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嫻:照亮孤獨

2021-01-11 人民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嫻:照亮孤獨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2014年12月30日14:3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嫻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今天下午,由首都女記協、北京婦聯和人民網主辦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價值取向」首都女記者演講比賽決賽在人民網演播廳舉行。以下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嫻的演講全文:

各位好,我是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的記者和主持人,我叫王嫻。今天在這兒想和各位分享的是我和孤獨的相遇和感受。其實作為廣播記者,可能各位同行有所不知,我們所有的採訪、報導、寫作、錄音都是一個人完成的。所以我經常一個人出差,一個人坐在夜色當中的長途大巴上,一個人採訪被拒絕,一個人吃點快餐,經常會覺得孤獨,那種感覺真的不太好。

2010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那年夏天,我到甘肅舟曲去採訪剛剛遭受過泥石流的特大災害的那個地方。我在舟曲一中臨時安置點,遇到了高一的16歲女生孫吉英,她當時是一名心理志願者,在現場做的工作是幫助心理援助師做心理問題排查。採訪當中幾次話到嘴邊我都沒問出口,家裡人和身邊人還好不好。甚至問還是不問的這種糾結幾次打斷了我,我在採訪的時候有點心不在焉。終於到傍晚的時候,孫吉英忙完了停下來,我們一起聊天,她突然問我說,姐姐,你說孤獨是什麼?那一瞬間我卻如釋重負,終於可以開始了嗎?可以說災難帶給她的創傷。孫吉英用了不短的時間講給我她的故事,如何作為一個農村女孩來到縣城無法融入,在讀書的時候終於結交了班裡的幾個好朋友。故事的結尾是那一天她拿著自己打工掙來的200塊錢約她的這幾位好朋友吃晚飯,卻等來了泥石流和朋友們在路上遇難的消息。

那一瞬間,我在想到底什麼是孤獨呢?那一晚,我們的探討做了很多很多。我試圖去安慰她,也試圖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但是這份孤獨對孫吉英來說太突然也太殘酷了。其實現在想來,那一晚和孫吉英的聊天就好象心靈感應一樣的巧妙。一個在災難當中遭受了重創的姑娘,如何在我的面前打開心扉,毫不設防,而我可以去傾聽、去交流、去去思考、去傳播,我又是多幸運的一個人啊。

都說做記者要傳播正能量。其實我在想,我們作為記者,在廣播當中,首先是出發於內心,到達內心的交流,而不只是簡單地問答。我們在一起面對又可以從內心找到能量,這又有多好呢!

從那以後,什麼是孤獨?怎樣面對孤獨?也成了我的採訪當中一個特殊的命題。曾經在陪農民工春運回家的火車上,他們和我說孤獨,我想那是年輕的彷徨或者說是一個人打拼的堅持和沉默。在2011年歸真堂上市風波的漩渦當中,我到瀋陽藥科大學去採訪那些為人工熊膽上市默默努力了多年的耄耋老人,老教授們也和我說到孤獨,甚至他們那些同伴已經去世了,我看到的是對事業的篤信和堅持,份量很重。

就在前不久,我們的一期節目,我在直播當中連線了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一位老師叫劉燕武,劉老師和我們分享的是他和他的同伴們用了六年時間走遍11個省份的一個報告,叫《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在這兒,我也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個樣本縣的數據是各個村子去世的老年當中,死於自殺的比例是30%。在那一次節目當中,劉老師好幾次都沉默了,我也一時不知道怎麼接話,特別是當他說到自己結束了調研,晚上回到住處,一個人輾轉反側,卻始終沒有辦法想起來接下來應該說點什麼。那次節目我在直播間經歷了好幾次冷場,但是回聽節目倒也不覺得尷尬,老師也在節目裡跟我說到孤獨,其實對於那些留守老人來說,比疾病、痛苦更難捱的是他們心靈的孤寂。對研究者來說,劉老師用他表達當中的沉默,傳遞了更多關於孤獨的思考。

沒錯,又是孤獨,為什麼一再說到孤獨。的確,我不得不說,在這樣的情形當中孤獨一點也不可可愛,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在節目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傳遞這些並不亮堂的信息呢?

