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那誰是「成功之父」?從這5個裡面挑1個!

2021-01-09 安哥文史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一個人在取得成功之前,總是需要經歷一些失敗。正如小孩要學會走路,總是會摔倒很多次一樣。

既然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是誰呢?人在失敗的時候,需要哪些因素的配合才能獲得成功?這個重要的配合因素就是「成功之父」了。接下來,我為大家提供五個選項,看看你心目中是哪個。

一、檢討是成功之父

為什麼說「檢討」是成功之父呢?關於這個問題,孔子的學生曾參了標準答案。

曾參,不但勤奮好學,而且非常注重道德修養。他對自己非常嚴格,但還是會時不時犯錯。於是,他就想:「如何讓自己可以少犯錯誤,變得更成功呢?」

曾參想了個辦法就是每天睡覺之前自我反省、自我檢討,看看哪些做得不夠好的就及時改正。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每天都要自我檢討,問問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忠誠,和朋友交往是否講究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溫習。日復一日,他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

如果我們在每一次失敗受挫的時候能好好自我檢討,好好思索失敗的原因,從而在下一次做得很好,那麼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二、堅持是成功之父

荀子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一個人如果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一根腐朽的木頭可能也不能折斷;如果能夠堅持不停地努力雕刻,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美麗的圖案。

當一個人失敗時,只要繼續堅持,就有成功的希望。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因為堅持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王羲之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從7歲就開始練習書法,從未中斷。他每天堅持練習,就連走路也要在自己的衣服上比劃。時間一長,他的衣服居然被劃破了。

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王羲之終於練就「入木三分」的筆力,影響千古。因此,很多人認為,堅持就是成功之父。

三、學習是成功之父

學習為什麼是成功之父呢?答案很簡單。人為什麼會失敗?可能是技能不夠,可能是知識面不夠,可能是視野不夠。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強大,從而避免重蹈覆轍,進而獲得成功。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一開始並不沒有取得成功。後來痛定思痛,閉關學習,重出江湖,又獲得成功。蘇秦就是其中之一。

蘇秦,是鬼谷子的徒弟,修習的是縱橫之術。學完後,就開始下山闖蕩江湖,多年沒有成果,窮困潦倒,只得回家。儘管回到家中被家人看不起,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

於是,他開始刻苦學習姜太公所著的《陰符》。《陰符》也叫《太公陰謀》,是姜子牙的治國謀略。蘇秦潛心修煉,終於學成復出,得到了燕文公的賞識。

他用「合縱」之計聯合六國來抗衡秦國,致使秦國15年不敢出兵函谷關。蘇秦也成為當時縱橫天下的謀略家。

所以,一個人失敗之後,可以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獲得下一次的成功。

四、借力是成功之父

俗話說,借力使力不費力。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們即使失敗再多次,也很難獲取成功的,那就需要借力。說到借力,大家可能就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三國故事:「草船借箭」。

赤壁之戰,孫劉聯盟對抗曹操,可謂精彩紛呈。有一天,周瑜對諸葛亮說:「我們要十萬支箭,請你在3天內造出來。」憑劉備陣營的實力,這麼多箭是很難短時間造出來的。

怎麼辦?於是就出現了「草船借箭」的精彩一幕。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扎滿稻草的船假裝攻打曹操,曹操便派弓箭手瘋狂射擊。結果,那些箭全都插到了稻草人身上。很快,諸葛亮就拿到了10萬支箭。

自己辦不到的事,就要懂得看看有哪裡可以借力辦到,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做法。所以說,借力也是成功之父。

五、合作是成功之父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沒有成功的個人,只有成功的團隊。一個人要獲得大的成功,還是要講究合作。

孫權說:「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孫權認為,一個人若能夠運用好大家的力量,就能夠無敵於天下;能夠集合大家的智慧,也就不比聖人差多少了。

作為東吳之主,孫權善於用人,以張昭為師,以周瑜、程普為帥,打造東吳穩定的局面。在曹軍大舉南下之時,他又能和劉備合作,共同克敵,可謂明智。在與孫權交手之後,曹操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今社會,同行合作、跨界合作都很常見,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走得更長遠。可以說,合作也是成功之父。

結束語: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必成功」的公式,只有不斷努力不斷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正如李白所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要我們全力以赴無怨無悔,也就不枉此生。

