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日前有市民抓拍到一輛私家車停在路邊「換牌」,交管部門關注後正在進行核查,而眾多網友指出此情街邊常見。北京晨報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可輕易買到以「躲罰款」為目的的假車牌,不少網店打著訂做「車牌框」的幌子招攬生意,買家可自選號碼和歸屬地,還有視頻教授「快拆安裝法」,甚至還可訂做假駕照。相比網店,實體店則稍顯低調,坦言「可預訂」。警方提醒,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偽造、變造車牌和證照均屬違法。
當街摘換牌 網友曝光交管重視
日前,有網友爆料,一輛小轎車停在路邊「摘牌」,視頻中,司機下車後走在車尾牌照前「搗鼓」了一會兒,車牌很快就被摘了下來,司機又將另外一副備用牌照裝了上去。
視頻發出後,大量網友轉發評論。網友視頻發出的次日,北京市交管局官方微博@北京交警發布情況通報稱,根據網友所曝光,一冀牌小轎車司機疑似變造機動車號牌,駕車上路行駛的情況(見右圖),交管部門已經引起重視,市交管局涉車專業隊正在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對於通過換牌、貼牌變造車牌的行為,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都是為了逃避交通違法監控,這極易衍生超速、闖紅燈、闖禁行、違反限行規定等違法行為,嚴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除了當街換牌,更多則是偷偷摸摸在車牌上做手腳,比如用貼片將號牌某個數字或字母「改造」,偽裝成另一個號牌。採訪中,不少司機坦言,如果自己用了假牌,膽子肯定會變大,「應急車道、公交道上跑得肆無忌憚」。
摘牌車亂停 套牌出租找給假幣
小尚(化名)說,他每天上班路過海澱區學知橋西側輔路,經常被路邊違停車輛逼的無路可走。而且,他觀察了幾天發現,停在裡邊的車輛為躲避攝像頭和交警處罰,竟把前後車牌都摘了。從小尚發的照片中看,有三輛停在路邊的不同顏色、品牌小轎車均無牌。
此外,有市民曾向北京晨報記者講述了自己夜間打車時遇到套牌出租的經歷,「給我找回一張50塊錢的假幣,我根據發票上監督電話一打聽才知道車是套牌的。這下可好,都沒地方尋去,幸好只是破財,這要是再出點別的事兒,想想都後怕。」
而對於私家車車主來說,一旦車牌被別人仿製,就只能吃啞巴虧。有些車主覺得提交證據太麻煩,忍氣吞聲獨自承擔違法處罰。
實體店:老顧客才能預訂
這些假牌照、數字貼都是哪裡來的?記者日前走訪了一些汽車飾品商店和汽修店。聽聞記者有心「變個號」,多數店家都抬頭將記者掃一眼,「沒有,這哪讓賣啊,為了幾十塊錢個東西再被罰,得不償失,不過你要從別處買了不會裝,我這兒可以給你弄」。說罷,他拿出一包「京字扣」,「和車管所的一樣」。
另外也有商家稱,雖然沒有假車牌,但可以訂做車牌貼,「你要是為跑長途、防限號,用這個就可以,30塊錢一個,想要任何數字和字母都可以。」看記者有些猶豫,他強調,「只有老顧客來才給預訂,不然這個東西還得來回郵寄,沒啥利潤還冒風險。」
幾番走訪,除了裝車牌所用的一次性安裝扣,記者並未見到假號牌或是貼片實物,不過一位商家給記者支招兒,「你去網上看看,啥樣的都有。」
網店:135元可訂「套裝」
記者在淘寶、鹹魚以「車牌貼」為關鍵詞搜索,網頁彈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的字樣。但以「假車牌」、「訂做車牌」等關鍵詞搜索,可出現數百個商家,發布的大多數商品都是「車牌鑰匙扣」、「車牌安裝架」。可通過與商家客服一打聽發現,他們無非是「掛羊頭賣狗肉」,訂做假號牌才是他們真正的買賣。甚至有一家「女裝店」,也只掛出「號牌架」一個商品,但記者諮詢客服得知,對方實際做號牌生意。
據車管所工作人員介紹,新車上牌所用的螺絲扣是一次性使用,「想拆卸得用砂輪切割,完全破壞,這就是防止人們換牌套牌的。」實際上,這根本難不倒換牌者和不法商家,記者從淘寶網搜索發現,不少經營汽車商品的店鋪都銷售快拆型「車牌扣」,方便拆卸和安裝,店家稱「全國各地的都有,送小工具」,有的還承諾,「車檢也沒問題,絕對看不出來」。
「135塊一副,包含牌子和安裝螺絲扣,車牌號碼你提供,小車藍牌,大車黃牌都有。」一賣家告訴記者。記者提出要看一下成品實拍圖時,對方通過旺旺發來一個「渝A」車牌照片,車牌上多處有與真照一樣的防偽底紋。對方承諾,「保證和真的一樣,交警都看不出來」(見右圖)。
另外有謹慎的賣家在記者提出想看一下號牌照片後,發過來一個微信號叫記者添加。記者通過該商家的微信朋友圈發現,除了假車牌,車輛上路所需的行駛證、年檢標、保險標、環保標都在其經營範圍內。這個微信名為「車友必備」的賣家每天發布數條廣告,除了展示「商品」,還外帶「支招」,「誰得罪你,仿造他的號牌掛上去,天天闖紅燈。」記者甚至還在該微信賣家朋友圈中看到,對方還發視頻教授如何快拆車牌,可謂是「一條龍服務」。
■警方提示
買賣使用
偽造號牌涉違法
對於訂做的假車牌,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確規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5日以下拘留,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檢驗合格標誌、保險標誌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根據法律規定,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或者故意遮擋、汙損、不按規定安裝機動車號牌的,也要被記12分,罰款200元。北京市交管部門稱,對「涉牌」的違法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的嚴管態勢,還專門成立了涉車專業隊執法,頻出重拳,堅決打擊。
■記者手記
上路才抓
不如順藤摸瓜
使用假車牌、車牌貼之人,自以為「聰明」,實際是損人不利己,更有甚者以為穿了「保護衣」就一路暢通了,這類司機擾亂了交通秩序,更是對法律的褻瀆。
從滾滾車流中一眼揪出假車、套牌,只有經驗豐富的交警才能做到,但架不住警力有限,封路排查效果明顯,但又會耗費極大執法成本,對待涉牌違法,交警一直都是高壓態勢,無奈存僥倖心理的司機依然大有人在。
媒體也曾報導,警方搗毀假車牌黑窩點,往往都是以數十萬套計算,可見這條產業鏈的「繁盛」。而如今網購的便捷,也大大助推了假牌產業的「興旺」,也讓那些有賊心的司機多了鑽空子的機會。
記者覺得,假牌上了路再去抓,倒不如順藤摸瓜,沿著這條產業鏈往上遊查一查,將更多的假牌、套牌扼殺在「黑作坊」裡,加大對源頭製造者的處罰。此外,對銷售環節的監管更是必不可少。如今,線下商家就明顯收斂了許多,但網店卻肆無忌憚,這說明,電商平臺缺乏行之有效的監控,電商不是法外之地,賣家違法,平臺難逃監管之責。打擊假車牌,交警執法只是最後一環,要想杜絕,必須源頭和中間環節齊抓共管、群防群治。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張靜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