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二次消費」的重要性在疫情之後日漸突出,對冰雪旅遊市場來說,以文創IP、特殊冰雪體驗等為主的新興冰雪旅遊周邊產品日益佔據市場主導,遊客不再滿足於滑雪娛雪,「雪屋吃火鍋」「當地原住民體驗」等特色活動成為獲客焦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初級滑雪市場,中國冰雪旅遊市場存在發展水平滯後於全球、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折射到冰雪周邊市場,則存在冰雪相關IP數量較少、發掘不完全、無法形成規模化影響力等問題,中國冰雪旅遊市場距離打造完善的冰雪周邊產業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二消疫後崛起,冰雪旅遊的留客「法寶」
2019年中國冰雪旅遊人數約為2.24億人次,增速達到13.71%。從人均旅遊消費來看,2018年-2019年中國冰雪旅遊人均消費為1734元,同時期中國國內旅遊人均消費為926元,冰雪旅遊人均消費是國內旅遊人均消費的近1.9倍,「吸金」能力更強。
單看冰雪旅遊市場的前景無限廣大,不過縱觀參與冰雪旅遊的人群,有約八成的「嬉雪」遊客,他們則是冰雪運動的「過客」。為將「過客」變成「回頭客」,近些年不論是滑雪場還是冰雪旅遊企業甚至是政府都在想方設法留住他們。
其中,增加二次消費環節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疫情爆發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疫情之前冰雪旅遊市場已經開始注重二次消費,但很多中小型雪場沒有配套設施,只能關注雪場本身的項目,包括餐飲、滑雪教學等。疫情後,伴隨全國景區『去門票化』熱潮,不論大型雪場還是中小型雪場對二消的關注度直線增加,很多文創類、文化類活動成為政府和企業的發力重點,用來擴大受眾和雪場影響力。」北京市滑雪協會副主席伍斌表示。
在「三億人上冰雪」的號召下,各級政府都在加大對冰雪旅遊市場的投入,受政府帶動,冰雪旅遊市場的二次消費領域正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
《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年)》透露,當前我國世界超大規模國內旅遊市場優勢顯著,「旅遊+」與「+旅遊」成為全國很多地區旅遊發展的寶貴經驗。隨著中國冰雪旅遊進入新發展階段,冰雪旅遊要向形成新動能、新空間,必然要走融合發展的道路。其中提到,要實現冰雪旅遊與體育、文化、科技、康養、保險等實現產業之間的融合;更實現冰雪旅遊與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行、文化旅遊、非遺產旅遊、探險旅遊等產業內的融合發展。
舉例來說,新疆在這個冬季謀劃了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推動新疆體育旅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被譽為「中國雪都」和「人類滑雪起源地」的阿勒泰地區積極開發冰雪競賽、冰雪表演、冰雪節慶等冰雪旅遊產品。
IP與品牌,冰雪旅遊文創進階
IP是二次消費的另一個重要推動力,對旅遊目的地而言,IP是目的地形象的「代言人」,是最簡單鮮明能直擊消費者靈魂的「殺手鐧」。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研究基地主任卜希霆表示,藉助北京冬奧會,市場要充分認識冰雪資源優勢,科學把握寒地冰雪旅遊發展規律,科學規劃中國冰雪旅遊與冰雪文創,通過跨界融合、創意營造、對標國際等方式搭建中國「冰雪+旅遊+文創」有效路徑,打造世界級冰雪文化旅遊目的地,通過營造全社會濃厚的冰雪文化氛圍,激發全社會參與冰雪文旅文創熱情,讓冰雪文旅文創成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日常。
放眼中國冰雪旅遊IP,阿勒泰的「雪怪阿樂」進入人們的視線——2018年11月,一隻毛茸茸的雪怪出現在了阿勒泰,給當地的冰雪旅遊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雪怪阿樂」是專業動漫創作團隊根據新疆阿勒泰禾木村冬季旅遊開發需求和當地民俗風情精心創作而成的吉祥物,形象集合喀納斯神秘白熊、牧民孩子笑顏、冬季白雪、喀納斯湖湖水及原始牧民滑雪的毛皮滑雪板等元素,融合成有點蠢萌又有點滑頭的雪怪形象。
