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養雞養狗樓下不得安寧

2020-12-03 騰訊網

  本報訊 (實習記者馮豔麗)「他們家不僅養雞養狗,水箱還天天響,實在是吵得厲害。」4月12日上午,家住小店區山針社區的李女士對記者說。

  李女士居住在山針社區的一棟居民樓裡,她住在五層。六層的住戶是「樓中樓」,因為面積比較大,所以家裡養了五六隻雞和一隻大型寵物狗。每天早上7時左右,為給寵物準備食物,樓上的戶主就開始切菜。因為切菜聲音很大,李女士和家人總會被吵醒。「五六隻雞裡還有隻公雞,有時還要打鳴,吵得不行。」李女士說,而且因為六層上水困難,樓上住戶便自備了一個家用水箱。但水箱發出的聲響也很大,從白天運作到晚上。「連四樓都能聽到水箱的聲音,我家又剛好在他家的樓下,聲音更是聽得清清楚楚。」李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聲音太吵,她的母親曾找過樓上住戶,但得到的答覆是「不是我們家的水箱響,我們家裡沒安過水箱」。但安靜了兩天,兩天後響聲又照舊了。李女士一家很無奈。「其實我們也能體諒他家的困難。因為用水不方便,安裝水箱完全可以。但晚上10點或12點之後,他們就應該把水箱關了。而且在早上切菜的時候,也應該儘量輕一點,免得打擾鄰居的睡眠。」李女士表示,其實鄰裡之間應該互相體諒、互相尊重,在為自己考慮的時候,也要設身處地想到他人,這樣才能減少糾紛。

