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檸檬去表姐家玩,表姐悄悄和我說:
她女兒小天最近都不怎麼跟他們交流了,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希望我找小天聊聊。小天正在上初二,於是我就去問小天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讓她覺得不開心的事情?小天沉默了一下,然後問我:小姨,你是怎麼看待追星的?我爸媽特別不喜歡我追星,只要我提到我的偶像,他們就很反感,我覺得和他們沒有話聊了。
聽到這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明白小天和她父母的問題出在哪裡了,他們相互不理解對方的想法,又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自然就越來越不想跟對方說話了。
看著小天滿懷期待地等待我的答案,首先我正視了她的需求,告訴她:追星當然可以的,追星其實是一件很正常,也很有趣的事情。然後我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在追星後,有什麼變化嗎?她開心地跟我分享:在她追星後,她學會了剪輯做視頻,而且當看到她喜歡的明星在發光發熱,也會有種熱血和衝動,想要好好努力,變得像他一樣優秀。接著我又問她:那你爸媽看到你的這些變化了嗎?她沉默了。我說:你爸媽也許並不是真的不喜歡你的偶像,如果你爸媽看到的是,在你追星後,你好像變得不聽話了、心思不能全部放在學習上了、成績也退步了,他們又怎麼會覺得你追星是一件好事,支持你追星呢?
在和小天聊過後,我相信她是可以找到方向,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因為她是個自省能力很強的孩子,非常愛思考,只是在追星這件事上,因為覺得父母理解不了自己,才與他們較勁。
當試著理解了父母的想法,她也會重新看待自己追星的行為,避免因為追星做出什麼不理智的舉動。
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小天一樣的孩子,喜歡明星,也會追星,他們就覺得:
為什麼別人不能理解我對這個偶像的喜歡,為什麼他們不能像自己一樣去喜歡上我的偶像,是不是因為他們不認可我或者想要控制我,所以才覺得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喜歡的人就是不好的?
但實際上別人不是不認可你的喜好、不理解你的需求,只是不喜歡那個變得「不好」的你。
我舉個例子,比如:
你的媽媽原來每天會給你做好豐盛的飯菜,當你放學或者下班後,都會吃到熱騰騰的飯。但是自從你媽媽迷上廣場舞,為了趕著去跳舞,做飯越來越敷衍,甚至有時候到家什麼也沒得吃,而且結交了一些舞伴後,經常不著家,跟著別人去瞎買一些沒必要的東西,回來還不停地和你講這些東西好,這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你媽媽陷入太深了,廣場舞太害人了,也不想她再去跳舞了。
但是如果情況是這樣的:
你媽媽本來性格比較沉悶,在家也不太愛和你們交流,對什麼好像都沒太大熱情,你很擔心她,然後發現自從媽媽和別人一起跳舞后,回來以後變得愛笑了,做事好像也有熱情了,這時候你是不是又會覺得媽媽跳跳廣場舞也不錯。
同樣的道理,想讓別人覺得你喜歡明星是一件對的事,想給別人成功安利你的偶像,那你就要讓別人看到這個偶像的價值,感受到對方帶給你的積極影響,這樣才能讓你的喜歡變得有說服力。
當然不僅是追星了,包括玩遊戲、二次元等等,你只有先讓自己變的更好,別人才會願意去了解你喜歡的東西,否則你的申訴吶喊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在與他們作對、反抗他們,是那些東西或者那個偶像讓你變得這麼不正常,從而對這些東西產生負面的偏見,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說什麼,他們肯定都不會喜歡的。
檸檬希望愛追星的你,可以和你的偶像一起走向發光發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