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格鬥融合動作奇觀——《張天志》中打鬥戲漫談

2021-01-08 夢見烏鴉

你們這幫練武的,還廢什麼話,打就對了。

說下《葉問外傳:張天志》(如下簡稱《張天志》)的打鬥,因為這種片,看打就行了,其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張晉、楊紫瓊、託尼賈、釋延能,再加上WWE出身的摔角手戴夫·巴蒂斯塔,一部電影裡匯聚這麼多「專業級」能打的角色,再加上袁八爺,所以看點自然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張天志》並不是一部單純的功夫片,而是融合了動作片特技效果,並由專業武打演員完成的「二合一式」作品。

PS,這片目前票房不算高,所以必須要推薦一下,同期最值得一看的華語片,起碼動作戲很贊,目前口碑堅挺,12月華語片最高評分,有圖有真相。

功夫片+動作片的合一

《張天志》,《葉問》系列外傳,與正傳不同,也與傳統的功夫片(也就是武術片、武打片)有別,而更偏向於動作片。

一方面,這是昔日我們的獨立片種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另一方面,也與角色定位有關。

★功夫片

是我國引以為傲的獨立片種,外國是沒有的,什麼是功夫片?顧名思義,以表現格鬥技擊為主,突出格鬥技巧、武術套招拆招、武學精髓,甚至武術家的武德,基本上這類電影多數由有著武術功底的演員出演,才能更好詮釋。比如李小龍的所有電影,成龍的《醉拳》,李連杰的《精武英雄》《霍元甲》、甄子丹的《葉問》。

★動作片

隨著時代的發展,功夫片作為動作類型電影的一個亞種,同樣依靠動作來製造視覺奇觀,為了滿足觀眾增長的審美需求,功夫片越來越朝著動作片的領域靠攏。在塑造格鬥場面上,出現了大量特技鏡頭,以及攝影的上突破。說白了,哪裡有那麼多武術和功夫奧義去展現,打的猛就行了。比如成龍的《警察故事》《我是誰》、李連杰的《父子武狀元》《鼠膽龍威》,甄子丹的《殺破狼》《直擊證人》等等。

這些電影中的打鬥,雖然依舊展現了格鬥技擊和套招拆招,但更多是追求視覺奇觀:

比如成龍的電影,打鬥不是在樓頂就是在車頂,依靠大量環境因素,各種道具為己用並制敵。這樣的鏡頭場面很好看,但與《精武英雄》這樣的傳統功夫片,在所追求的視覺場面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所以動作片的好處:攝影更新和特技鏡頭的加入,一方面可以營造出罕見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讓一些非專業演員,依靠攝影和剪輯手法,在鏡頭前呈現的效果,不亞於專業演員。

比如《諜影重重》,依靠晃動的鏡頭和快速剪輯等特技鏡頭,讓馬特達蒙秒變格鬥高手。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專業武打演員去拍動作片,會是怎樣的效果呢?

就是《張天志》中的打鬥效果。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幾場打鬥,不是在霓虹燈牌上,就是在樓頂,要麼就是在狹小的空間和一堆障礙物中,突出的是視覺奇觀而非單純的技擊效果。

如今功夫片與動作片的涇渭越來越模糊了,比如《黃飛鴻》其實就算是動作片,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功夫片。同理在《葉問3》是典型的功夫片(以詠春精髓和武德為故事核心),但動作片屬性越來越高。武指從洪金寶換成了袁和平,動作效果上也與前兩部擂臺式的打鬥不同,多考慮環境因素,比如葉問船廠大戰和電梯裡PK泰拳。

張天志是虛構的角色,並不是寫實的宗師,而是武者,令該角色在打鬥效果上,有足夠的創作空間去追求更多視覺奇觀。所以該片在形式上,不像《葉問》系列,更像《殺破狼》《導火線》《拳霸》這類作品。

PS,當年李連杰拍完《霍元甲》後說不再拍攝武術片,但後來又拍了《敢死隊》《不二神探》等片,網友說其「食言」。其實人家說得沒錯,咱拍得是動作片,不是武術片。

動作片中的專業功夫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解說,應該出自一位外國武痴之手,說《諜影重重》毀掉了動作格鬥電影,因為該片的打鬥風格非常投機,導致以後的動作格鬥片,很難在看到如《精武英雄》《拳霸》《突襲》這樣的作品了。