相關焦點

  • 樓下養雞養狗 樓上居民鬧心
    長沙晚報幫幫團記者 朱炎皇 實習生 李智康   12345來電:天心區工農橋社區附12棟一樓,一位業主砌了一道圍牆,圍了一塊小地方用來養狗、養雞,導致周邊環境很差、氣味很重,市民向社區反映多次無果。
  • 樓上陽臺養狗樓下狗毛亂飄大伯養狗作伴可以理解前提是得文明養狗
    樓下狗毛亂飄  大伯養狗作伴可以理解  前提是得文明養狗  星光燦爛:最近很晦氣,新晾出的衣服總是粘滿了狗毛,我都快被逼瘋了。大家幫我出出主意吧。  七樓夜歸人(群主):哪裡來的狗毛?  星光燦爛:我住在翠苑三區,家裡有個陽臺,可是我們都不敢把衣服晾在陽臺上,因為每天都有髒東西從樓上扔下來,免不了波及晾在陽臺上的衣服,真是煩死人了。  七樓夜歸人:是樓上居民高空拋物嗎?  星光燦爛:那倒不是。我們住在一樓,三樓住著一位大伯,他在陽臺上養了條狗。
  • 樓上樓下相互報復,樓上怒裝震樓器,雙方開戰雞犬不寧
    現在新小區的建設非常的豐富多彩,外觀看起來非常的漂亮舒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小區裡鄰居之間和樓上樓下之間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就好比樓上的人發起噪音,樓下的人就會感覺到騷擾,鄰居與鄰居之間也是一樣的,如果不和就會發生糾紛,最重要的就是樓上樓下的人因為噪音問題就會引起很大的糾紛,如果遇到脾氣不好的業主
  • 常德一小區樓下居民養狗十多條 臭氣燻天樓上煩
    常德一小區樓下居民養狗十多條 臭氣燻天樓上煩 2016-04-18 14:42 來源:尚一網   人們常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對於武陵區牯牛崗社區十多條流浪狗的「媽媽」李女士而言,狗更是一種幾乎難以負荷的責任。
  • 樓上將狗籠掛陽臺 狗毛糞便直落樓下業主抓狂(圖)
    樓上樓下兩家結怨 狗狗成報復「利器」  樓上業主將狗籠子鏤空懸掛在陽臺上,掉下的狗毛和糞便令樓下業主抓狂,兩家人的矛盾越積越深  (見習記者 周小琴)這幾天,巨宇江南小區10棟的兩家業主,因為一個寵物籠子的懸掛,鬧得不可開交。
  • 樓上下水道堵住,樓下不肯行方便,樓上男子裝震樓器報復
    比如樓上樓下的人就經常因為噪音的問題起糾紛,有的時候溝通不好甚至還會用上震樓器,這時候大家就都不得安寧了。鄰居之間因為下水道鬧彆扭,樓上安裝震樓器報復劉女士最近就遇到了不好惹的鄰居,她家和樓上都是剛裝修入住的,但是新鄰居之間沒有建立起和諧關係,從裝修階段就開始槓上了。
  • 樓上樓下兩狗「汪汪」很擾民 鄰居不滿貼條抗議
    大眾網東營3月5日訊 同一個單元的兩戶居民都養狗,兩條狗「汪汪」聲不斷,引發鄰居不滿。礙於鄰裡情面,不好意思當面開口表達不滿的徐女士選擇了在鄰居家門上貼條「求饒」。「對不起,只能怪我睡眠太淺,而您家狗太活潑。它有力的叫聲及滿屋蹦跳的聲音總是每晚都能將我從美夢中喚醒。可是為了我的工作,我還是希望能每晚準時會周公,請您成全。」
  • 長期水滴答答響、狗汪汪亂叫 樓上被判賠樓下
    東南網3月2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政治大學外文中心講師周志民,認為他家樓上的許奎山夫婦長期製造噪音,且半夜澆花,水滴滴在他家遮雨棚,還任由狗亂叫;他氣得拿出蒐證三年多的影音光碟提告。板橋地院法官昨天判許奎山夫婦須賠2萬元(新臺幣,下同)給周,且不得在晚上10點到隔天上午8點澆花,使水滴滴落周家遮陽板,並不得放任家犬亂叫。但周志民和許妻呂秀桂昨天都說不滿意判決結果,要研究是否上訴。
  • 樓上狗吠不停 樓下鄰居竟用這個神器反擊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建公宣 記者 顧元森)近日,南京建鄴區興隆大街一小區兩戶人家鬧得不可開交,樓上住戶王女士家的狗經常叫個不停,樓下李先生多次上門與王女士溝通,但依然沒改觀。於是,李先生買了一個樓層震動器反擊,這下樓上的王女士受不了,打電話報了警。
  • 小區車庫變「養狗場」樓上的住戶扔...
    羅先生一家喬遷新居,可是剛搬進去一個月,他們就被樓下24小時不間斷的狗叫聲,吵得不得安寧。樓上的鄰居還用高空拋物來表達對狗叫的不滿。從羅先生家居住的單元樓繞到背面之後,便可以聽到此起彼伏的狗叫聲。有時候,樓上的住戶還會扔東西到一樓來表達憤怒。住戶 羅先生:「樓上有幾家住戶兩三點鐘都往底下砸東西下來,因為狗叫,這種情況據他們說是已經兩三年了。」記者看到,一樓車庫大約有十多間,從中間開始被人用鐵門隔開,並上了鎖,裡面四五間的區域被用來養狗,不過似乎並沒有人在。
  • 樓上鄰居養狗,樓下寶媽受苦,兩月大的寶寶嚇得連奶都不喝
