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到這個詞就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本草的,那就是紫花地丁,名字特別,別名也有很多的,那您知道 紫花地丁的作用與功效都有哪些嗎?您知道日常生活中紫花地丁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嗎?很多人都不知道紫花地丁長什麼樣,那就來學習一下有關紫花地丁的知識吧,看看它有什麼樣的價值。
紫花地丁功效與作用
想要知道紫花地丁功效與作用是什麼,我們先要知道紫花地丁是什麼、來源、性質等等,這樣才能幫助您更好點了解紫花地丁的價值所在。
紫花地丁基本信息別名
地丁草,箭頭草,堇菜地丁,地丁,羊角子,獨行虎,米布袋。
來源產地
中藥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杭物紫花地丁的全草。主要產於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採收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切碎,乾燥。
性狀性味
苦、辛,寒。歸心、肝經。
紫花地丁功效與作用功效
其實很多人已經在使用這個中草藥了,用於身體的清熱解毒、可以消腫,並且還可以治療身上的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目赤腫痛等,那就來看看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藥用價值
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黃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腫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損傷、癰腫、毒蛇咬傷。
食用價值
紫花地丁每100g乾物質中含有蛋白質29.27g,含可溶性糖2.38g,胺基酸33.95mg及多種維生素。
將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莖採下,用沸水焯一下,換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湯、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園林價值
紫花地丁開出滿盆嬌嫩的花朵,用於窗臺、書桌、臺架等室內布置,也可製作成盆景。
1.紫花地丁配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紫花地丁、蒲公英同屬清熱解毒要藥,紫花地丁活血解毒作用強於蒲公英,善治療毒,蒲公英消腫散結作用強於紫花地丁,長於治乳癰。
兩藥相伍,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作用增強,用於治療血熱雍滯,癰腫瘡瘍,紅腫熱痛及熱淋等症。
2.紫花地丁配金銀花:兩者皆為清熱解毒之品,金銀花的功效與作用偏於清熱解毒,紫花地丁兼能涼血消腫,兩藥合用,共增解毒散熱消腫之功,為治癰腫療瘡要藥。
紫花地丁傳統應用
紫花地丁
的藥用價值也是蠻多的,中藥的配方中加了它,可以有效去除黃疸、身上的惡瘡、並且可以消腫,出現喉嚨痛的話,也可以試試紫花地丁的哦。
1、黃疸內熱
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2、癰疽惡瘡
用紫花地丁(連根)、蒼耳葉等分,搗爛,加酒一杯,攪汁服下。
3、癰疽發背
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搗碎,和白面,放醋的功效與作用中泡一夜,貼瘡上,極有效。
4、疔瘡腫毒
用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蔥頭、蜂蜜一起搗爛貼患處。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為末。加油調勻塗患處。
5、喉痺腫痛
用紫花地丁葉,加醬少許,研成膏,點入喉部。取吐為效。
紫花地丁的食用方法
紫花地丁全草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甙類、黃酮類等成分。其全草可食用,一般春秋季採收,摘後,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放入開水中略微焯一下,撈出後可涼拌、炒菜。
做法指導
1. 凡各種疔毒癰瘡,紅腫熱痛者,可單用鮮品搗汁服,並用其渣敷患處;或與金銀花、蒲公英、野菊花配伍。
2. 若氣血虧虛者,可加入當歸、黃芪;若溼熱凝結骨癰疼痛高腫者,可與茯苓、車前子、金銀花、牛膝同用,以利溼清熱。
3. 凡頸項瘰癧結核者,可與夏枯草、玄參、貝母、牡蠣相合,以散結消腫。
蒸紫花地丁
材料:紫花地丁500克,麵粉300克左右,鹽5克,色拉油15毫升,麻油10毫升,其他可按個人口味。
做法
1、將菜摘乾淨,清水洗淨。這很需要耐心,我洗了不下10遍的時候,還覺得菜裡有些乾草屑。
2、將清洗過的菜,儘量攤開晾去水氣。這點很重要,如果水氣太大,不僅會需要放很多面,而且面多了口感差會發粘。
3、將晾後的菜另置一鍋,放適量色拉油,反覆揉搓後醒5分鐘。油放多點口感會更柔軟些,可是會長肉肉。
4、在3內放普通白面,當然也可以放點玉米面或是豆面,反覆攪拌至菜表面均勻有一層薄薄的麵粉。面放的多少與菜的乾濕程度及不同的菜的含水量有關,多做幾次就有感覺了。
5、開水上鍋蒸10分鐘,撒入鹽,蓋鍋再蒸2分鐘。
6、出鍋,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佐料,開吃!
小訣竅
菜洗乾淨後晾的時間長一些,可減少麵粉的用量,並且做出的菜清爽不粘,這款菜的技術含量就在如何把麵粉的量放得恰到好處。出鍋後以個人口味可加蒜蓉、辣椒等。
結語:大部分的中藥不僅僅是一種藥材,熬藥喝,也可以作為食材的,食用也是可以的,比如說紫花地丁,可以做藥材,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做這個菜的時候,可以加上少量的麵粉的哦,這樣做菜是不會粘鍋的哦,也希望您分享給您的小夥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