雖然觀點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貨話糙理不糙。

功夫片,為了強調武學精髓和技擊效果,鏡頭大多處於靜止或平移,長鏡頭居多,普通人沒兩下子是玩不轉的,所以就格外依靠專業武打演員的功底,用最樸實的鏡頭反映出最精彩的格鬥技擊效果。

動作片,為了強調視覺奇觀效果,在格鬥基礎上,多借用特技鏡頭來完成傳統鏡頭達不到的效果,所以很多非專業人士是完全可勝任的,他們拍不了功夫片,卻可以在動作片中遊刃有餘。

所以那哥們觀點就是這裡,當動作片與功夫片界限越來越模糊,無論專業還是非專業演員,既然有了更加省力的拍攝方式,那麼誰還用那麼費勁的復古拍攝手法去營造視覺效果呢?

也未必啊,比如《突襲2》《拳霸》《冬蔭功》《殺破狼2》中那些經典格鬥長鏡頭,以及平穩的鏡頭去表現專業動作效果,這些作品作為典型的動作片,在追求特技鏡頭效果時,依然強調格鬥技巧,這就是傳說中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而且這些鏡頭,必須仰仗於專業武打演員的功底,這是一種純粹的視覺美感,其他演員無法完成,這就是非常難得了。

《張天志》中的打鬥鏡頭也是如此,雖然沒有特別明顯炫技的長鏡頭,但在相對傳統和平穩的鏡頭感,是當年功夫片中常用的方式——用連貫至始終的鏡頭語,完成嚴謹嚴密地擬真效果。

而這樣的擬真鏡頭中,展示的卻是特技鏡頭,這是專業武打演員在動作片所能發揮的最大能量。

就拿霓虹燈大戰來說,雖然有著一定的威亞痕跡,但這樣只會在功夫片中出現的鏡頭感,呈現如此特技場面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因為假如用《諜影重重》的拍攝方式,這樣的場面會是另一種效果,大家可以腦補一下。

但恰恰本片中用功夫片場景的鏡頭效果去展示如此特技場面,平視鏡頭,剪輯不多,用大段長鏡頭表現演員們在高架霓虹燈牌上的攀爬和格鬥,這樣效果的少了當下流行的快速剪輯造就緊迫感,而增強了格鬥場面的視覺奇觀。

這就是老牌功夫片導演的特點,在傳統拍攝技法中追求創新。你要想讓這幫人拍出《諜影重重》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浪費人才。本片僅是專業能打的演員就很多,為什麼不用傳統一點的手法,把專業武打演員的能量發揮到最大,去表現一些特技鏡頭呢?

終究而言,《張天志》是一部用傳統功夫片拍攝手法而拍的動作片。

片中很多打鬥場面,都是如此。下面來簡單列舉,順便帶出張天志這名角色的特徵。

武行正道的打架王

雖然黃子恆的劇本有偷懶之嫌,但還是把張天志這個虛構角色的特徵表現出來。

在《葉問3》的詠春內戰中,葉問與張天志的拳法從使用者和打鬥效果都不同。他們只是詠春的不同發展階段,葉問是成熟的,練拳就是練心,很好的體現出他內心的細膩,仁愛。而張天志的盡現弒殺本色,爭強好勝,儘是殺招。他們的招式同是詠春卻只是內心不同而已。泰森一戰。葉問還是被逼使用標指(戳眼),以力打力,但在戳瞎泰森眼睛前收手。而最終決戰,張天志率先使用標指,葉問則用寸勁還擊險勝,終究而言,張天志只是「輸了一招」而已(本片也有再度提起),但卻輸了整個人。

