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殼郎這種小蟲子,雖然是推糞球的,但獲得了人們的一致喜愛,稱讚它為「自然界的清道夫」。在這種圓圓黑黑的蟲子中,應該也只有屎殼郎不是被大家害怕討厭的。
正式認識一下屎殼郎,它有大名的,叫蜣螂。不過大家一直將它稱作屎殼郎,通俗易懂又好記。
屎殼郎通常是夫妻兩個一起行動,找到便便的時候,它們就會開始收集,一路走一路收,直到滾成一個大大的糞球。然後夫妻兩個合作運回自己的巢穴,或者運到一個它們覺得安全的地方就地掩埋。
正是這種埋便便的行為,一來使地面上的便便減少,避免滋生細菌環境汙染;二來將便便埋在地下相當於給土地施肥,增強土壤質量,時間長了這片地方就會長出來越來越茂盛的草。
屎殼郎推糞球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問題,因為這個小傢伙太神奇了。它們不管離自己的巢穴有多遠,都能選擇兩地間最短的路線回家。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它們的糞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圓。一個小甲蟲怎麼推得動這麼大這麼圓,重於自己身體幾百倍的東西呢?
如果你知道屎殼郎的力氣有多大,就知道推糞球對它們來說太簡單了。
據每日郵報2011年3月的一篇報導,經研究人員實驗,發現蜣螂可以推動相當於自身體重1141倍的物體
所以一個糞球對它來說,確實是小意思了。當然圓圓的糞球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比如一不小心就滾下去了:
現在在我們看來髒兮兮的屎殼郎,大自然的打工仔,在古埃及可是地位非常高的。
古埃及神話中,有一位太陽神每天都會造一個新的小太陽帶到另一個世界。因為太陽是圓的,所以當它們發現屎殼郎每天都會推著圓圓的糞球,而最後糞球莫名其妙地消失的時候。他們認為屎殼郎就是太陽神的使者,圓圓的糞球就是每天新造的太陽,最後消失不見了就是屎殼郎運往另一個世界了。
自從古埃及人民發現了這個情況,就把屎殼郎封為了聖甲蟲。並且他們還神奇地發現,屎殼郎居然是從埋在地底下的糞球裡爬出來的!
於是他們的聖甲蟲身上又添加了神秘的色彩,比如說能夠「向死而生」、「死而復生」、「循環重生」。
因為聖甲蟲的這一神秘特性,古埃及人會做聖甲蟲圖案的配飾放進自己的墓穴裡,作為自己的護身符,以減輕自己的罪孽。
沒想到吧,屎殼郎的高光時刻,居然是在古埃及。
至於「向死復生」這種認識,實際上是屎殼郎會把自己的卵下到糞球裡,然後找個安全的地方埋起來。卵孵化後就吃糞球為生,等把這個糞球吃完了,它也就變成成蟲了,從地下爬出來。
屎殼郎的第二高光時刻還是得益於它們的推糞球本領,它們清理糞便的本領非常優秀,所以澳大利亞農業學家們就發現了這個寶藏。它們引進了23種屎殼郎,投放進牧場中,大大改善了牧場糞便堆積、臭氣燻天的情況,同時還減少了牧場90%的飛蠅,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傳播。
屎殼郎對地球的生態環境,真的是功不可沒。
最讓研究者著迷的還是為什麼屎殼郎能夠在遠離巢穴的地方,精準定位,能找到距離巢穴最近的路。後來發現,屎殼郎居然是靠星辰定位的,準確來說是靠月光偏振定位。
月光偏振就是月光在經過大氣層的時候,再照到地面上會發生偏離。所以屎殼郎靠月光偏振定位的話,那豈不是它的小腦袋瓜裡還會計算路徑?
除南極大陸外,世界各地都有屎殼郎的分布。為了地球的生態環境,屎殼郎推糞球那麼努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