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仔你懂得】後裝胎壓原來這麼裝(全文)_胎壓監測_GPSGPS應用...

2021-01-08 中關村在線

1一、外置胎壓安裝圖解:so easy!

    [ZOL汽車電子]大家好,【車仔你懂得】又雙叒叕和大家見面了。上一期我們為大家推薦了內置胎壓監測產品和外置胎壓監測產品的安裝視頻,我們的胎壓系列終於從理論層面走到了實操環節,只有與產品有了實際的接觸,我們才能與汽車科技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不過,有許多網友反映——雖然詳細講解了安裝的每一個步驟,但是不方便在安裝過程中拿在手裡參考,因此,車仔就為大家帶來內置胎壓和外置胎壓的分解動作,看好哦,只有一次哦!


安裝教程原來可以如此驚豔

一、外置胎壓安裝圖解:so easy!

    外置胎壓安裝過程相對簡單,找準汽車安全閥,按照說明書,將對應輪胎的發射器旋轉到氣門上即可,注意,一定要一一對應,否則接收器和發射器之間接收數據是錯誤的,也就失去了胎壓監測的意義。分解教程敬上:

1、旋出氣嘴防塵蓋


一般氣嘴都會佩戴防塵蓋,外置胎壓產品會佔用這個位置,建議拆下後妥善保管

2、旋進六角螺母


這就是我們提及的防盜螺母


儘量旋轉到氣嘴底部便於安裝胎壓監測產品

3、按照傳感器標註的位置,對應安裝並擰緊


四個傳感器必須安裝在對應位置上去,不能混裝

4、用螺母扳手反方向旋轉六角螺母逼緊傳感器


一定要反方向擰緊羅六角螺母,否則就失去了防盜的意義


5、完成傳感器和接收器(顯示器)的配對


不同胎壓產品配對過程略有差異,嚴格參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完成以上操作基本上就可以正常使用胎壓監測產品,胎壓監測僅僅是一個監測設備,對胎壓的合理利用還需要各位車主勤於關注,並根據胎壓的高低和變化趨勢及時作出調整。具體調整方法,大家可以參考《關於胎壓,這些真相應在微信朋友圈傳播》。

2二、內置胎壓安裝:牽一髮而動全身

二、內置胎壓安裝:牽一髮而動全身

    外置胎壓安裝過程相對複雜,首先需要取出胎壓監測的發射器,安裝好胎壓監測的顯示器接上電源;然後,取下氣門外部,拔下輪胎,露出氣門內部橡膠後取下這塊橡膠,安裝傳感器;接著,倒敘恢復所有的輪胎結構,充氣;到這裡還沒有完。還需要調整動平衡等等後續操作,具體請參考我們的分解教程:

1、用千斤頂提升車體


進行此不操作的原因在於安裝內置胎壓產品必須拆下整個輪胎

2、取下固定螺絲


每一個輪胎都一次進行此操作取下

3、取下氣嘴芯


取下氣嘴芯才能取下整個氣嘴

4、取下動平衡鉛塊


動平衡鉛塊用於調節每一個輪胎的動平衡

5、取下氣嘴外部


只有取下氣嘴外部才能繼續取下整個氣嘴

6、取下氣嘴內部橡膠


注意不要割壞輪轂

7、依次用輪胎機分離輪胎和輪轂


這一部操作必須藉助輪胎機,否則會非常費力而且容易破壞輪胎和輪轂

8、取下內置胎壓氣嘴上所有的配件


旋轉,旋轉,將主體部分留下

9、從輪轂內部將胎壓監測氣嘴防止在原氣嘴處


如圖所示,貝殼型的傳感器留在論股內側

10、用工具固定好


還記得剛才旋下的那些配件嗎?記得安裝上。

11、拔下氣嘴芯並打氣


拔下氣嘴芯


打滿氣

12、上動平衡檢測儀,利用鉛塊調節動平衡


一直到每一個輪胎的動平衡都調節好為止

    之後,還有最重要的是,重新調整車輛的動平衡。其實,大家已經發現,內置胎壓無法一個人完成,我勸大家去信譽好的維修店找專業人員安裝。

    編輯總結:內置胎壓和外置胎壓,只有需求的不同,其實在產品層面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大家按需購買即可。比較介意胎溫,想要全面掌控胎壓的車友,內置胎壓產品當然是首選,同時絕大部分前裝胎壓產品也是內置產品。不過,安裝和動平衡調試費用,也是內置胎壓使用成本的一部分。

