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馬兜鈴別名一點血、獨一味、紅白藥

2021-01-16 中國管科院紅豆杉中心

管花馬兜鈴別名一點血、獨一味、紅白藥。管花馬兜鈴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草質藤本;根圓柱形,細長,黃褐色,內面白色;莖無毛,幹後有槽紋,嫩枝、葉柄折斷後滲出微紅色汁液。葉紙質或近膜質,卵狀心形或卵狀三角形,極少近腎形。花單生或2朵聚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1-2釐米,基部有小苞片。蒴果長圓形;果梗常隨果實開裂成6條;種子卵形或卵狀三角形。花期4-8月,果期10-12月。

管花馬兜鈴地理分布

原產於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現在在我國南方地區分布比較廣泛。

管花馬兜鈴形態特徵

管花馬兜鈴為草質藤本;根為細長的圓柱形,呈黃褐色;莖無毛,乾枯後有槽紋;管花馬兜鈴的嫩枝、葉柄折斷後會滲出微紅色汁液。葉片為紙質或膜質手感,呈卵狀心形,葉片頂端稍鈍,基部為淺心形,兩側裂片下垂,葉邊全緣,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淺綠色或粉綠色,葉片表面常密布小點;蒴果為褐色長圓形,果梗會隨果實開裂成6條;種子為卵形,背面有凸起小點,腹面有凹入種脊。花期4-8月,果期10-12月。

管花馬兜鈴生長習性

管花馬兜鈴多生長在林下陰溼處。管花馬兜鈴的花可以發出腐肉氣息吸引昆蟲,進入花筒後會因花內側的毛阻擋而難以鑽出,花粉成熟後會散落在昆蟲的背上,這時毛會萎縮,昆蟲會飛出進行授粉。

管花馬兜鈴藥用價值

根和果實入藥,有清肺熱、止咳、平喘之效。根可用於清熱解毒、止痛、用於胃痛、毒蛇咬傷。 全株可用於用於跌打損傷。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公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養花小知識#

