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從讓人聞風喪膽,到野外難覓蹤跡,老虎的境況是許多野生動物命運的縮影。
有鑑於此,2010年的「保護老虎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Tiger Conservation Forum)確立每年的7月29日為「世界老虎日」,目的是呼籲全世界關注野生老虎瀕危的生存狀況,幫助這個物種得以延續。
保護老虎是人類共同的責任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數據,目前全球野生老虎數量約為3900隻,主要分布在印度、俄羅斯、尼泊爾、泰國、孟加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
世界自然基金會將老虎種群分為島嶼虎和大陸虎。在島嶼虎中,峇里虎和爪哇虎已經滅絕,蘇門答臘虎極危。在大陸虎中,裏海虎已經滅絕,華南虎功能性滅絕,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和印度支那虎瀕危,馬來亞虎極危。
在嚴重態勢下,老虎近年來的生存狀況如何?各國在老虎保護方面又取得了什麼新進展?
非法貿易數量上升
7月10日,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全球野生物種犯罪報告》,指出虎豹等大型貓科動物的非法販運量上升。
報告顯示,雖然非法貿易中的老虎及虎製品的繳獲量仍然較小,但繳獲的次數在2007到2018年間呈上升趨勢,泰國和印度是主要的來源國,此外還有尼泊爾、孟加拉國和不丹。
據估計,全球籠養的老虎數量約在1萬2574頭,可能是野生數量的三倍。現有數據顯示,籠養虎中有91%分布在中國、美國、泰國、寮國、印度、越南和南非這7個國家,部分籠養設施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另有部分似乎是非法跨國貿易的貨源地。
報告中還指出,老虎的非法貿易主要涉及中國、越南、印度和印尼商人,相關製品主要銷往中國的製藥產業,以及越南和泰國的廠商和消費者。
處理虎皮
在非法貿易帶來的巨大誘惑下,非法捕獵一直是威脅野生老虎生存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隨著野生老虎的急劇減少,東亞地區經濟的發展,黑市需求的擴大,野生老虎的價格快速攀升,反過來又加速偷獵的步伐。
2000年到2014年,全球範圍內僅被政府發現偷獵的老虎就有1590隻。印度作為野生老虎第一大國,20年來有842隻被捕殺,佔到境內現存老虎的四成。
印度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ildlife Protection Society of India)負責人Belinda Wright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一隻活的野生虎售價為五萬美金,一張完整虎皮可以賣到三萬五千美金,暴利,是偷獵屢禁不止的原因。
據印度國家老虎保護局公布的數據,在2002年到2019年的8年時間裡,印度有381隻老虎死於偷獵、車輛撞擊、觸電、人虎衝突等非自然原因。其中,偷獵是老虎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因素,共有168隻老虎死於偷獵,也就是說,平均每17天就有一隻老虎死於偷獵。
中央邦是印度野生虎數量最多的邦,2018年有526隻野生虎,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中央邦有173隻野生虎死亡,其中有38隻死於偷獵。
印度:最成功的野生老虎保護國,人虎矛盾加劇
印度是全世界擁有野生老虎最多的國家,印度的老虎棲息地僅佔全球的25%,但卻擁有全球現存野生老虎的70%。
在不斷努力下,印度的野生老虎數量近年來逐步上升。根據最新統計,2018年全印度有2967隻老虎,而2014年為2226隻。
達到這個數字,有賴於印度大規模的老虎普查行動。根據7月12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目前,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野生動物相機陷阱,141個不同地區,有26838個地點放置了相機陷阱。這個數字已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在2018-2019就行的年度調查中,這些相機總共捕捉到76651張老虎照片,從這些照片中,使用條紋圖案識別軟體識別出2461隻老虎個體(不包括幼虎)。
相機陷阱捕捉到的影像
7月11日,印度環境部部長普拉卡什·賈瓦德卡在推特上不無興奮地公布了這個數字,並表示,印度在承諾的2022年最後期限之前,提前四年完成了老虎數量翻番的目標。
印度目前擁有50處老虎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老虎,某些保護區採用了激進乃至激烈的做法。加濟蘭加國家公園的動物保護就是其中一例。該公園的護林員被授予「就地正法」權。有段時間,平均每個月有兩名涉嫌偷獵的人被打死。
野生老虎數量的增多,也造成了老虎傷人事件不斷發生。據統計,2014年到2019年的6年之間,印度有225人死於人虎衝突,大約每10天就有一個人死於人虎衝突。有時是人闖進了老虎的領地被老虎殺死,有時則是老虎因飢餓等原因來到居民區把人當成獵物殺死。
不過,可能出於信仰原因,印度人對老虎吃人事件的耐受力極高。今年,一位丈夫被老虎吃掉的印度婦女格帕瑪‧納雅卡(Gopamma Nayak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她丈夫之死與政府試圖拯救老虎無關,「這是我的宿命。」
受害者的家人
2020年3月,英國廣播公司在一篇報導中採訪了剛退休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食肉類生物學家、老虎研究的權威專家烏拉斯‧卡蘭西(Ullas Karanth),他說:「你不可能在其他文化類型中看到這種現象。如果虎吃人這種事發生在美國蒙大拿或巴西,他們第二天就會把一切都幹掉。」