推薦相關閱讀:

春節不被坑 警察教你何時對方負全責

坐什麼車都講規矩 7種行為納入誠信記錄

老司機七傷拳 拳拳致命後果不堪設想

iPhone不去CES 庫克要做車廠背後的男人

看臉時代 什麼品牌的行車記錄儀顏值高

鏡觀其變智享行程 2016年智能後視鏡橫向評測

更多汽車用品資訊請關注車品達人公眾號或加入ZOL車品QQ群


別說話,掃我  

SaveSaveSaveSave

SaveSave

SaveSave

SaveSave

SaveSave

相關焦點

  • 胎壓監測確定出局,LED燈、大屏幕等後裝市場將迎來大洗牌
    如果時光倒退五六年,胎壓監測類裝備可是汽車用品行業的香餑餑,動輒四五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套,但時至今日,後裝胎壓監測行業已經確定出局。不過,隨著汽車品牌競爭白熱化,如何提升性價比成為各大品牌的頭等大事,而成本低廉的胎壓監測類裝備就成了率先發力的突破口。一套胎壓監測類設備包含壓力傳感器、無線發射器等構成,市面上常見的頂多四五十元成本,現在各大車企已經把胎壓監測作為標配輻射到低端車型身上,成為新車必不可少的裝備。更多的小型生產廠家面臨轉產其他汽車用品,極少數實力型企業則主攻車企供應了。
  • 本田suv冠道輪胎胎壓怎麼復位,本田冠道胎壓監測按鈕在哪
    胎壓監測系統(DWS)胎壓監測系統(DWS)不同於直接測量每個輪胎的胎壓,胎壓監測系統(DWS) 對該車輛進行監測,並比較每個車輪和輪胎的滾動半徑和旋轉特性,在駕駛時確定一個或多個輪胎是否存在明顯充氣不足。
  • 華達科技:擬出資400萬元受讓深圳雲圖400萬註冊資本 推動公司胎壓...
    原標題:華達科技:擬出資400萬元受讓深圳雲圖400萬註冊資本 推動公司胎壓監測系統業務量產
  • 年輕人的第一臺充氣泵:胎壓監測、收放自如,老司機出門必備
    為了告別洗車難,入手了人生中第一臺高壓洗車機;為了提升車內空氣品質,入手了人生中第一臺車載淨化器;疫情期間,長時間未開車導致車輛無法打火,又入手了人生中第一臺車輛應急啟動電源。總之,自從有了車,越來越多的車載設備似乎成了剛需產品了。殊不知,車載設備那麼多,有必要全部「佩奇」麼?作為一名老司機而言,那些在車輛發生故障能起到關鍵作用的設備,才是最剛需的產品。
  • 胎壓監測板塊火爆行情又起亞太股份、必創科技等個股掀漲停潮
    從盤面上來看,胎壓監測板塊火爆行情又起,截至午間收盤,通達電氣、亞太股份、必創科技等個股掀漲停潮,蘇州固鎝、康斯特、華陽集團等多隻個股表現不俗。消息面上,據中國證券報稱,根據此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的《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相關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在產乘用車將開始實施強制安裝TPMS(胎壓監測系統)的要求。
  • 小米70邁又推新品,電動打氣,數字胎壓檢測,有車必備?
    可以看到,70邁汽車輪胎充氣泵的主機其實就是放置在鐵盒之內,這樣一體化設計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加方便的攜帶,同時即使是在沙地,或者雪地上,又或者是在下雨後有積水的地方,其都可以正常工作。70邁汽車輪胎充氣泵採用壓力數顯設計,在機身一側設計有一個小小的顯示屏,而顯示屏的下方則設計有四枚觸摸按鍵,分別是R設置鍵(切換單位)、啟動/暫停鍵、減小胎壓值按鍵和增加胎壓值按鍵。
  • 汽車胎壓多少合適?怎樣自己給輪胎充氣?