這期節目的結尾我們的討論建立在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的解決上。一方面,呼籲政府能夠提供更到位的服務,另一方面動員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到關愛孤獨老人的行動當中來。有聽眾給我留言說,總以為父母都是我們回家的時候樂呵呵的樣子,從來沒想過我們不在家,他們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有聽眾說,是不是可以組織關愛農村留守老人的志願行動,我要報名。這樣的選題,其實我想就和老人們經歷的孤獨一樣,原本是靜默無聲的,如果我們不尋找它,不發現它,不告訴別人,就沒有人去關注它,就沒有辦法讓那些陰暗的地方曬到太陽。就好象說孤獨,只有用心去感受、去尋找,才能被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美,原本就很光鮮,而這樣的一些孤獨所在的地方,其實只有你握個手、打個招呼,大聲地告訴世界,才能讓它照進陽光。和孤獨相遇越來越多,我也越發感覺到,這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當中最私秘的一種感受,能夠去傾聽、陪伴、支撐,是我作為一個記者莫大的幸運。這期節目的結尾我們的討論建立在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的解決上。一方面,呼籲政府能夠提供更到位的服務,另一方面動員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入到關愛孤獨老人的行動當中來。有聽眾給我留言說,總以為父母都是我們回家的時候樂呵呵的樣子,從來沒想過我們不在家,他們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有聽眾說,是不是可以組織關愛農村留守老人的志願行動,我要報名。這樣的選題,其實我想就和老人們經歷的孤獨一樣,原本是靜默無聲的,如果我們不尋找它,不發現它,不告訴別人,就沒有人去關注它,就沒有辦法讓那些陰暗的地方曬到太陽。就好象說孤獨,只有用心去感受、去尋找,才能被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美,原本就很光鮮,而這樣的一些孤獨所在的地方,其實只有你握個手、打個招呼,大聲地告訴世界,才能讓它照進陽光。和孤獨相遇越來越多,我也越發感覺到,這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當中最私秘的一種感受,能夠去傾聽、陪伴、支撐,是我作為一個記者莫大的幸運。

而了解到那些面對孤獨、超越孤獨的內心感受,又也是我特別的職業收穫之一。孤獨作為力量,是人與人交流的共鳴,更是我作為一個廣播記者關於社會、關於人生、關於生命的思考的起點。謝謝各位。

