各種美食製作方法。但這幾種常見於各家各戶的自製食物,不僅有毒,甚至還可能會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
1:自釀葡萄酒
不少家庭都會自釀葡萄酒,但是,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甲醇,家庭釀製由於沒有殺菌消毒、去除甲醇、品質檢驗的條件,如果操作不當,雜菌水平、甲醇含量就容易超標。
而甲醇的危害各大媒體也是年年報導,喝了「甲」酒中毒,會導致失明甚至危害生命。
2:自製醃菜
醃菜清脆爽口,而且工序也並不複雜,很多人都喜歡自己在家做。但是,自製的醃菜,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亞硝酸鹽和雜菌汙染風險。
食品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不過,工廠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我們的質檢部門當然也不是擺設,會嚴格把關。這些都保證了市面上流通的產品的安全性。另外,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能生成一種 I 類致癌物——亞硝胺類化合物。而亞硝胺類化合物與食管癌、胃癌等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此外,醃菜依靠自然發酵,發酵過程不易控制,十分容易造成雜菌汙染。實際上,所有家庭自製發酵品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包括剛剛提到的葡萄酒。雜菌中最主要的是黴菌。
而一些黴菌產生的黴菌毒素是具有致癌性的,比如另一種著名的 I 類致癌物——大名鼎鼎的黃麴黴毒素。除了是一種肝癌致癌物外,黃麴黴毒素還是一種很強的毒素。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 10 倍,砒霜的 68 倍,能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3:自製發酵豆製品
自製發酵豆製品可能是最常見的,但後果也是最嚴重的,常有致死事件的報導。而與之前提到的幾種不同,發酵豆製品中毒主要是因為肉毒毒素。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所有化學和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物質之一。
它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約為 0.0000001g。即,1kg肉毒毒素結晶足夠毒死全世界所有人口(事實上可毒死100億人)。而自製發酵食品正是它的常見來源。
提醒注意!
大家務必告誡親朋好友:不要迷信自製,不要隨意嘗試做這些東西,別把自己和家人置於危險之中。
家庭自製沒有控制有害物質的條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正規產品,經過層層殺菌、檢驗,比自己在家做的要靠譜得多。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覺得有用,歡迎分享給朋友!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經歷或任何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給大家也說說。
我們是老小樂,祝你你全家老小都快樂!
另外,家族群裡老人轉發的信息靠不靠譜?老爸老媽總被文章標題忽悠?他們的養生總被套路?我們要:給老人有價值的信息!讓家中老人跟上科學新時代!來關注「老小樂」並轉發給老爸老媽吧!
這裡是老小樂,祝您全家老小都快樂!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