    現在的家用車基本上都是真空胎,有些真空胎胎壓充夠了但是車輪看起來還不飽滿,所以很多車主會格外糾結胎壓到底該打多少。其實這很簡單,按照廠家要求來就行了。愛車的標準胎壓數據可以從這些地方獲得:1、打開車門,B柱側面2、打開油箱蓋,油箱蓋內側知道了標準數據後只管按要求充滿就行了,很多車友怕看不懂數據單位,別怕,你的愛車上有單位,胎壓計上也有,咱不管它具體代表什麼,照貓畫虎,只要單位對應,數據準確就行了。
  • 18款大眾「POLO」正式亮相,全系標配「胎壓監測」最良心大眾車
    對於一個擁擠的城市而言,最能夠體現你的地位的不是你的車有多豪華,你的車有多大,而是是否能夠準時的到達目的地,所以對於擁有一輛小車的重要性就非常突出了。小瓊玲瓏的身材是這部車最大的優勢!側面上18款的大眾「POLO」依舊採用了雙腰線的設計,並且兩條腰線相互平行。其中上條腰線由車頭一直延伸到車尾,使得這部車看起來更加的修長,輪轂的設計還是略顯單調了。尾部方面,18款的大眾「POLO」在細節上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其中為等方面,設計的更加的方正,尾箱整體感覺更有層次感!內飾方面也是18款的大眾變化比較多的地方。
  • 帶數字顯示屏,可檢測胎壓的充氣泵,這項功能更方便
    70邁汽車輪胎充氣泵工作電壓為12V,其車充頭接口採用點菸器接口設計,直接將其插入車上的點菸器口即可進行供電。使用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汽車點菸器的輸出電壓,除了卡車為24V輸出電壓。充氣泵快拔式接頭採用比較常見的按壓式設計,通過後部的按壓扣即可固定或者取下該接頭,操作還是比較簡單。
  • 自主品牌車輛配置升級 擠壓汽車後裝市場後繼乏力
    數年前,我買第一輛車,清晰記得在提車的時候,看到老車主回店來安裝胎壓監測和導航,簡直羨慕到流口水,暗自發誓一定要好好掙錢,爭取把所有能裝的配件都裝上。當時最火的後裝三套件:胎壓監測、導航、倒車影像。後來我倒是如願以償,把這些配置都加到我的車上,花去了小一萬塊的大洋,不過倒也不後悔,因為每一項加配,對於駕駛者來說,要麼就是提升安全性,要麼就是增加便捷性。
  • 小米新品評測:數字胎壓檢測,電動打氣,有車一族必備?
    百家號作者:豎鋸評測小米科技旗下的米家品牌,上線了一款專為「有車一族」而推出的新品,也就是:米家充氣寶,也可以理解是一個可攜式的電動打氣筒。而米家充氣寶的亮點就在於,除了能夠給汽車打氣外,還支持公路車(自行車),摩託車(電動車),以及球類物體打氣,並不是僅支持單一類型打氣,除了「一機多用」的亮點外,米家充氣寶還支持檢測胎壓,功能方面還是挺多的。
  • 擋泥板這麼好用,為啥車企不給標配?知情人撇嘴:人家可精著呢
    擋泥板這麼好用,為啥車企不給標配?知情人撇嘴:人家可精著呢很多車主在買車時,都會十分糾結到底選擇哪一款車更好,面對各種各樣的車型自己卻無從下手;一般在買完車之後,還有一些配置需要車主自己去安裝,比如擋泥板,想必擋泥板的用途大家應該都清楚,就是為了躲避雨天時,有泥漿會噴濺在車的身上,保持一定的整潔性。讓人納悶的時,擋泥板這麼好用,為啥車企不在出廠時配上呢?難道是汽車廠想要偷工減料?知情人撇嘴道:人家可精著呢。
  • 車開不到一年油耗就飆升?問題在這4方面,解決完每月少加一倍油
    車開不到一年油耗就飆升?問題在這4方面,解決完每月少加一倍油油價又漲了,最憂心還是未來的花朵,一直這麼漲下去,他們長大後加不起油可咋辦!這就是為什麼,計程車開六七年還省油有勁,生猛如虎,而很多人的車開不到一年就油耗飆升,軟如病貓。問題主要就在這4方面,解決完每月少加一倍油!第一就是火花塞,火花塞專門負責打火,壽命也比較長,像最次的電阻火花塞,壽命也在2萬公裡,正常用兩年沒啥問題。
  • 汽車胎壓監測非常重要,為什麼大部分的車子都沒有胎壓監測?