作為吉祥物,「阿樂」最大的職責就是推廣滑雪,雪場上他笨重卻迅猛的身姿、誇張的表情將滑雪更加娛樂化,讓遊客因為這種滑雪的快樂感覺而來到阿勒泰。
除本身形象外,「阿樂」系列表情包等品牌衍生品相繼出現,從公仔玩偶到文具用品,時尚配飾到創意家具,「阿樂」被用於周邊產品的設計和推廣,其意義也從旅遊紀念延伸到生活方式構建,逐步深入人們的娛樂生活。
這正是品牌化IP的第一步,之後「阿樂小屋」出現,這個專為「阿樂」打造的家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充滿溫馨與細膩的煙火氣。禾木村計劃複製100間阿樂小屋,集合成禾木冰雪精靈小鎮,最終將小鎮打造為集購物,餐飲,休閒,養生為一體的集成化綜合體。
伴隨「阿樂」的人物形象愈加豐滿,「阿樂」家族成員也陸續登場,他們將共同打造出新的「禾木動漫王國」乃至「新疆動漫王國」。「阿樂」及其夥伴形象還有望加入市政總體規劃,成為阿勒泰面向公眾的新「名片」。
「雪怪阿樂」改變了阿勒泰地方政府對冬季旅遊乃至全年旅遊的發展思路,讓二次元等時尚文化成為新的宣傳途徑;改進阿勒泰當地的旅遊企業以及民宿經驗者的發展模式,民宿將設計動漫IP作為探索新思路、旅行社將「阿樂」參與的活動作為旅遊路線的節點產品;改變旅遊紀念產品的類別和質量,「阿樂」衍生品激發了本土設計師參與到旅遊紀念品的設計製作中,提高了阿勒泰旅遊產品的發展水平。
不過,與其他市場IP相比,冰雪旅遊IP的數量較少,甚至很難形成規模化影響力——有專家表示,伴隨全國各個省市冰雪項目以及室內冰雪園區的普及,冰雪景區的冰雪IP獨特性已逐漸消失,配套的設施、服務以及特色活動跟不上,旅遊產品的競爭力也就大大降低。
但卜希霆也表示,中國的冰雪文創IP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藉由冬奧會這一千載難逢的新機遇以及百年未遇的世界大變局,對於冰雪IP打造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快速生長期,應該『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勢而強』。」
專家認為,在冰雪IP文創產品開發過程中,要在結合中國文化傳統的冰雪符號與中國人的冰雪記憶與冰雪情緣的前提下,融合創意、融入特色,通過冰雪精神的培育、冰雪創意要素的挖掘、冰雪創意資源的整合、冰雪創意產品的生產以及冰雪文化觀念的廣泛傳播,營造良好的冰雪創意生態,激活大眾冰雪文化消費,打造出富有中國特色、富有創意的冰雪旅遊文創。
同時,阿樂動漫形象創作團隊阿勒泰克蘭青年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阿爾斯別克·努漢表示,冰雪旅遊IP與其他旅遊IP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季節性。冰雪旅遊IP在最初的設定上就存在天然的劣勢,其他旅遊IP也許能全年亮相,而以「雪怪阿樂」為首的冰雪周邊IP則無法在其他季節大方出現,需要大量補充其他方面的設定條件。
但這方面劣勢也可以試圖將其轉化為優勢。例如,阿爾斯別克·努漢計劃在夏天推出「雪怪阿樂」的品牌冷飲和冰激凌產品,可能會讓「雪怪阿樂」在炎熱的夏天繼續受到歡迎。同時季節局限性也帶了很多便利,比如經營團隊可以做到蓄勢發力,在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潛心做好準備工作,在冬季來臨之際做到完美亮相。
從另外一方面講,季節局限性也存在著非常多的機遇。如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冬季旅遊活動將逐漸升溫,那麼冰雪旅遊IP作為冬季旅遊IP的優勢將體現,成為冬季旅遊「獨寵」的機會增大。
「家」到「旅遊產品」,雪屋的華麗轉身
除冰雪旅遊IP衍生的冰雪文創外,雪屋和冰屋越來越成為吸引遊客的另一件冰雪周邊。
雪屋本是生活在北極地區愛斯基摩人的獨特建築,用雪磚壘砌而成,最大的雪屋地面直徑七八米,小的兩三米,半球形的雪屋從外表看很像一口大鍋扣在地上,愛斯基摩人就在雪屋裡吃飯、睡覺,由於這種獨特的建築和生活方式,北極的雪屋已經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在中國,雪屋與衍生冰屋的作用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在網頁上搜索「冰屋吃火鍋」的新聞可以發現,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最早可追溯到近十年前,但當時的雪屋或冰屋大多是當地居民的自娛自樂,將其當作一種特殊的冰雪體驗。