人虎衝突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老虎棲息地面積的不足。雖然老虎的數量在連年增加,但棲息地面積卻在逐步減少,相比於2014年,2018年老虎的棲息地總面積減少了17881平方千米。據估計,如今有大約30%到40%的老虎生活在老虎保護區之外。各個老虎棲息地之間的走廊,也經常會受到道路等設施的威脅。
為解決此問題,印度也在計劃大規模擴展其國家公園,包括搬遷900座村莊,20萬人必須離開家園。這也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抗議。
中國:東北虎保護工作不斷推進
1950年代,東北大規模的拓荒導致野生東北虎向俄羅斯地區不斷遷徙,到90年代幾乎銷聲匿跡。不過在多年恢復之後,最新的公開數據表明,我國境內的野生東北虎數量至少已有27隻。
2017年,為有效保護和恢復東北虎豹野生種群,實現其穩定繁衍生息,並有效解決東北虎豹保護與當地發展之間的矛盾,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在長春掛牌成立。
成效如何呢?2020年3月吉林省虎豹專家組專家蔣勁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我們監測到了6個東北虎繁殖家庭和5個東北豹繁殖家庭,發現東北虎豹的幼體已經佔到30%到35%的比例,這是非常理想的種群結構狀態。」
相機陷阱拍攝到的東北虎正在跨越中俄邊境
其中,琿春林區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2001年,吉林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獲批成立,4年後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中國首個以虎豹及棲息地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現在,琿春林區已成為中國野生虎豹分布最多的區域。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這裡累計拍攝到東北虎33隻、東北豹43隻。
「琿春這片棲息地是中國老虎種群恢復的橋頭堡,是老虎向內地擴散的要地。」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東北區域項目辦公室主任劉培琦說。
今年3月7日,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3段東北虎、東北豹影像,它們全部來自琿春林區。
由於野生東北虎數量增多,人虎狹路相逢事件時而發生。今年7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人虎衝突應對社區指南》,指導保護工作者和社區群眾用科學的方法降低人虎衝突。這個6分多鐘的宣傳動畫,詳細介紹了如何避免與老虎相遇,應該採取哪些防範措施,以及危急時刻如何科學處理等。
2006年,吉林省出臺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虎之間的矛盾,也使當地農民保護野生動物觀念得以加強。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琿春市每年用於野生動物損害補償的資金達到300萬至400萬元。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後,也在探索建立損害賠償的長效機制。
今年3月,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老虎蹤跡
2019年底,中俄兩國的虎豹保護公園已籤署「三年合作行動計劃」,雙方將在虎豹跨境活動等多領域展開合作。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琿春林區成為中俄巡護員競技賽等合作項目的承接地。
早前,中俄交界的狹長地帶曾因虎豹過於密集而引發各方擔憂,不過最新的監測顯示,它們正在走出這片狹長的「孤島」,其中,東北虎最遠已向內地深入百餘公裡。
泰國:引入「智能巡邏系統」
《曼谷郵報》在7月24日的一篇報導中說,泰國似乎有望在未來兩年內將其野生老虎數量增加50%。
泰國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野生動物研究部門負責人Saksit Simcharoen在採訪中將此歸功於新的智能巡邏系統,稱它為增加保護區野生老虎數量的關鍵因素。
在保護區巡邏時,每發現一處老虎蹤跡,都會由一名護林員都會將坐標和觀察結果輸入手持GPS設備,另一名護林員則用數位相機記錄下這些場景。
巡邏結束後,這些數據會用一個網格系統繪製出來。該智能系統採用的大數據,提供了有關獵人和偷獵者最危險地區的重要信息,可以幫助保護區管理者及其護林隊規劃下一次巡邏。
泰國叢林中的護林員們
泰國的野生老虎種群集中在該國西部。根據最新數據,該地區的兩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老虎數量已經增加到89隻,還另有三座國家公園首次發現老虎蹤跡。
緬甸:允許私人養虎引發擔憂
2020年6月,緬甸森林部門悄然向私人動物園亮了「綠燈」。根據最新規定,他們可以繁殖90種動物,其中20種為瀕危,包括老虎。
森林部門稱,這是幫助減少偷獵野生物種和非法繁殖的一種方式。但動物保護主義者說,從長遠來看,商業養殖使瀕危物種的使用合法化,並刺激了市場需求。
「商業貿易已被證明會通過創造市場和提高對野生動物產品的整體需求,來增加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動植物國際(FFI)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目前,緬甸僅有22隻野生老虎。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