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首次拍攝到雪豹,秦嶺天然林超五千萬畝,承德發現恐龍足跡

2020-12-03 古村遊

四川臥龍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雪豹現身大熊貓棲息地

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於6日對外發布最新野外監測成果,四川臥龍「五一棚」區域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這也是紅外相機首次在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拍攝到雪豹出沒。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由於人類無休止的亂砍亂伐和非法捕獵,迫使雪豹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雪豹的數量正在急劇地減小,現已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國寶大熊貓的數量都比雪豹的數量要多。

中國有著世界上60%的雪豹,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及帕米爾高原地區,估計全國雪豹的總數在2000-3000隻左右。現在雪豹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此次在四川臥龍拍攝到野生雪豹的身影,是國家大力保護最好的結果。

秦嶺天然林面積超5000萬畝

根據統計,目前,秦嶺天然林面積達5325萬畝,佔總面積的61%,森林覆蓋率達69.65%,森林蓄積量2.7億立方米。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與崑崙山脈分界。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至湖北鄖縣,綿延1600公裡,南北寬數十公裡至二三百公裡,面積廣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孕育了中國十三個封建王朝,誕生了秦漢隋唐的絕代風華。

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主要山峰有終南山-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太白山-最高峰拔仙臺3767米,秦嶺主峰,中國大陸東部最高峰。截至目前,陝西累計完成秦嶺地區退耕還林任務1200餘萬畝,今日的秦嶺徹底貫徹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發現大量侏羅紀恐龍足跡

從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

侏羅紀是一個地質年代,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約公元前1億9960萬年(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