    近日杭州的郭女士和費女士因為一件小事鬧到了警局,兩人是杭州某小區樓上樓下的鄰居,7月初喜愛寵物的費女士領養了一隻泰迪犬,而樓下的郭女士就深受其苦了。郭女士在今年的5月份產下一名女嬰,目前在家修養,而自己兩個多月的寶寶一聽到樓上的狗叫就哭得不停,怎麼哄都沒用,甚至連奶都不願意喝,這可急壞了郭女士一家人。郭女士道:「自己和樓上的費女士是十年的鄰居,平時偶爾在樓道碰過面,也不是太熟悉,可畢竟是十年的鄰居,沒想到這次溝通不成,反而得讓警方來協調。」
  • 新歌《樓上樓下》,下開窗樓上亮,樓下開花樓上香……
    樓下開窗樓上亮,樓下開花樓上香,樓上的心事樓下解,樓上的活兒樓下幫。家鄉天天在變樣,不變還是老街坊。歌曲《樓下樓上》詮釋了現代社會新型的鄰裡關係,描繪出一幅親切、溫暖、幸福的社會和諧畫圖。歌曲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形象生動。
  • 樓上養4隻狗很吵鬧,女子上門去理論還被打了,鄰居:狗很安靜
    現在城市都是小區式住宅,鄰居之間的距離很近,要是樓房的隔音不行,再攤上一家比較會鬧騰的鄰居,那日常生活可就不好過了,在青島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樓上鄰居家養了4隻狗,沒日沒夜的汪汪汪叫,可把樓下給吵得快精神衰弱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 陽臺別養這5種寵物,簡直就是給鄰裡關係埋雷,樓下苦不堪言
    現在房價這麼高,買個房子這麼不容易,不好好裝修舒舒服服的住著,非要瞎倒騰,把陽臺變成寵物天地,養你就好好養吧!看看這日子過得:早上被你家雞叫醒,白天晾個衣服你家二哈還給澆點水,哪天一不注意自家陽臺又被你家魚池子給漏的。
  • 樓上拍球擾民,樓下憤而傷人,難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噪聲問題?
    網曝一女孩一家人被樓下鄰居入室暴打,樓上男主被迫反抗卻被拘留。女主覺得樓下欺人太甚,自己的丈夫屬於正當防衛,希望通過媒體尋求幫助。乍一看內容是幾個壯漢衝進他人家裡見人就打,上到五十六歲的老人,下到三歲幼童均無一倖免,樓下這家人真的是霸道野蠻至極。
  • 樓上放水樓下聲音很大 樓上樓下隔音物品有哪些
    經過現在長時間的技術總結,不少人也開始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怎樣,而在最主要的房屋上,多數人也是很清楚了,房屋中除了是要有一個好的居住體驗,在於平時的各種因素上,也是要很到位,尤其是聲音,如若外界聲音很輕易的能傳播到其中,影響也不容忽視,那麼樓上放水樓下聲音很大?樓上樓下隔音物品有哪些?
  • 樓上「噪音」擾民? 樓下「奇招」還擊
    王大爺認定噪音就來自樓上鄰居,為此,他多次給樓上鄰居打招呼,希望能降低噪音。王大爺說,每次招呼過後,情況有所好轉,但不久後又會出現。為了儘量躲避客廳和臥室上面的噪音,他這段時間,不得不在廚房的過道上睡覺。
  • 蘭州市民反映:樓下大狗半夜狂吠 樓上居民無法忍受
    市民反映樓下大狗半夜狂吠 樓上居民無法忍受居民樓下的狗窩「不知何人在樓下圈養了一隻大狗,一到半夜狗就不時狂吠,劉奶奶說,她家住二樓,這隻狗半夜每每狂吠起來,聲音又大又可怕。這隻狗留置在此已經好幾天了。部門答覆:居安小區物業彭站長稱,物業已經做過初步調查,住在一樓的居民稱,這個狗不是他們養的。令人不解的是,養狗空地的東邊小門鎖子不知被誰換掉,物業工作人員無法進入。目前尚不知道是誰養的這隻狗,如仍無人認領它,物業將通知社區和城管部門按城市養狗有關辦法予以處置。
  • 樓上太吵樓下「發飆」 樓上一怒扔下菜刀
    樓上太吵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確困擾著一些住戶。12月30晚上,南昌東湖區某小區一戶人家,因為樓上太吵,說了對方幾句,樓上聽不下去了,乾脆扔下一把刀。6樓住戶說,樓上太「鬧騰」,到了晚上他們就被影響,根本沒法好好休息,為這事找對方理論,沒想到爭吵中,對方竟從樓上扔下一把菜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6樓住戶表示實在沒辦法正常生活了才打110,主要樓上經常會發出小孩子跑跳的聲音以及狗竄來竄去的聲音。
  • 樓下滲水,樓上不認帳且拒絕鑑定怎麼辦?
    樓下滲水,樓上不認帳且拒絕鑑定怎麼辦?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同住一棟樓的樓上樓下兩戶鄰裡,理應和睦相處,卻因房屋滲水,不僅撕破了臉皮,還鬧上了公堂。近日,武江法院依法審理了這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