葉問是「以戰止戰」,就是萬不得已我是不會出手,一旦出手我就要勝利,制止這場戰鬥。好多事情都會比它重要,所以人家是一代宗師。

而張天志,打算向葉問同志學習,但二者本質是有區別的,所謂「道不同」。楊紫瓊那副字就是代表——武行正道。

意思就是,我還是那個爭強好勝、儘是殺招的我,但這次我要用在正道之上。

本片中的幾場打鬥,除了被偷襲,其餘都是這位主動挑起來的。

比如與小混混打鬥,第一場你們弄壞我的東西,我就要揍你們。第二場你們燒了我的房子,我把孩子往別人身上一扔,追打一幫人。這種情況在葉問身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惹到我頭上就揍,所以張天志一點也沒變,還是那個打架王,而且這位打架不計後果。

《葉問3》裡因為打架丟了工作,這部自己傳記裡混得比前作還慘,就像片中釋延能說他,我打你是因為你沒禮貌。我看有人說這片是把葉問的人物形象套在張天志上,純屬胡說扯淡,張天志和葉問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極端。

葉問,功夫是工具,他的人生中有比功夫更重要的東西。而張天志呢,功夫是用來保衛自己重要東西的手段

PS,這裡要說下,不要以為本片是模仿葉問,這是不一樣的。要說類比,《葉問2》的模板是上世紀80年代張華勳導演的《武林志》,而《張天志》的模板則是《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二者還是同一個導演。

儘是殺招

「我是來揍你的」,史上最充足的打架理由,不是嗎?

說說本片的動作成分,袁和平是導演,但並不是武術指導,意外嗎?其實八爺在《葉問3》之後,再也沒有出過手。

本片的動作指導叫做袁信義,是袁和平的胞弟(袁和平一家兄弟姐妹七個),袁家班的二把手。別看是兄弟,但這武指風格跟哥哥不太一樣。

舉個例子,《黃飛鴻》前兩部包攬兩年金像獎最佳動作大獎,其中八爺袁和平指導的是《男兒當自強》,而袁信義則是第一部(與袁祥仁一同指導),後來也指導了《鐵馬騮》。沒錯,《黃飛鴻》與《鐵馬騮》的武指都來自袁家班,但不是袁和平,而是他。

ps,袁信義跟哥哥袁祥仁一樣熱愛演戲,但由於形象問題幾乎沒演過好人,比如《大內密探零零發》裡的,《鐵馬騮》裡的神爺,還有《長江七號》裡戴飛碟帽被採訪的民工。

所以二者的風格一目了然,比起《男兒當自強》裡布棍和法臺大戰這樣極具創意的動作戲,袁信義的風格是《黃飛鴻》裡梯子大戰和《鐵馬騮》裡的梅花樁格鬥,這樣大開大合,高來高去的風格。可見,《張天志》裡以霓虹燈大戰、櫥窗內格鬥這樣的打鬥戲,這是非常典型的袁信義動作風格。

張天志是武者,並不會追求技擊技巧,反而更像街頭格鬥,招式並不嚴謹規範,反而強調簡單粗暴,把殺傷敵人作為第一要務。

而且作為詠春傳人,張天志直到最後一刻才使出了詠春拳,其餘時候,都是洪拳和長拳,而且片中幾位角色都不是正宗拳路。

比如託尼賈,絕非正宗泰拳,倒是更像踢拳道(泰拳流傳的日本,融合了空手道和拳擊等地方搏擊的變種),從架勢上就能看出來。這應該是有意為之,為了表明大家都是野路子,混街頭出身,誰怕誰。

張天志VS毀滅者

著重說下他跟「毀滅者」的大戰,也是讓他被逼使出詠春制敵的原因。但是有人問了,葉問用詠春都沒能勝得了泰森,張天志為什麼可以勝了更大的塊頭,這不是打臉嗎?