此次在承德地區發現多種類型的恐龍足跡:恐爪龍類足跡、實雷龍足跡、蹺腳龍足跡、韓國鳥足跡等。

相關焦點

  • 四川臥龍首次拍到金錢豹 見尾不見首潛入雪豹領地
    來源:華西都市報7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公布,首次在保護區內拍到金錢豹的珍貴影像,這也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近30年來首次拍攝到金錢豹。繼雪豹、豺、狼之後,這是臥龍保護區內發現的第四種頂級捕食者,也使得臥龍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種大型貓科動物的大熊貓棲息地。本次拍攝到金錢豹的紅外相機安裝於去年10月,位於臥龍梯子溝海拔4080米的木香坡區域。除金錢豹外,這臺相機還先後7次拍到雪豹,並記錄下3隻黑熊幼崽同框的畫面。
  • 河北承德發現大量恐龍足跡!為什麼恐龍感覺人類樣子沒變化呢
    央視網消息:中美澳科學家宣布,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恐龍足跡研究,絕大部分足跡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據介紹,經過詳細考察,承德地區發現多種類型的恐龍足跡:實雷龍足跡、蹺腳龍足跡、韓國鳥足跡等。承德地區豐富的足跡記錄表明,華北的恐龍演化記錄基本上是連續的。
  • 追尋河北大地的恐龍足跡 張承地區是曾經的恐龍樂園
    因為,對他和他的研究團隊來說,這並不是首次在避暑山莊及周邊區域發現恐龍足跡。事實上,邢立達團隊對避暑山莊恐龍足跡的研究已持續十幾年。而在避暑山莊地區最早發現恐龍足跡的時間,可以上溯到1992年。  1992年4月5日,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福爾曼隨北京大學地理系教授黃潤華等到避暑山莊考察。
  • 崑崙山雪域發現雪豹足跡
    今年3月,美國動物學博士喬治·夏勒對外宣稱:中部崑崙山區和西部崑崙山區不可能有雪豹的身影出沒。時隔半年,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雪豹調查小組進入中部崑崙山區和西部崑崙山區,通過37天的考察,他們發現了雪豹的足跡、糞便和刨痕。
  • 福建首次!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
    福建首次! 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我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四川臥龍首次拍攝到水獺
    夜間黑白畫面裡,一隻水獺在石灘上跳躍。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雪)4月11日,四川臥龍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對外公布了歐亞水獺的畫面和視頻,這是當地和邛崍山系首次通過影像記錄到該物種。  在拍攝到的夜間黑白畫面裡,一隻水獺在石灘上跳躍,並不時潛入水中捕捉獵物。
  • 最新發布 臥龍雪豹密度高於全國十倍以上
    據調查,在臥龍132平方公裡內就擁有超過26隻雪豹。,會上發布了2020年臥龍最新雪豹監測成果:雪豹種群穩定健康,種群密度高於全國平均密度十倍以上,臥龍已在相關區域內鋪設了120臺紅外相機,實現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全覆蓋。
  • 福建首次發現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清理出240餘枚恐龍足跡
    記者12日從福建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這也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該足跡群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組成的聯合考察隊於2020年11月發現,目前已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包括植食性蜥腳類、大型鳥腳類、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8種。這也是晚白堊世大型恐爪龍類行跡在中國首次發現。
  • 新疆阿克蘇地區發現國際瀕危動物雪豹足跡(圖)
    雪豹資料圖片2月15日,記者從阿克蘇林業部門了解到,阿克蘇首次開展對天山國際狩獵場內野生動物資源狀況調查。調查中,共發現野生動物700多隻,其中最令人驚喜的是,獵場還發現了很多雪豹足跡。阿克蘇地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吐爾遜·吐拉克說,在調查中,我們除發現了北山羊、鵝喉羚等野生動物外,還發現了很多雪豹的足跡,說明這個地區雪豹資源比較豐富,是全國也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跡象 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今日(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群化石位於上杭縣臨城鎮城南社區龍翔村西側,目前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這也是福建省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跡象,從此結束了福建省「沒有恐龍」的歷史。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東南網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龍巖上杭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經自然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承德現恐龍足跡遭網友調侃,恐龍家族各種家居同款也很有趣
    12月6日,中美澳科學家宣布,近300個恐龍腳印分布在150多個鋪路石上,並且絕大部分足跡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內。引發了網友的眾多調侃,一條條都特別歡樂。網友一:「恐龍也需要避暑? 」;網友二:「你在哪兒?承德侏羅紀公園」。
  • 「恐龍」來了!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本報訊(通訊員 侯小龍 記者 李星棋)1月11日,記者從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獲悉,該廠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近日被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查證實,這一發現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安塞油田勘探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的職工在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這一發現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為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2020年8月,杏子川採油廠勘探科職工惠瑞瑞與延長石油集團研究院駐廠人員馬浪、李欣偉在外出勘查油區露頭地層展布情況及沉積構造現象時,無意在安塞馬家溝龍泉寺附近出露的地層中發現疑似爪型足跡。三人現場分析周圍巖層沉積特徵,測量足跡後懷疑可能為某種古生物爪型足跡化石。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240餘枚,也是中國首次發現大型恐爪龍類行跡
    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報導:日前,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組成的聯合考察隊,首次在福建省發現恐龍足跡240餘枚,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好
  • 四川貢嘎山首現雪豹 紅外相機記錄足跡(圖)
    紅外相機拍攝的雪豹前足。昨日早上,省林業廳網站發布消息稱,貢嘎山保護區紅外相機監測發現了雪豹活動痕跡。這是貢嘎山第一次記錄到雪豹較清晰活動圖片,相關的監測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雪豹雪豹是高原地區巖棲性的動物,生活在雪線以上,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貓科動物。
  • 四川5歲小朋友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系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從小喜歡自然科學的他,尤其對恐龍感興趣,看到這些「雞腳印」後,當場斷定是恐龍足跡,而且清楚地說出了恐龍類別。
  • 四川首次拍到四隻雪豹同框畫面 三隻小的約3個月
    罕見的四隻雪豹同框畫面。 臥龍保護區供圖  記者5日從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獲悉,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到四隻雪豹同框畫面,3個點位分別記錄到一母三子行蹤。  據了解,這3個點位共拍攝到了五段視頻。其中三段是在6月的其中3天在高山草甸上拍到的。有的視頻中,雪豹媽媽帶著三隻小雪豹緩緩地走入鏡頭,三隻小雪豹走走停停、左顧右看。有的視頻裡,雪豹媽媽覓食去了,三隻小豹子乖乖坐在草地上,啃腳丫子玩兒。  雪豹是獨居動物,大約在兩周歲後離開母親,獨自生活,成為那個孤傲不羈、敏感機警、行蹤詭秘的「雪山之王」。
  • 福建首次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福建首次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 原標題: 1月12日,福建對外發布一項重大考古發現。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發現大規模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距今約8000萬年,目前已清理出恐龍足跡240餘枚,這不僅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活動記錄,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