伴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冰雪旅遊熱度爆發,雪屋和冰屋作為冰雪世界的「特產」,更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與作用,現在,它們是冰雪旅遊中的重要一環,是吸引遊客的大「殺器」。
以伊春市大箐山縣為例,全縣共有兩處冰雕(雪雕)群,其中,朗鄉冰雪花海建有冰屋3個,紅光風情露營地內建有冰屋1個。這兩處冰雕(雪雕)建築群是在今年11月末開始造雪、取冰,12月初開始建造,根據東北地區季節情況,三月份天氣變暖後,開始融化。遊客可以進去屋裡打卡拍照、坐著休息,甚至真的在冰屋裡吃火鍋。
「大箐縣最具特色的雪屋活動就是冰屋火鍋,遊客可以在冰屋內燃起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斟上一杯純糧釀造的美酒,要是有足夠的勇氣,遊客也可以脫掉上衣,赤膊上陣,去體驗冰火兩重天的激情燃燒,完成一次不可多得的新鮮體驗。」伊春市大箐山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相關負責人說。
以哈爾濱為首的冰雪旅遊市場,也正將雪屋及冰屋與其他冰雪旅遊產品緊密結合。
2020年12月,位於漠河市北極村景區的冰雪旅館正式開業迎客,據悉,冰雪旅館所有設施都由冰雪精製而成。旅館室內溫度始終保持在-5℃左右,客房雪床上鋪有毛毯、睡袋、電熱毯、隔涼墊等取暖設備和防寒用品,為全面展示漠河獨特冰雪旅遊資源優勢,冰雪旅館已經連續多年冬季接待遊客,成為「神州北極」獨具魅力的冰雪體驗地。
冰屋與雪屋在冰雪旅遊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但真正運營起來,也需要多加注意。
哈爾濱諾樸設計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冰屋其實是一種複合冰,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雪磚,表面不通透不發光,看起來像雪的質感一樣,冰屋的建設時間要根據氣候而定,只有當室外溫度低於一定溫度後才能進行3D複合材料的噴射。
為了延長使用壽命,雪屋還要建在陽光充足的避風處,因此在溫度標準上,中國大部分的冰雪旅遊區域都無法達到。
當跨過了環境這一關,雪屋的建造過程並不難,除建築高度較高、起吊難度稍大、照明設備安裝需要額外注意之外,一個能容納4-5人活動的雪屋一般需要10餘天就可建成,之後可在冬季保持3個月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傳統雪屋的堆疊建造技術難點等問題,大部分雪屋的佔地面積不會很大,而受制於空間的限制,能提供的活動通常以酒吧、住宿、餐廳等內容為主。
不過目前,順應冰雪旅遊發展,能容納更多人、提供更多旅遊服務的複合冰屋和雪屋也成為發展重點。
2020年1月,由哈爾濱諾樸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400平方米複合雪屋與公眾見面,除了提供餐飲、娛樂等大型活動外,預計之後還會增加酒吧、淘氣堡、迪吧等項目,甚至提供精雕展覽、室內劇場等服務。
以冰雪旅遊IP和雪屋等冰雪周邊產品正佔據冰雪旅遊二次消費板塊的重要部分,是以哈爾濱和阿勒泰為首的冬季旅遊的重要名片,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影響下發揮著重要作用。
或許當前的冰雪周邊產品還有充足的發展空間,但總有一天,冰雪周邊產品會與滑雪、娛雪一樣,成為冰雪旅遊市場堅實的有生力量,成為中國冰雪旅遊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品橙旅遊 Yangqi)
【鄭重提醒】本文為品橙旅遊獨家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加微信:Pc18611752735 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否則視為侵權。