相關焦點

  • 80年前的今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第一聲劃破夜空!
    現在開始播音……」從延安的窯洞裡發出後,這紅色電波便劃破夜空,照著黑暗中的黎明,震動著中國大地,成為黨中央直接領導的第一家廣播電臺。這一天也被確定為中國人民廣播創建紀念日。中央決定由解放日報社社長博古兼新華社社長,吳文燾任副社長,主持日常工作。在博古、吳文燾領導下,廣播科的同志努力增強口語廣播意識,不斷豐富報導內容,提高稿件質量,努力使稿件編得口語化。 1942年夏秋,王唯真從翻譯科調到廣播科。這年冬天,廣播科為提高新聞時效,改為夜間編稿為主。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難忘中國之聲·首屆「十佳中國榜樣」人物...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017年難忘中國之聲  首屆「十佳中國榜樣」人物評選揭曉  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 作為國家性專業新聞頻率,中國之聲除了專業新聞訴求之外,一直承擔著「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簡介
    簡介:  中國交通廣播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第十五套廣播節目,是唯一的國家交通廣播,也是國家應急廣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更好地踐行總臺「5G+4K/8K+AI」戰略布局,中國交通廣播聯動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等部委,已初步打造完成「傳統廣播頻率+行動網路電臺+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平臺」的立體傳播矩陣,努力做好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
  • 人民廣播,聲震長空
    時任山西人民廣播電臺臺長張敬民(右一)與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前輩們北京座談後留影楊兆麟2000年夏在陝北新華廣播電臺編輯部舊址前留影徐文勝採訪錢家楣(左)音響的豐富性,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作品的可聽性。在深入採訪取得豐富背景音響的同時,採訪組在採訪間隙先後到延安文化館、陝西音像出版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資料室、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收集素材,以便在後期製作時能夠匹配相應的背景音響。無論是咦咦呀呀的陝北民歌還是激昂慷慨的革命歌曲,都儘可能有原汁原味的效果。
  • 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入駐蜻蜓FM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入駐蜻蜓FM啦!趕快來關注吧!參與節目實時互動贏取精美獎品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您身邊的電臺崇州人民廣播電臺FM102.2入駐蜻蜓這是崇州人民廣播電臺在探索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方面的創新之舉。蜻蜓FM是全球網絡音頻聚合平臺,聚合了世界各地共有3000多個電臺頻道,固定用戶近億人。崇州人民廣播電臺涵蓋最新、最全的時事新聞、本地資訊、城市歷史文化、美食旅遊推介、交通路況以及經典、流行的年代音樂等板塊。聽眾只需在手機上下載蜻蜓FM的APP,搜索年代音樂1022,就可以隨時隨地收聽節目,並可以回聽,下載。
  •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胡蒙介紹
    主持人胡蒙胡蒙,山東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播。《溫馨夕陽》主持人。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六一」晚會《快樂向未來》將播出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六一」晚會《快樂向未來》打造了一系列兼具家國情懷、童真童趣的精彩節目,同時充分融入未來科技元素,利用4K、AI、虛擬等總臺最新的技術成果,以全媒體陣容為新中國慶生
  • 「小朋友們,小喇叭開始廣播啦!」這個熟悉的聲音,你還記得嗎?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這個聲音對於今天40歲以上的人來說,恐怕不會陌生。60年前,人們把這種聲音稱為祖國的聲音、人民的聲音。那個年代這個聲音傳遍了中國,也傳遍了異國他鄉,這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夏青。1950年5月23日,23歲的夏青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事播音工作。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夏青隨即投身到緊張的播音報導工作中。
  •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六一」晚會將呈「快樂向未來」主題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六一」晚會 央視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5月31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31日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獲悉,2019年「六一」晚會已經錄製完畢,將於6月1日當晚以繽紛節目呈現「快樂向未來」主題。
  • 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主持人風採
    >    歐楠畢業學校:北京廣播學院。獲獎經歷:    1983年開始任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早新聞播音員,1992年轉入上海東方廣播臺任《東廣早新聞》播音員、主持人。1994年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全國優秀播音作品一等獎;1994年、1995年兩次獲上海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作品一等獎;1995年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4年任上海廣播電視學會播音與主持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並授予「播音與主持特別榮譽金獎」2009獲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
  • 民國首都電臺:南京「夜鶯」聲音甜 規模引起日本恐慌
    民國政府中央廣播電臺舊址。南京城西江東門一帶的清江路,路面空曠,成了市民學車的理想之地,周邊駕校雲集,不少人都在路旁排隊,等待練車。它們便是當年國民政府中央電臺的發射塔。鐵塔底下,小巷深長,兩旁是民居,百米內便看見一扇白漆鐵門,兩旁為門房——青瓦拱頂,條磚壘成,典型的民國風格。門牌上,寫著「江東門北街33號」。這裡便是電臺舊址,現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的一處辦公地。1932年,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臺在江東門外開播,引起轟動。
  • 2015年度廣西新聞獎(廣播電視作品)獲獎目錄
    桂林人民廣播電臺    鄭蘇趙愛林 徐志翔 3、桂粵閩瓊四省區海關今天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 文虹任 譚妍薇 唐慧婷 4、上汽通用五菱成為中國首家產銷破200萬車企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  韋 黎  胡 戎 5、地鐵公交南寧造 我市高端裝備製造業上新臺階 南寧人民電臺  韋 璇
  • 關於公布2008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廣播文藝和廣播劇獎...
    呂慶華 宋勁彬 濟南人民廣播電臺  二等獎(4件)  1、第一個喊出「中國不哭」的人  作者:劉勤萍 劉闊 煙臺人民廣播電臺  2、紅旗頌  作者:方圓 張莉莎 翁亞明 青島人民廣播電臺  3、肥城之戀  作者:耿海燕 宿婷婷 鮑蕾 楊梅 泰安人民廣播電臺  4、似水流年三十載
  • iTunes廣播加入NPR全天新聞電臺
    如果一個廣播服務沒有看起來蘋果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將NPR(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加入了iTunes Radio中。這個新的電臺將會全天24小時播報實時新聞以及NPR中的其他節目,如 All Things Considered和Morning Edition。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是全國較早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高校,也是國家廣電總局幹部培訓基地。畢業生分布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各省級和地市廣播電臺、電視臺以及動畫公司、廣告公司等單位,且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幹。學院現有較完備的教學設施和功能齊全的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近6000萬元。
  • 2012度全國經濟廣播優秀節目評析結果公布
    1、《深水闖關》   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財經節目中心   主創:蔡萬麟(總策劃)   採編:黃睿、黃耀偉、馮雅、丁玲娜、韓志峰、雷佳燁、陳愛海、公秀華、王銳、王浩、柯成韻、何京玉、劉濤、胡曉輝、周洪、陳永松(溫州臺)   後期製作:張雙梅、劉勤力、王大民、趙子亮   2、《卓越企業耀荊楚》   單位
  • 南皮縣委網信辦利用廣播電臺FM87.5宣傳《河北省網絡生態文明公約》
    南皮縣委網信辦利用廣播電臺FM87.5宣傳《河北省網絡生態文明公約》 2020-12-01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陽泉取締黑廣播電臺窩點 每天播壯陽藥廣告
    新華網太原1月11日電(記者魏飈)山西省陽泉市警方與相關部門聯手,近日成功取締一處「黑廣播電臺」窩點。  2014年12月份,經偵查發現:陽泉開發區奧林花園小區內有人使用「黑廣播電臺」。陽泉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經進一步偵查,發現頻率為97.0兆赫的黑廣播,每日晚七點至次日七點播放壯陽藥售藥廣告。「黑廣播電臺」發射功率大,不僅會對附近居民造成輻射,而且該波段頻率播放的內容為非法廣告,這些內容會引誘群眾上當受騙,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陽泉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陽泉市無線電管理局決定依法取締這個「黑廣播電臺」窩點。
  • 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長:傳遞真相是媒體人的職責
    【慧聰廣電網】2021年1月1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網際網路,向海外受眾發表新年致辭。     慎海雄在致辭中說,作為媒體人,報導事實、傳遞真相是我們的職責。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初,2000多位同事立即奔赴中國疫情防控第一線。及時、客觀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抗疫的實情。
  • 對話王嫻:註冊制推行核心是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進程
    5月16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嫻在「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特別策劃」上接受新京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非常關鍵作用,註冊制推行核心是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進程,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註冊制對企業沒有硬性財務指標要求,即使企業受疫情衝擊業績下滑,只要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也仍有可能實現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