看過《葉問3》的都了解,詠春內戰,好似《笑傲江湖》中華山派劍宗與氣宗的百年戰爭。葉問與張天志的詠春風格都不一樣,用一位內行給我科普所言,按詠春分類,有胖詠春和瘦詠春。葉問是「瘦」,追求巧勁貼身打;張晉這個算胖詠春,硬打,步幅和招式更大。

葉問打泰森,巧勁貼身是不可能的,因為力量相差懸殊,而且別看泰森塊頭大,作為拳擊手也非常靈活。所以葉問最後放棄了詠春,詠春的「中線理論」對泰森不再適用(詠春的特點之一就是沿著自身中線向敵方中線攻擊,相當於與對方重點在一條線上,對泰拳高手那一段尤為明顯,但對泰森就不行了,因為力量懸殊),而是採用他認為更加實用有效的戰法,攻下盤、利用身形、肘部快速閃躲尋求空間反擊。

張天志打戴夫·巴蒂斯塔,後者比泰森大一號,力量更大,但缺點是不夠靈活。

★第一回合張天志用洪拳和長拳正面攻擊,被揍得很慘,因為達到其身上如泥牛入海,但對方還擊,自己格擋作用不大,甚至會被震飛。

★第二回合,張天志使用了詠春,他的「胖詠春」不是葉問那種貼身,而是以快速步法始終追著對方的身位進行攻防,因為對方力量雖大,但拳速不快,詠春步法完全可以躲過。

這裡張天志也是放棄了詠春的「中線理論」,追求側身攻擊,兩側到中線。拳軌短打和追身上步的優勢,截擊對方拳路,攻擊薄弱的肋部,這樣不但可以減少正面力量衝突,這樣使得毀滅者無法發揮作用,還會有效打擊敵人。

這裡就有點截拳道的意思了。

最終張天志制敵的方式,典型的詠春三板斧(攤,膀,伏)。別看名字叫「三板斧」,但內容千變萬化,張天志攻防中,以攤手打向對方的中線,從而變成鏟掌進攻,一趟日字衝拳,承包了對手的中路。

所以雖然是藝術加工後的電影,但也絕非是信手拈來,動作片中的技擊展示,都是有理有據的,所謂理論聯繫實際嘛,但現實中最好不要嘗試,因為終究是理論。

結語

收尾這篇文章,看了眼票房,有些感慨,看來當代新觀眾對這樣傳統的動作片不太感冒啊。

雖然這部電影故事情節都很老套,但打鬥場面還是很,換句話說,這片有著明顯的賣點。說句實話,同期幾部國產片裡,還恰恰就是本片最值得一看。

用功夫片的鏡頭感去呈現動作片效果,全靠專業武打演員領銜主打,這樣的情形,如今很少見了,還是支持一下吧,最起碼電影有亮點,希望逆襲。張晉還是太帥了,擺POSE造型正宗。