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是什麼呢?是檢討、堅持、學習、借力、合作,還是其他?不妨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成功之父是誰呢?
    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幹起來」就是成功之父! 有些人總想幹點事情,但還沒幹的時候,就各種理由來了,各種不能幹的理由就來了,就是這些理由把自己說服了,然後就不幹了。有些人總想成功,卻往往事與願違,為什麼呢?因為沒幹,哪來的成功呢?
  • 「石油大王」: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
    「石油大王」: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碗「雞湯」了,當然這裡並沒有什麼貶義。洛克菲勒曾說:「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很多時候我們把信心建立在能力,預期,希望之上,我們總是在看出事情的苗頭後,或者以自己的能力測量過事件之後,才會表露我們的信與不信,在洛克菲勒看來,這其實不是自信,這只是錯把「希望」看成了「信心」。希望是產生於負面情勢下的一種正面預期,它可能與信心相關,但它絕對不是信心。
  • 每日一笑:失敗是成功之母,那什麼是成功之父呢?
    1 . 有一天小明突然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讓全班同學都想不出的問題,可是這個問題卻讓他想不出答案,上課的時候,他看到老師進來,就問老師,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什麼是成功之父呢?老師也疑惑了,回去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來上課給了小明答覆:你回家打開你媽媽的購物車,清空買單,就是「成功支付」!
  • 大溼黃億萬總結:原來成功之母有四個,而失敗其實是成功的後媽
    我是臭不要臉的成功窮人兼雞湯大溼和成功學大溼黃億萬。我們一定要質疑這個世界,書本上的知識都是過去式,別人的成功經驗只代表別人,但是在我們還沒有成功之前,我們該信誰?直覺告訴我: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帥且唱歌最好聽的男人,可是我不信,打死我也不信,因為成功之父突然昨晚跟我說:成功之母有四個。
  •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成功不需要失敗的經驗,只需要成功的指引
    「失敗是成功之母」,小時候聽了無數遍的心靈雞湯。但失敗真的是成功之母嗎?如果真的是,那男足豈不早就宇宙無敵了,為何還在為衝出亞洲苦苦掙扎呢!所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也許並不一定是對的。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成功不需要失敗的經驗,唯有成功才能指引成功。
  • 人人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什麼?憑什麼,奮鬥、拼搏不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作為一句勵志名言,在不久之前,還幾乎是全民口頭禪,幾乎人人都將其掛在嘴邊。但現在很少有人說了,原因是人們對它產生了質疑,甚至有了「既然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誰才是成功之父呢」這類的反語。眾所周知,失敗是成功之母這類俗語,是勞動人民在千百年的勞動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實踐出真知,「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既然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那麼它錯誤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但問題是,為什麼呢?
  • 失敗是成功之母,當失敗難產時,誰來孕育成功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標題只是玩笑話,失敗與成功的主體都是人,而把人的不成功歸罪於一句話,這才是真正無能的表現。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失敗和成功之間有沒有必然聯繫,是不是失敗之後緊跟著就會成功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前一篇文章(人人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為什麼?憑什麼,奮鬥、拼搏不行)我們說過,做完並做成一件事就叫成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成所有事的。這個世界無限大,而我們每個人所面臨和面對的,卻是非常有限的。
  • 面試官: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是失敗的什麼?女生機智回答被錄取
    面試官: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成功是失敗的什麼?這是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在上千份簡歷中人力資源精心篩選出了比較適合的50人通知進行筆試,最終留下了最優秀的10個人進行面試。但是崗位只有兩個,所以筆試通過的這10位的競爭壓力也非常大。
  • 失敗是成功之母,誰是成功之父?
    電 報 之 父 電報之父塞繆爾·莫爾斯,其實是搞美術的。1837年,跨界成功的莫爾斯自學成才,發明了電報和摩斯電碼。 1844年,莫爾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用電報機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 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蹟!(What hath God wrought!
  • 你怎麼看「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
    我們常常聽到周圍的人鼓勵失敗的人經常用「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不知從何時何處流傳開,但它如今已成為人盡皆知,並且被人們廣泛使用的名言。只要是人在做的事情時,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不可能每個人都能一次成功。
  • 面試官:「失敗為成功之母」,那成功為失敗的什麼?只有他答對!
    面試官:「失敗為成功之母」,那成功為失敗的什麼?只有他回答對了!萬萬沒想到啊。在這個熱火朝天的七月,任然有很多人在找工作。如今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獲得工資那麼簡單,更多人在乎的是工作的體驗過程,環境以及事業成就感。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劉嘉還認為,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連續的失敗只會導致連續的失敗。而要想從失敗的泥潭中爬出來,可以巧用「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迎接下一個勝利,強者恆強。
  •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素材)
    失敗是成功之母(作文素材) 2013-09-09 12:0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失敗非成功之母
    你有沒有懷疑過失敗真的是成功之母嗎?如果是真的那為什麼很多人一直重複著失敗呢?這裡邊其實有一個玄機,一家公司同時來了兩位姓張和姓李的業務經理,工作半年以後呢張經理就在附近買了一套房還買了一輛車,下半年呢準備把孩子接到城裡邊去讀書。
  • 成功是成功之母
    大家都在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也就是說從失敗中找到很多的經驗,最終可以成功。有時候我們會開玩笑說,成功是成功的姥姥,成功是它媽媽的媽媽,因為成功的人幾乎會一直成功下去。這樣的例子特別多。到底是一個失敗的人未來成功的機率高,還是已經成功的人未來成功機率高?
  • 【講座心得】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聽陳煦海博士講座有感楊謀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 千萬別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與成功是平等的,你失敗了,也就等於成功了。細細回味這句話,確實感覺很深刻。1我有一個學員,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稿子就被錄用了,這讓他信心倍增,後來他的發稿也越來越穩定。但是在前段時間卻遭遇多番退稿,而且是在文章被修改了很多次再被退回來。他的信心一度被打擊,甚至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憑藉運氣。
  • 明天下午《失敗,成功之母》講座,約嗎?
    營銷協會將在3月24日(星期二)舉辦營銷講座——《失敗,成功之母》具體時間:3月24日(星期二)下午14:30-16:30地點:勵志樓D408主講人:李秀鋒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為成功奠基。
  • 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都知道為什麼還會失敗?什麼才是失敗之源呢
    我們雖然已經明白了「失敗乃成功之母」。還需要進一步找到「失敗之源是什麼」?因為我們很多人可能還在失敗著?不怕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實踐已經證明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真理。但是很多人仍然源源不斷地失敗著。「真理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會成為謬誤」。
  • 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
    有小夥伴問機農,「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如何表達。其實這個句子的表達也挺簡單的,它就是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機農對「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的理解是,我們要在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教訓,避免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來使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然後一步步走向成功。那麼今天機農就緊扣主題來分析一下Failure這個單詞。單詞failure表示失敗,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單詞總共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詞根fail表示錯誤,第二部分是名詞後綴ure,由錯誤,出錯導致了最終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