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17173 光速追獵者
自從2012年Oculus Rift在kickstarter平臺眾籌以來,虛擬實境技術便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當中,而不甘於只做一個手機廠商的HTC與老牌遊戲巨頭索尼也先後投入該領域,並於2016年第一季度陸續發布VR終端頭盔,可以說在當前的消費級VR頭盔領域,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目前的VR頭盔分為分體機、一體機以及手機終端,其中分體機是目前VR領域體驗最好、技術最成熟的類型,以HTC VIVE、PSVR以及Oculus Rift為代表的硬體藉助高性能PC和主機的強大性能,能夠實現目前手機和一體機頭盔無法實現的高解析度流暢次世代畫面,但是在它們三者當中,也有這價格和配置等明顯的區別,想要成為嘗鮮者建議謹慎入手。
在這其中,索尼依靠的是旗下以PS4遊戲機為主要載體的PS生態網絡,而HTC在手機業務陷入困境後轉而和Valve合作推出Vive頭盔;同時作為引發本輪虛擬實境風暴的Oculus Rift,也得到射擊遊戲之父約翰卡馬克的技術支持。儘管這三種頭盔在技術上仍有明顯不足之處,價格也並非貼近大眾,但這並不影響用戶對VR世界的憧憬。
1月開啟預售的Oculus Rift,在15分鐘內以599美元的售價售罄;2月29日開啟預售的Vive,儘管售價高達799美元,也在10分鐘內售出15000臺;半個月之後,PSVR頭盔以399美元的售價通過亞馬遜商店在英國和德國開啟了預售,不到十分鐘第一批設備就已售罄。從購買者對虛擬頭盔的搶購可以看出,VR頭盔在未來的市場潛力相當巨大。但由於目前VR頭盔缺乏統一的硬體標準,因此這三大VR頭盔不僅形態各異,性能配置也相當雜亂。
Oculus Rift
Oculus Rift CV1在1月開啟預售的套裝包括一個Xbox One手柄,Oculus遙控器、Oculus頭盔和一個麥克風。另有2月份開啟的Rift +PC套裝預售活動,這個起步價1499美元的套餐包含CV1版內容和一臺滿足Oculus Rift對接要求的預裝PC,這臺預裝PC則需要滿足如下的配置要求:
Windows 7 SP1 或 更高版本系統
NVIDIA GTX 970 或AMD R9 290同等配置或以上
Intel i5-4590 同等性能 或 更好的CPU
8GB+ RAM
兼容HDMI 1.3視頻輸出;2個USB 3.0接口
目前合作的PC廠商包括華碩、Alienware和戴爾,用戶可以通過百思買、亞馬遜、微軟官方商城Store預定,已經預定Rift的用戶購買PC可獲得100~200美元的特惠折扣,算上折扣後,整個套裝最低價為華碩 G11CD的949美元。同時PC套件中還包括兩款捆綁遊戲《EVE:瓦爾基裡》和《Lucky's Tail》,之前Oculus曾公布了30多款遊戲的首發名單,下面這些遊戲就是首發陣營中評價較高的遊戲:
《Chronos》 – Gunfire Games開發的RPG遊戲
《Edge of Nowhere》 – Insomniac Games開發的北極生存遊戲
《Eve Valkyrie》 – CCP開發的星際射擊遊戲
《Damaged Core》 – High Voltage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VR Sports Challenge》 –Sanzaru Games運動競技類遊戲
《Esper》 –Coatsink開發的益智遊戲
《AirMechVR》 – Carbon Games開發的桌面遊戲
《Lucky’s Tale》– Playful Corp開發的平臺冒險遊戲
上述這些遊戲不僅支持Xbox one手柄操作,同樣支持名為Oculus Touch的手柄操作,雖然預購套裝的用戶會獲得一隻Oculus Touch手柄,但手柄不會在發貨時一同配送,用戶追加第二隻手柄需要多少費用仍然是個疑問,相信今年下半年Oculus Touch將與用戶見面。
作為本次虛擬實境「回歸」後的第一款VR頭盔,Oculus Rift在推出之前,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與約翰卡馬克大神的加入就已經為其賺足了眼球,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來,Oculus Rift在PC領域缺乏強有力的支持,在硬體不斷推陳出新和技術不斷完善的背景下,Oculus Rift還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構建一整套生態系統,這才能夠保證在未來的競爭中不落下風。