說到正宗,明年開機……文體兩開花……多多關注 。

相關焦點

  • 天馬發片單 《葉問4》《張天志》等動作片曝光
    而即將於今年六月開拍的電影,同屬葉問系列的《張天志》更是現場焦點項目,黃百鳴稱:「自2008年天馬打造了電影《葉問》,1、2、3部的成功令葉問成為中國英雄走進國際,如今踏入《葉問》十周年,天馬除了集合原班人馬,以4億籌備拍攝《葉問4》外,看到上一部由張晉飾演的,手持雙刀的張天志大受歡迎,今年也會以2億預算,開拍葉問系列的新電影《張天志》,讓更多的中國功夫搬上大銀幕,帶來更多新鮮感、新衝擊。」
  • 賀歲功夫熱片《張天志》9.1超高好評「霸榜」
    2018年末「最走心」燃情熱片  「英雄魂」更少不了「煙火氣」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作為「葉問宇宙」系列影片的一支,講述了葉問的手下敗將——張天志的濃淡人生。身為一位帶著「失敗前史」出場的人物,相較於以往影視作品中「可望不可即」的英雄大俠,張天志作為一名「平凡英雄」無疑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 《葉問外傳:張天志》動作片版「神仙打架」!
    就國內動作片來說,李連杰、成龍大哥等功夫明星主演的影片幾乎都看過,還一度產生了學武的念頭。當然,學武這件事最終沒有成行,這讓我對它更加嚮往,總夢想自己一身武藝,可以懲強除惡,弘揚正義。近年來,隨著成龍大哥等動作演員的逐漸退出,以及動作片市場的蕭條,好看的動作片越來越少,有真武藝的動作演員也越來越少,小編的心真的很痛啊!!
  • 《葉問外傳:張天志》票房逆襲成聖誕必看佳作
    「葉問」系列華語功夫大片《葉問外傳:張天志》正在熱映,該片由袁和平執導,黃百鳴、甄子丹監製,張晉、戴夫•巴蒂斯塔(Dave Bautista)、柳巖領銜主演,楊紫瓊、託尼•賈(Tony Jaa神仙功夫陣容誠意滿滿獲觀眾激賞張晉託尼賈再戰引回憶殺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匯聚了張晉、戴夫·巴蒂斯塔、楊紫瓊、託尼賈、釋彥能等來自中、美、馬來、泰四國的多位功夫明星,僅一部電影就展現了詠春、西洋拳、洪拳、泰拳、少林拳等多種武功,並在導演袁和平獨具匠心的執導下輪番登場,呈現出風格各異、血脈賁張的多場動作戲,除了拳拳到肉的真實打法,在美術、
  • 動作格鬥遊戲:《功夫擂臺》
    功夫擂臺
  • 天馬電影發布新片單 動作片扎堆 《葉問4》《九龍不敗》《張天志》曝光海報
    據天馬電影公司老闆黃百鳴透露,這兩年將是天馬電影的「功夫動作年」。除《葉問4》正式籌備外,剛拍完的《九龍不敗》也曝光精彩片花。即將於今年六月開拍的電影還有同屬「葉問」系列的《張天志》。由張晉主演、陳果首次執導的動作電影《九龍不敗》,今日公布了新片的片花和概念海報,主演張晉和世界級MMA拳王Anderson Silva在片中拳來腳往,緊張的打鬥場面不禁讓人捏一把汗,張晉一身肌肉的龍紋身造型也首次曝光
  • 除了「蜘蛛人」,功夫片中還「打」過哪些老外?
    同時,為了讓動作、內容更真實,逼真,其後的眾多華語動作電影邀請了許多世界頂級的格鬥名家參演,雖然他們在電影中或許更多的是反派或配角,但他們和主角的精彩格鬥,成為影片中不可磨滅的華彩片段。不過這些外國臉對大多觀眾來說都比較陌生,新京報獨家專訪《九龍不敗》反派安德森·席爾瓦,並盤點中國動作片中的外國高手。
  • 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12月21日「一招制敵」
    近日,電影發布「一招制敵」版預告片,該預告不僅亮相多套功夫門派的經典招式,曝光張晉與楊紫瓊之間一段酒後勁猛霸氣的八卦掌對決,更是在正邪相鬥拳拳到肉的打戲裡,多方介紹了詠春功夫的精髓,無論是三套經典拳術和五大動作要領,都令人更加期待重拾詠春的張晉究竟如何在這場熱血沸騰的功夫之戰中一決高下,領悟真正的詠春之道。
  • 《葉問外傳:張天志》閉幕釜山,張晉演繹詠春高手傳奇
    電影講述了詠春傳人張天志在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霾,用傳統功夫抗擊外商毒販,重喚詠春精神的傳奇故事。當晚映後,電影收穫了在座5000餘位觀眾和電影人的好評,被贊「劇情高潮迭起,打戲酣暢淋漓」。 2016年,甄子丹飾演的葉問與張晉飾演的張天志之間的「詠春較量」,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能突出特色,就是一部好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