    現在變成了需要車的交通工具,人們在選擇車的時候,除了考慮車的外觀內飾和價格性能比之外,車的安全性能也非常重要,買了車回去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車主開車,而且現在路上的車速度也很快,我喜歡買安全可靠的車。每年因朋克引起的交通事故多得數不清,據調查,在我國高速公路發生的事故中,46起事故是由於輪胎故障造成的,如果在車輛上安裝輪胎的氣壓監視配置,可以警告輪胎內部一部分爆胎的危險性,目前,對輪胎的壓力監測已經和汽車安全氣囊、剎車系統一起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並且,被稱為汽車的三大安全系統,但是,有很多低檔車型,為什麼沒有輪胎壓力監控攝像頭呢?
  • 內置電池,數顯胎壓檢測,米家新推可攜式電動充氣設備
    然而針對不同交通工具,所需的充氣設備又不同,自行車、電動車或是球類等簡簡單單的打氣筒即可;而汽車一般都是採用的充氣泵,連接點菸器或是車內電瓶,多數還帶有胎壓顯示,畢竟胎壓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行駛安全。那麼大家是否有曾想過,有沒有一款充氣設備能同時滿足生活中不同使用環境,而且最重要的是便攜呢?現在答案當然是有的!
  • 標配胎壓報警、定速巡航!國產8萬元的長安CS15實惠好用 這車碾壓...
    由於各地政策的不同,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在各地的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接下來要講得兩輛汽油車還不錯,分別是長安CS15和桑塔納。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該車配備了上坡輔助、胎壓報警、剎車輔助等十二項配置,功能相當豐富,這對於駕駛者無疑是非常友好的。 長安CS15 2019款 1.5L 雙離合旗艦型後備廂空間表現還可以,旅途出行有大件物品的話,可以放倒後排座椅來擴展空間。
  • 1.5T配CVT 四輪獨懸+標配胎壓監測 背靠本田想不火都難
    歡迎關注每日有車,本田CR-V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之前在SUV市場的火爆程度可不是大眾途觀和日產奇駿等車型可以相提並論的,不過好景不長前一段時間的機油門事件直接導致其召回接近十萬輛有問題的汽車,並對其品牌造成的影響力下降也是無法彌補的。
  • 充氣黑科技顛覆想像,原來打氣筒可以這麼設計!
    一開始的自行車充氣,僅需要打氣泵即可自行充氣,後來出現了摩託車和小汽車後,甚至要去到專門的車店才能為其進行充氣。比較麻煩。而且充氣也只能大概知道自己輪胎的氣大概滿不滿,對於其他一些信息例如胎壓信息是很難了解到的。不僅僅是充氣的問題,針對於一些路面上的突發狀況,在輪胎出現事故的時候,命名只需要一臺打氣泵就能解決的事情,就不得不叫拖車。
  • 試試你的汽車方向盤行駛中抖不抖,如果抖可能是這2個小東西掉了
    一、胎壓監測內置傳感器掉落考慮到內置式胎壓監測傳感器一般裝於車輪內壁,輪胎安裝完胎壓監測裝置後,需要重新充氣及動平衡,此時的動平衡是在增加胎壓監測裝置為前提進行的,如果胎壓監測裝置脫落,輪胎的動平衡肯定會被打破。一般內置式傳感器的使用壽命能達到8年,而且掉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不排除掉落或鬆動的可能。
  • 指導價9萬元,還有胎壓顯示、定速巡航...
    下面出場的兩輛都是5座車型,分別是宋Pro和寶來,不知它們是否合你胃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接下來看看後視鏡,該車配備電動調節、加熱。 從輪胎來看,該車前後輪胎規格均為225/65 R17,採用了雙五輻式輪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