HTC Vive
印象中的HTC只是一家傳統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但近年來智慧型手機業務的下滑早已讓Htc陷入低谷,加上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縮水版高價手機,早已讓它的企業形象大幅下落,所以在這兩年中,HTC日益倚重於新興的VR領域。在2015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HTC和VALVE合作推出的一款VR遊戲頭盔Vive,讓HTC變身為高大上的科技企業,躋身為VR頭盔三巨頭之一。
這套售價為799美元的Vive套裝包括一個頭戴式顯示器、兩個單手持控制器、以及兩個定位裝置(Lighthouse),將這兩個定位位置呈對角線放置在空間內,就能同時追蹤顯示器與控制器位置,且精度極高。
這套Lighthouse系統採用的是Valve的專利,它不需要藉助攝像頭,而是靠雷射和光敏傳感器來確定運動物體的位置,使用 HTC Vive的用戶在兩個定位裝置所覆蓋的正方形範圍內走動,這是它與另外兩大頭顯 Oculus Rift 和PS VR的最大區別,在定位精度較高的同時,也部分限制了頭盔的使用環境。
作為同樣支持PC平臺的VR設備,Vive頭盔經常被拿來與Oculus Rift一較高下,但實際上兩者的主要配置並無明顯區別。二者均採用OLED顯示屏,單眼解析度均為1200X1080,最低要求畫面幀數為90FPS,可視角度為110度,內置有麥克風和耳機,支持瞳距調整,僅材質和重量上區別較為明顯。但在配套的PC配置上,HTC推薦的PC配置更為貼心:
Nvidia GTX 970/AMD 290級別或者更高
英特爾i5-4590/AMD FX 8350 equivalent或者更高
4GB以上的內存
HDMI 1.3/DisplayPort 1.2或者更新
1個USB 2.0埠或者更高版本的埠
Windows 7 SP1或者更新版本
在配置中,CPU的選購方面比Oculus Rift多了AMD FX 8350的選擇,內存也只需要Oculus Rift的一半。在推薦配置中最貴而且最重要的是顯卡,這與Oculus Rift的配置持平,總體來說,HTC Vive的PC配置比起Oculus Rift來說要貼心很多,同時配置的定位裝置和手柄也是一次到位,相信這點可以讓用戶不再糾結Vive的高售價了。
在軟體方面,HTC本身缺乏遊戲等內容的開發能力,但在V社Steam VR平臺的支持下,Vive頭盔的軟體陣容絕對不容小覷。在目前公布的首發遊戲名單中,包括《半條命》系列在內的100多款遊戲均在其中,另外恐怖遊戲《異形:隔離》、模擬類遊戲《歐洲卡車模擬2》、登山遊戲《Everest》,加上《終極戰區》、《饑荒》、《血統:地下世界》、《精英:危險》、《浴火銀河》、《軍團要塞2》等知名作品也已經登錄Steam平臺,並可以自由選擇支持Vive頭盔和Oculus Rift頭盔的內容,至少Vive頭盔的使用者不愁沒有內容體驗了。
索尼 PSVR
作為目前使用成本最低的索尼PSVR頭盔,玩家並不需要額外購買一臺高性能PC,問世已經4年的PS4主機就足以支持在PSVR頭盔上流暢運行VR遊戲。自從VR興起以來,索尼多年來運營的PS生態系統得以全面爆發,強大的硬體研發經驗、獨一無二的遊戲內容開發實力、4000萬臺主機的核心玩家群、PS Store內容分發平臺,PSVR雖然沒有成為第一臺面向市場的VR設備,但憑藉著自成一體的PS生態環境,PSVR已經在這場VR爭霸戰佔盡了先機。
在3月份的GDC大會上,索尼公布了399美元的PSVR套餐和相應的遊戲陣容,不說龐大的遊戲陣容,僅是399美元的售價就震驚了業界,但實質上這個售價中不包括必須的PS Move手柄和PS Camera設備,但也頗為良心了。399美元的設備包括:
PSVR頭顯
處理器盒子
立體耳機
HDMI線
交流適配器和電源線
頭顯連接適配器
當然索尼之後也緊接著推出了499美元的全家福套餐,追加了包含兩個PS Move手柄、PS Camera攝像頭以及一個PSVR遊戲世界光碟在內的全套PSVR硬體設備,再加上一臺PS4主機,玩家就可以盡情體驗PSVR遊戲了,總價算下來為800多美元,僅相當於一臺HTC Vive頭盔的售價。
由於PS4主機的性能限制,PSVR頭盔僅能提供960x1080P解析度的單眼畫面,可視角度也僅為100度,但得益於優秀的生態系統和獨特的插幀補償技術,PSVR可以實現在1080P解析度下以60幀速穩定運行遊戲,但以120HZ的刷新率輸出畫面,並且延遲控制在20ms以內,幾乎感受不到延遲和眩暈。同時配置有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傳感器,以及9個追蹤位置LED實現360度頭部動作跟蹤,帶有支持3D音頻輸出的迷你立體聲插口和麥克風,遊戲畫面可在VR頭盔內以及電視上同步顯示,獨有的影院模式支持與普通的PS4遊戲和視頻,以及通過PS4 Media Player在PS VR上享受全景攝像頭等設備拍攝的360度照片和視頻,做到遊戲影視內容雙彈齊發。
