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有人總結了一些比較美的告白句子,其中有一句出自《紅樓夢》「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引起了小編的關注。拋去小說非現實的因素,我們經常會有這種對某個場景某個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來說,在某一場景中,「似曾相識」具有一種特別的出塵離世感,但令人混淆的是,這種現象到底是幻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還是可以簡單地將這種感受歸結為錯覺?
從你的角度來說,儘管知道不曾真正經歷過某事,但是這種錯覺太逼真了,以至於你能預知下一步將要發生的事情或者將要說出口的話。
明明是第一次經歷某事,但是腦海中產生了以前曾經經歷過的錯覺,這就叫「幻覺記憶」。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高達80%的人體驗過這種感覺。
從其他角度來說,幻覺記憶可以被視為超自然現象的依據。那些人心中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他們可能記得一些事情,幻覺記憶是生命輪迴的證據。對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你都了如指掌——由此,說明這種現象牽扯到了某種先知先覺的能力。
關於「幻覺記憶」的解釋基於一點:你是否相信體驗者真的曾經看到過,或者曾經經歷過某件事,又或者曾經親歷過某場景?如果你相信體驗者曾經經歷過,那麼需要解釋的就是此人的「首次」體驗,由此得出推論,「似曾相識」只不過是人們記憶的另一種方式。
那些讓你感到「似曾相識」的地方或者人,可能你真的曾經去過,或者真的見過,但是回憶不起來了,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記憶錯誤」。在精神分析中,「記憶錯誤」屬於防禦機制中的一種,可以這樣解釋:因為最初發生的事情產生了壓力,即過去的事情是壓力源,所以相關的記憶被壓制了。
顳葉癲癇病患者的症狀之一就是「幻覺記憶」,有時候,「幻覺記憶」就會招致病情發作。這說明,這樣的現象有神經系統病因——換句話說,「幻覺記憶」的確是錯覺,而且也不是事先有了相關的記憶,然後才招致發病。
在普通人群中,某些相似的東西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因為大腦中主管「熟悉」的中心區域看到這類東西,會產生異常的波動。
另一種神經學上的解釋就是:由於某種原因,大腦的不同部分變得不同步了,以至於腦子裡會突然「迸發」一個念頭。因此,大腦將人們完全相同的經歷處理了兩次,有可能兩者之間就隔了一微秒,這一微秒可能就是產生「幻覺記憶」的原因了。
最後,還有一種純心理學上的解釋,叫作「限制性記憶錯誤」,意思是:這種新的經歷確實和某種真實記憶類似,但是這種「真實記憶」幾經重構和修飾,早已經是面目全非了,於是大腦啟動了一種錯誤的關聯反應。
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夥伴你們都知道了吧,經常對某件事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是因為你前世的記憶,而是大腦的一種錯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