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情信物年代秀 承載一份深情一段美好時光 圖
一本三聯版《金庸全集》
結婚時期:上世紀90年代
人物:胡虹夫婦
定情信物:三聯版《金庸全集》
看著中年發福的丈夫,胡虹戲謔地用「左手握右手」來形容彼此感情,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說起來,兩人的相識,很俗套——相親。
1996年,23歲的胡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老孫。
那時候,25歲的老孫,當然還沒有發福,頭髮也還濃密著,但也算不上是那種讓胡虹一見傾心的「偶巴」。
「認識後,就開始了很平淡的交往。看電影、逛街、吃飯……那時候談戀愛的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吧。」
讓胡虹對老孫另眼相看的是一套三聯版《金庸全集》。
胡虹說,讀書時,並沒有怎麼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那時候,女生寢室最流行看的是瓊瑤、席絹等的言情小說。不過,窮學生沒人捨得去買,都是去學校附近的租書店,兩毛錢租一本,大家輪流看。」
寢室裡卻有個金庸迷,每天晚上熄燈後,她就給寢室裡那些迷言情小說的姐妹們講《射鵰英雄傳》。「她講得特別生動,很多細節現在我都記得。我們每天都是聽著她的故事入睡。」胡虹說,有一次跟老孫聊天,就講起了這些學生時代的事兒。
「我不過是隨口說了句『要是有時間,我很想把金庸小說讀一遍』,誰知道,他就送來了一整套《金庸全集》。」
胡虹至今還記得,那個大熱天。老孫吭哧吭哧搬了個大箱子來到胡虹家。打開一看,滿滿的一箱書,94年三聯版的《金庸全集》。
「我數了數,一共36本,總價498元。」胡虹都傻眼了。和現在動輒就送IPHONE5的年輕戀人來說,這實在不算什麼,但那時候對於剛工作兩三年的年輕人來說,很少有人捨得花那麼多錢買一套書的。
胡虹後來才知道,為了買這套書,老孫還向單位預支了下個月的工資,「那時收入都低,他一個大小夥子,每個月收入除去日常開支,哪還能剩下多少閒錢。」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男人真是有點傻氣。」偏偏就是這種傻氣,深深感動了胡虹。
後來,胡虹一邊和老孫交往,一邊讀《金庸全集》。
當滿滿一箱書都讀完的時候,胡虹不僅熟悉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那個傻呵呵的買書青年也走進了她心裡。
1998年兩人結婚,第二年胡虹順利生下了兒子。
十多年來,這套《金庸全集》,一直放在胡虹家的書櫃裡。
雖然現在這套書看似一本不缺,胡虹卻提起了內心的一絲遺憾。
原來,很多年前,有朋友來借過其中的一部《雪山飛狐》。「誰知道,朋友遲遲不還,到後來,我都忘記是誰借的,不知道找誰去要回來。」胡虹又不想她和老公的定情信物從此缺了一本,就去書店找。
那時候,三聯版的《金庸全集》,因為合約到期,已經不再出版,當年的那個版本就成了絕版。胡虹跑了很多地方,終於在一家舊書店裡找到了《雪山飛狐》。
「雖然會有一點遺憾,不過,總算配齊了。」胡虹說。
兒子10歲時,這套書就成了他的摯愛。
現在,兒子已經讀初三了,假期裡,有空也會把它們再拿出來重新翻翻。有時候,他也會調侃下爸爸媽媽這段和《金庸全集》有關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