支持PSVR的遊戲陣容除了索尼第一方的之外,第三方也給足了PSVR面子,在GDC2016上公布的遊戲陣容中,有50款以上遊戲將於年內上市,另有160款遊戲開發中,總共230家開發商和發行商在為PSVR開發軟體,其中還出現了不少國內遊戲團隊的身影。
《EVE:瓦爾基裡》、《全息舞動》、《Rez無限》、《RIGS》、《Tumble VR》、《直到黎明:血戮》、《星球大戰:前線》、《飛鷹》、《Wayward Sky》等獨佔或跨平臺遊戲的出現,還不能反映出目前PSVR的內容潛力,據悉《真三國無雙》、《最終幻想》、《初音未來》等知名大作的VR版本也在緊張開發中,等到這些作品以全新的沉浸式視角登陸PSVR平臺後,玩家才能體驗到更為明顯的體驗區別。
當然PSVR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其依託的PS4平臺畢竟已經是一個4年前發布的設備了,性能的滯後對於未來的遊戲限制會非常明顯,這也是為什麼PSVR的頭盔會附帶一個獨立的處理器單元的原因,同時坊間又開始傳聞PS4.5推出的消息,但瑕不掩瑜,PSVR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仍佔據著巨大的生態優勢。
VR生態圈地完成
目前的VR領域尚無明確的市場標準,今天的這些引領者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行業標準制定者,儘管VR頭盔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但目前在遊戲領域,VR已經在PC和主機平臺完成了初步圈地,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完善各自的軟硬體優勢,鞏固核心玩家群。
對於Oculus來說,雖然它定義了VR頭盔的大部分技術標準,但目前仍有部分技術難題亟待解決,並且定位追蹤等技術的精度也有待加強,同時軟體內容的軟肋也一直存在,但是基於Facebook的平臺優勢,如果能在VR社交應用方面率先發力,就可以奠定oculus在行業的獨特地位。
HTC目前將大部分資源轉向VR領域,其進展也是神速。雖然目前的套裝售價最貴,但可謂是硬體一次到位,配合光線定位裝置和特製手柄,遊戲操作體驗非常棒,同時配合Steam平臺解決了內容平臺和分發的問題,接下來重點解決的難題就是如何吸引開發者持續生產內容以及降低硬體成本,在軟硬體上仍有廣闊的潛力可挖。
由於Oculus和HTC都是面向PC的平臺的VR終端,其硬體配置也基本相似,Steam平臺可同時支持兩個平臺的遊戲,因此未來也存在著二者合併的可能性,而一旦真的發生,PC平臺的VR標準制定者也就非這個聯合體莫屬了。但目前這個可能性並不存在,HTC在發售了最新型號手機後,著力於建設線下網吧體驗店,與順網科技達成合作的目的盡在於此。
相對於PC平臺的競爭和移動VR領域的雜亂無章,主機VR領域可謂是一片至清見底的大水塘,任PSVR在這裡怎麼撲騰,都不會有人指責一句。微軟鍾情於全息領域Holoens頭盔無暇他顧,任天堂則是專注於下一代主機NX的研發,加上均衡的軟硬體研發能力,PSVR是當仁不讓的主機VR標準制定者。
雖然PSVR有統一的硬體標準,但目前PS4主機已進入中期,硬體何時升級以及如何升級著實讓人頭疼,升級早了如何面對數千萬核心玩家?主機如何升級?10年的生命周期是否會改變?PSVR頭盔間隔多久後推出新一代終端?是否採用2K甚至4K解析度?已發布的1080P遊戲如何以最小成本升級兼容?相對於PC平臺尚無制定硬體標準的態勢,PSVR可謂佔儘先機,但目前行業的快速發展與主機升級的固定周期,卻又給PSVR帶來了新的麻煩。近期關於PS4.5的信息越來越多,高管Philippe Cardon也表示,PS4上市多年升級是很正常,這番回答被認為是索尼即將推出PS4.5的強有力的信號,
拋開AR、移動VR以及MR(混合現實, Mix Reality)的硬體設備,單純以VR頭盔外設領域來說,不論是PC平臺或主機平臺,可以說對於後來者的空間都已經不大,當下三個企業無一不是在完善自身的軟硬體實力,以完善的生態鏈去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究竟誰將問鼎天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