相關焦點

  • 馬兜鈴與北馬兜鈴如何區分
    馬兜鈴和北馬兜鈴都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纏繞草本植物,但兩種的外形、分布區域和用途都有一定的區別。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一,馬兜鈴和北馬兜鈴的共同特點植物性狀都是纏繞草本;葉互生,葉邊全緣或帶波狀;花不整齊,花被長管狀,彎曲,基部膨大,花被邊緣全緣,口部沒有附屬物;果實都是蒴果,成熟後六瓣裂。
  • 觀賞性極佳馬兜鈴屬植物系列介紹
    花密生於枝幹底部或中部,大而褐色,具網狀脈紋,花被管彎曲,簷部展開。蒴果。花期不定,常為 4~7 月。原產中美洲,華南植物園有栽培。2. 華南馬兜鈴 Aristolochia austrochinensis纏繞草質藤本。葉片三形至披針形,革質,背面有微柔毛,具網狀脈。總狀花序,著花 3~4 朵,近簇生,花被管膨大呈囊狀,上部擴大成喇叭狀,上部鮮黃色,下部深紫色。
  • 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非臨床評價研究中心 楊威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篇文章,談到治感冒、抗流感、治療新冠肺炎的連花清瘟藥物中的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這是不正確的,魚腥草中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Ⅱ,它與馬兜鈴酸不是一個物質。
  • 馬兜鈴們是食蟲植物嗎?
    有人觀察到,昆蟲會被關在馬兜鈴的花裡面,解剖馬兜鈴的花也常常會有昆蟲出現,加上馬兜鈴花被管怪異扭曲的形狀,這群植物常被人誤會是會食蟲的植物。其實,這還真是冤枉。馬兜鈴屬植物的花通常在清晨開放,開放時發出腐臭氣味,花基部的空腔內味道最濃。
  • 每日一味中藥:馬兜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乾燥成熟果實。因其形如馬頸下的響鈴而得名。有「南馬兜鈴」「北馬兜鈴」之分。性微寒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用於肺熱咳喘、痰中帶血、腸熱痔血、痔瘡腫痛。【別名】馬兜鈴、鬥鈴。
  • 腎臟殺手——「馬兜鈴酸」再認識_馬兜鈴酸_馬兜鈴酸腎病_腎臟病...
    馬兜鈴酸(AA)是一類硝基菲類化合物,存在於馬兜鈴科植物中,為一組化學成分的總稱。馬兜鈴酸腎病(AAN)指服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中藥所導致的腎小管間質疾病。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以下方面:直接毒性損傷AA及其代謝物對腎臟有直接損傷作用, 其靶細胞主要是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
  • 馬兜鈴
    【中文名】: 馬兜鈴(《藥性論》)【類 別】: 果實類 【異名】馬兜零(《蜀本草》),馬兜苓(《珍珠囊》),兜鈴(《本草述鉤元》),水馬香果(《江蘇植藥志》),葫蘆罐(《東北藥植志》),臭鈴鐺(《河北藥材》),蛇參果(《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的乾燥成熟果實。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馬兜鈴的生長發育與栽培技術
    一、植物特徵及品種馬兜鈴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別名水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草質藤本;根圓柱形。花期7 8月,果期9一10月。二、生物學特性馬兜鈴生於海拔200~1 500m的山谷、溝邊、路旁陰溼處及山坡灌叢中。
  • 馬兜鈴,養好馬兜鈴的十大問題!簡單易懂的問答模式
    花朵形似小型象鼻子,馬兜鈴能在整個夏天盛開,馬兜鈴也是很好養的,但不少花友在養護馬兜鈴經常會遇到一些養護問題,花果小編就給大家解答養護馬兜鈴的常見問題。養護馬兜鈴常見問題解答讓我們通過下面這些通俗易懂的問答模式,更直觀了解的養護馬兜鈴的方法。問題1:馬兜鈴多久澆水一次?答:馬兜鈴耐乾旱,怕積水。
  • 花朵豔麗,氣味異常的植物——巨花馬兜鈴
    巨花馬兜鈴(Aristolochia gigantea)為馬兜鈴屬多年生藤本植物,種名「gigantean」源自古希臘語giganteios,意為「giant」,同物異名Aristolochia clypeata、Aristolochia cordiflora、Aristolochia sylvicola,常稱印花布花(Calico Flower)、巴西的荷蘭人菸斗
  • 連花清瘟成分只有薄荷醇?含馬兜鈴酸?以嶺藥業公告澄清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11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日前,有瑞典媒體報導稱,瑞典海關實驗室對中國提倡的抗新冠中藥連花清瘟進行了檢測,聲稱其成分「只有薄荷醇」。此外,還有報導稱北美洲某國家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
  • 雲南發現馬兜鈴新種
    新華社昆明1月14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科研人員在雲南省文山市發現馬兜鈴科植物一新種,命名為——文山馬兜鈴。該成果發表在生物學SCI期刊《Taiwania》上。2019年3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中,發現一種正在開花的馬兜鈴屬植物。通過採集標本、拍攝照片、查閱標本和文獻,最終確定為馬兜鈴屬一新種,因模式標本採自於雲南省文山市,因此定名為:文山馬兜鈴。
  • 以嶺藥業抗疫「神藥」被禁風波:連花清瘟含有毒馬兜鈴酸成分?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新冠肺炎推薦用藥之一、以嶺藥業主打產品連花清瘟近日遭遇了一場風波。有媒體報導稱歐洲某國家禁止進口連花清瘟產品並聲稱其成分「只有薄荷醇」。還有媒體稱,北美洲某國家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
  • 奇花異卉:版納植物園馬兜鈴激情綻放
    馬兜鈴屬植物多為藤本,花被片癒合成管狀,基部膨大,中部常彎曲,簷部擴大而開展,形狀和大小變異極大,花朵奇特、花色豔麗,是觀賞性極佳的園林綠化寵兒。馬兜鈴不是靠花的美麗顏色吸引昆蟲授粉,而是靠其腐臭味來吸引昆蟲,其花朵的喇叭狀的開口利於誘捕昆蟲。馬兜鈴屬是一個廣布於世界熱帶、亞熱帶及北溫帶地區的大家族,屬內有400種左右,我國有45種,其中33種為我國特有種。
  • 馬兜鈴科植物——馬兜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馬兜鈴MadoulingARISTOLOCHIAE FRUCTUS【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 馬兜鈴確認致癌 這65種中藥或要團滅
    此外,三伏貼中含有的馬兜鈴近來也被研究證實會致癌,來自微博科普大V@科學未來人的消息稱,馬兜鈴酸直接就能導致肝癌。之前發現馬兜鈴酸致癌,都是基於突變指紋數據。不管是2012年上交大韓澤廣團隊做的肝癌全外顯子組測序,還是轟動更大的新加坡亞洲肝癌研究,都是基於A>T顛換和統計學分析得出的比較確鑿的結論:馬兜鈴酸可致肝癌。
  • 藤本植物介紹——馬兜鈴
    所以呢,小編應廣大讀者要求,整理了一些藤本植物的資料,從藤本植物的莖蔓、葉、花、果來讓大家對藤本植物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藤本植物是馬兜鈴。別名青木香、天星藤、三百兩銀藥、獨行根等。馬兜鈴科馬兜鈴屬。一、形態:多年生纏繞草本。蔓長可達2~3米,基部木質化,全株無毛,根莖橫生,到處生苗,主根深長,肉質狀。初生莖暗紫色,莖上部分枝稀疏,莖上有縱溝。
  • 以嶺藥業: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沒毒,僅含薄荷醇與事實嚴重不符
    以嶺藥業11日午間公告,公司關注到有個別媒體發布了一些關於公司連花清瘟產品的報導,主要情況為:1、有相關媒體報導歐洲某國家禁止進口連花清瘟產品並聲稱其成分「只有薄荷醇」;2、國內相關媒體稱,北美洲某國家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
  • 馬兜鈴酸:老祖宗吃了沒事,是因為他們死得早
    馬兜鈴酸致癌的機制:代謝產物的一部分被還原為馬兜鈴內醯胺,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蓄積於細胞質內發揮毒性作用;另一部分可以跟人類的DNA形成加合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發生突變。專家表示,這種誘變劑導致的DNA損傷是沒有所謂安全門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