    近些年,隨著甄子丹、李連杰、成龍等功夫明星的作品數量減少,功夫片的整體產量與質量都在大幅萎縮,曾經盛極一時的功夫片忽然出現了斷層的跡象,令無數功夫片的影迷著急不已。不過,在2018年末,《葉問外傳:張天志》的上映又上影迷們眼前一亮。
  • 葉問衍生電影《張天志》劇照曝光,張晉楊紫瓊聯手上演功夫大戲!
    對於中國觀眾而言,「葉問」和「李小龍」一樣,就是中國功夫的代名詞。只不過,對於葉問最為貼切的功夫名次是「詠春拳」。如今根據葉問,衍生出的功夫影片《張天志》首次曝光劇照。從劇照中不難看出,此次電影將由袁和平導演執導。新晉功夫代言人張晉將作為主演,而與之搭檔的是華語電影著名打星楊紫瓊。而在公布的劇照中,另一位重量級明星,是曾在《銀翼殺手2049》、《銀河護衛隊》中扮演大反派的男星戴夫·巴蒂斯塔。
  • 葉問張天志國內好評如潮,觀眾認不出柳巖?網友:身材認出來了
    剛剛上映的《葉問外傳:張天志》在國內收穫了一波好評,貓眼電影評分竟高達9.1分,是12月國內電影評分最高的,讓我們來看看這部電影內容如何吧。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延續了《葉問3》的故事,講述了張天志與葉問比武惜敗後,決意放下功夫、遠離江湖紛爭,但面對連番挑釁,惡意侵犯,決定重拾詠春「以武之道」捍衛民族道義尊嚴的故事。導演袁和平,素有「天下第一武術指導」美稱,拍出來的電影風格自然是一部暴力美學,拳拳到肉,特有的港式武打風格體現得淋漓盡致。
  • 甄子丹最勁爆的7部電影,拳拳到肉的暴力格鬥
    甄子丹是非常知名的動作影星,他的電影多數以功夫為主旋律,而且打擊感非常火爆,讓人熱血沸騰!在大熒幕上的甄子丹,是很多影迷中的功夫硬漢!在國產電影中,有很多功夫影星,如喜劇風格的成龍大哥,形如藝術的李連杰,靈活迅捷的洪金寶等,而甄子丹也有自己獨特的標籤,那就是拳拳到肉的真實格鬥技巧。這或許與他的功夫生涯有很大的關係。
  • 楊紫瓊重出江湖,助陣功夫片《張天志》
    主辦方昨日宣布,由香港著名武術指導袁和平執導,香港著名電影人黃百鳴與甄子丹擔任監製,內地男演員張晉領銜主演的動作片《葉問外傳:張天志》,入選成為本屆釜山電影節閉幕影片。《張天志》與甄子丹的《葉問》系列一脈相承,都旨在發揚光大中國的「詠春拳」。在2015年上映的《葉問3》中,甄子丹曾與張晉飾演的「張天志」大打出手,讓觀眾見識了另一位詠春高手「張天志」的一身好本領。
  • 意料之外的回合格鬥樂趣 《功夫擂臺》參上
    《功夫擂臺》Kung Fu Jumpu是一款FTG格鬥遊戲,該作與《拳皇》、《街頭霸王》的玩法不太一樣,遊戲中利用類似投射的玩法來完成人物動作,有點像《百戰天蟲》裡的對戰方式,系統會根據所選招式自動攻擊對方。
  • 香港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十部功夫動作電影,你看過了幾部?
    所以成龍走了和他相反的道路,拋棄了凌厲動作,換成了詼諧打鬥,讓觀眾感受打鬥的刺激時,也能體會到開懷一笑,這也讓他走出另一條成名之路。《醉拳》不僅僅捧紅了成龍,也奠定了詼諧動作片的開啟。最大的意義在於,讓香港功夫片繼續在全球發光發熱。top4:《警察故事》《警察故事》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動作片,由成龍執導,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等主演。
  • 盤點格鬥遊戲中的真實格鬥技
    3.中國功夫中國功夫是一個統稱,不但源遠流長,而且派別眾多,短短幾行文字不足以詳細描述,在格鬥遊戲中有關使用洪拳、醉拳、蛇拳、鶴拳、八極拳、太極拳、八卦拳、迷蹤拳、通背拳、截拳道、心意六合拳等中國功夫的角色簡直數不勝數,有機會可以專門另寫一篇《論格鬥遊戲中的中國功夫》。其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的格鬥技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功夫更多時候代表了一種精神文化。
  • 本周9部新片上映漫威「蜘蛛俠」對戰詠春「張天志」
    生活報記者從金安國際影城獲悉,在本周上映的9部新片中,號稱六款蜘蛛俠史詩級同框的《蜘蛛俠:平行世界》成功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與它同樣受寵的還有匯聚了張晉、戴夫·巴蒂斯塔的功夫巨製《葉問外傳:張天志》。國內外兩大英雄同天過招,喜歡的 親們別錯過哦。 如果你喜歡詠春,那就一定不要錯過將於21日上映,由袁和平執導的《葉問 外傳:張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